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是一套全球性的行動框架,旨在應對當前世界面臨的各種挑戰。它們不僅僅是一系列宏大的願景,更包含具體的目標、衡量指標和實施途徑。本文將圍繞【sdgs目標】這一核心,從具體內容、衡量方式到實際參與等多個角度,提供一份詳細的指南。
【sdgs目標】是什麼?具體涵蓋哪些面向?
【sdgs目標】共有17個,由193個聯合國會員國於2015年共同通過,作為2016年至2030年全球永續發展的藍圖。這17個目標涵蓋了社會、經濟和環境三個維度的發展需求,其核心理念是「不讓任何一個人掉隊」(Leaving No One Behind)。
以下是這17個具體的【sdgs目標】:
- 終結貧窮: 在世界各地消除一切形式的貧窮。這包括了衡量極端貧窮人口比例、制定國家級社會保護制度等具體方向。
- 消除飢餓: 終結飢餓,達成糧食安全,改善營養及促進永續農業。具體內容包括確保所有人都能獲得充足且營養的食物、提升小型糧食生產者的收入和生產力等。
- 健康與福祉: 確保及促進各年齡層健康的生活與福祉。重點在於降低孕產婦和兒童死亡率、終結愛滋病、結核病、瘧疾等傳染病、促進心理健康等。
- 優質教育: 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及提倡終身學習。具體包含普及學前教育、確保所有兒童完成中小學教育、提升成人識字率等。
- 性別平等: 達成性別平等,並賦予所有婦女及女孩權力。這涉及終結對所有婦女和女孩一切形式的歧視、消除童婚及強迫婚姻、確保女性充分參與決策等。
- 淨水與衛生: 確保所有人都能享有水及衛生的管理。具體包括安全且可負擔的飲用水普及率、改善衛生設施的可及性、保護和復原與水有關的生態系統等。
- 可負擔的潔淨能源: 確保所有人都可取得負擔得起、可靠及永續的現代能源。目標在於提升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結構中的比例、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等。
- 尊嚴就業與經濟成長: 促進包容且永續的經濟成長,達到全面及有生產力的就業,並為所有人提供有尊嚴的工作。這包括降低失業率、特別是青年失業率,消除強迫勞動和童工等。
- 產業、創新與基礎建設: 建立具有韌性的基礎建設,促進包容且永續的工業化,並推動創新。具體內容涉及投資永續基礎建設、支持國內技術開發和產業多樣化等。
- 減少不平等: 減少國家內部及國家之間的不平等。這包括提升最底層40%人口的收入增長率、促進所有人的社會、經濟和政治包容性等。
- 永續城鄉: 建立具包容、安全、有韌性及永續的城市與人類居住地。關注城市規劃、保障弱勢群體住房權益、減少城市對環境的負面影響等。
- 責任消費與生產: 確保永續消費及生產模式。這包括永續管理自然資源、減少食物浪費、鼓勵企業採用永續做法等。
- 氣候行動: 採取緊急行動以應對氣候變遷及其影響。具體行動包括加強氣候變遷的調適和減緩能力、提高公眾對氣候變遷影響的意識等。
- 保育海洋生態: 保育及永續利用海洋與海洋資源,以促進永續發展。關注減少海洋污染、管理和保護海洋和沿海生態系統等。
- 保育陸域生態: 保護、恢復及推動永續利用陸域生態系統,永續管理森林,對抗沙漠化,終止及反轉土地劣化,並遏止生物多樣性喪失。這包括保護和恢復森林、濕地、山地等生態系統,減少物種滅絕等。
- 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 促進和平、包容的社會以促進永續發展,提供司法管道給所有人,在所有階層建立有效的、負責的及具包容性的制度。關注降低一切形式的暴力、終止虐待、剝削、販賣及所有形式對兒童的暴力等。
- 多元夥伴關係: 強化永續發展執行方法及活化永續發展全球夥伴關係。這強調了多方利益相關者(政府、私營部門、公民社會等)之間的合作、促進技術轉移和能力建設等。
為什麼需要這17個特定的【sdgs目標】?它們如何相互關聯?
這17個【sdgs目標】並非隨機選取,而是基於對當前全球最迫切挑戰的全面評估。它們之間存在深刻的相互關聯性,構成一個環環相扣的體系。例如:
- 目標1(貧窮)與目標2(飢餓)、目標3(健康)、目標4(教育)緊密相連:貧困往往導致飢餓、健康狀況惡化和教育機會不足;反之,改善健康和教育水平是擺脫貧困的關鍵途徑。
- 目標7(潔淨能源)與目標13(氣候行動)、目標14(海洋生態)、目標15(陸域生態)息息相關:推動潔淨能源可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有助於應對氣候變遷,進而保護海洋和陸地生態系統。
- 目標8(尊嚴就業)與目標9(產業創新)、目標10(減少不平等)相互影響:永續的經濟增長和有尊嚴的就業機會需要產業創新和基礎建設的支持,同時也有助於減少收入和機會的不平等。
- 目標16(和平正義)與所有其他目標都是基礎:沒有和平、穩定和良好的治理體系,就難以有效推動其他所有目標的實現。
這種綜合性的設計是【sdgs目標】的關鍵特點。解決一個問題往往有助於其他問題的改善,反之,忽視任何一個目標都可能阻礙整體進程。這強調了採取整合方法的重要性,不能孤立地看待或解決這些挑戰。
【sdgs目標】的進度在哪裡可以找到?
追蹤【sdgs目標】的進度是一個全球性的努力。有多個官方和非官方的途徑可以獲取相關信息:
- 聯合國官方平台:
- SDG Indicators Database (SDG指標資料庫): 這是主要的官方數據來源,匯集了來自各國的官方統計數據,用於衡量每個具體指標的進度。
-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Report (SDG報告): 聯合國每年發布一份綜合性報告,基於最新的數據,評估全球及各地區在實現17個目標方面的總體進展和面臨的挑戰。
- High-Level Political Forum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LPF,永續發展高級別政治論壇): 這是聯合國每年舉行的主要平台,各國會提交自願國別評估報告 (Voluntary National Reviews, VNRs),分享其在國內實施SDGs的經驗、進展和挑戰。
- 國家級報告與網站: 許多國家都建立了專門的網站或發布國家級SDG報告,詳細介紹本國在SDGs各目標上的具體政策、行動和數據。這些報告通常可以在各國政府的官方網站或統計機構網站上找到。
- 學術機構和公民社會組織: 許多大學、研究機構和非政府組織也會進行獨立研究、數據分析和報告,提供關於SDG進度的補充視角,有時會比官方數據更快或更深入地揭示某些趨勢或差距。
查閱這些資源時,可以根據感興趣的特定目標、指標或地區進行篩選,以獲取最相關的具體數據和分析。
【sdgs目標】的實現需要多少資源?進度如何?
實現【sdgs目標】所需的資源投入是巨大的,涉及資金、技術、人力和政策等多個層面。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等機構估計,發展中國家每年實現SDGs在基礎設施、糧食安全、氣候變遷調適與減緩、健康和教育等關鍵領域需要額外數萬億美元的資金投入。這筆巨大的資金需求需要公共部門資金(國家預算、國際發展援助)和私人部門資金(企業投資、金融機構貸款)的共同參與和有效調動。
至於進度,聯合國的年度SDG報告和HLPF論壇都明確指出,截至目前(文章撰寫時點),全球在實現【sdgs目標】上的進展遠未達到預期速度,許多目標的進展甚至出現停滯或倒退,特別是在新冠疫情、地緣政治衝突和氣候變遷加劇等多重危機的影響下。例如:
- 消除貧窮和飢餓的目標面臨嚴峻挑戰,極端貧窮和飢餓人口在部分地區甚至有所增加。
- 在健康、教育等領域雖然有進步,但疫情導致的學習中斷和醫療體系壓力使得達成目標的難度增大。
- 氣候行動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等環境目標的進展遠遠不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在繼續上升。
- 在減少不平等問題上,各國國內和國際間的差距依然存在。
這意味著,距離2030年的最後期限,需要大幅加速行動,加大投入和加強合作,才能有望達成這些目標。現有的資金缺口是實現目標的主要挑戰之一,需要創新的融資機制和政策環境來吸引更多投資流向永續發展領域。
個人、企業、政府等不同行動者應如何為【sdgs目標】做出貢獻?
實現【sdgs目標】是一項全球性的集體任務,需要所有行動者的積極參與。不同的主體可以從其自身角色和能力出發,採取具體行動:
政府與公共部門:
- 將SDGs納入國家發展策略: 制定與SDGs對應的國家級政策和計畫,將目標分解到各個部門和地方層級。
- 資源配置與預算制定: 在國家預算中優先考慮與SDGs相關的重點領域,如教育、健康、基礎設施、環保等。
- 數據收集與監測: 建立健全的統計體系,定期收集和發布SDG相關數據,透明地報告進度。
- 創建有利環境: 制定和實施支持永續發展的法規、政策和激勵措施,鼓勵企業和公民社會的參與。
- 國際合作與夥伴關係: 參與國際合作項目,分享最佳實踐,履行國際承諾。
企業與私營部門:
- 將SDGs融入核心業務策略: 識別與自身業務相關的SDGs目標,並將其納入企業的長期規劃、風險管理和創新議程。
- 永續供應鏈管理: 確保企業的供應鏈在環境和社會方面是負責任的,例如改善勞動條件、減少排放、負責任地採購原材料。
- 開發創新解決方案: 投資研發,開發有助於解決SDG相關挑戰的產品、服務和技術,例如清潔能源技術、永續農業技術、普惠金融服務等。
- 透明報告與資訊披露: 按照全球標準(如GRI)定期發布永續發展報告,披露企業在SDG相關領域的表現和影響。
- 負責任的投資: 金融機構和投資者可以將SDG考慮納入投資決策,引導資金流向對永續發展有積極貢獻的企業和項目。
公民社會組織 (CSOs) / 非政府組織 (NGOs):
- 項目實施與服務提供: 在地執行具體的SDG相關項目,例如在貧困社區提供教育和醫療服務、推動環境保護倡議等。
- 倡議與政策監督: 代表公民的聲音,向政府和企業提出政策建議,監督其在SDG實施方面的表現。
- 意識提升與公眾教育: 向公眾普及SDGs知識,提升大眾對永續發展議題的認識和參與度。
- 數據和研究: 進行獨立研究,收集地方層面的數據,補充官方信息的不足,提供更細緻的視角。
學術機構與研究人員:
- 知識創造與傳播: 進行與SDG相關的跨學科研究,為政策制定和實踐提供科學依據和創新思路。
- 人才培養: 在課程中融入永續發展內容,培養具有SDG意識和專業能力的下一代領導者和專業人士。
- 技術轉移與應用: 將研究成果轉化為可應用的技術和解決方案,幫助解決實際問題。
個體公民:
- 知情與參與: 了解SDGs,關注相關議題,參與公共討論和決策過程。
- 負責任的消費與生活方式: 選擇永續的產品和服務,減少浪費,節約資源(水、電),選擇環保的交通方式,改變不永續的生活習慣。
- 志願服務與社區行動: 參與志願者活動,支持與SDG相關的當地社區項目。
- advocacy (倡導/發聲): 通過社交媒體、請願或其他方式,倡導政府和企業採取更有力的SDG行動。
- 永續投資: 考慮將個人儲蓄或投資用於支持那些致力於永續發展的企業或項目。
每一種行動者的貢獻都是實現【sdgs目標】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通過多方協作,形成強大的全球夥伴關係,才能有效應對複雜的永續發展挑戰。
【sdgs目標】的達成是如何被衡量的?有具體的指標嗎?
是的,【sdgs目標】的達成是通過一套詳盡的「目標」(Targets)和「指標」(Indicators)體系來衡量的。這為追蹤進度、制定政策和確保問責制提供了具體框架。
目標 (Targets):
在17個【sdgs目標】之下,總共設置了169個具體的目標(Target)。每個目標都更詳細地闡述了該目標希望在2030年前實現的具體願景。例如,在目標1「終結貧窮」之下,有目標1.1(到2030年,消除世界各地的極端貧困,即每日生活費不足1.25美元的人口)、目標1.2(到2030年,根據各國定義,使各個年齡層男性、女性和兒童的貧困人口比例至少減少一半)等。
指標 (Indicators):
為了衡量實現這169個具體目標的進度,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全球指標框架 (Global Indicator Framework) 提出了超過230個具體的衡量指標。每個指標都有明確的定義和計算方法,以便各國和國際機構能夠標準化地收集和報告數據。
例如,用於衡量目標1.1「消除極端貧困」的主要指標是「指標1.1.1:日均生活費低於國際貧困線的人口比例」。用於衡量目標4.1「確保所有兒童完成免費、公平和優質的中小學教育」的指標可能包括「指標4.1.1:在一定年齡完成特定教育階段的兒童和青少年的比例」以及「指標4.1.2:在特定年齡達到最低能力水平的兒童和青年比例(分科目)」。
各國統計機構負責收集這些指標所需的數據,並通過國家報告和向聯合國提交數據的方式,為全球進度報告提供信息。聯合國統計司負責維護全球SDG指標資料庫,並與各國際機構合作,確保數據的質量和可比性。
這個目標和指標體系使得【sdgs目標】從宏觀願景轉化為可操作、可衡量、可追蹤的具體行動方向,是其得以有效推進的基礎。
【sdgs目標】之間「如何」相互協同以推動整體進程?
【sdgs目標】的設計強調其整體性和相互依存性,這意味著它們需要協同作用而非孤立推進。這種協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問題的根源性聯繫: 許多全球性問題互為因果。例如,氣候變遷(目標13)可能加劇貧困(目標1)、飢餓(目標2)和健康問題(目標3),並引發人口遷移(與目標10、16相關)。因此,解決氣候變遷的行動本身也是在貢獻於其他目標的實現。
- 整合政策制定: 各國政府和組織在制定政策時,需要考慮到不同SDG目標之間的交叉影響。例如,一項關於能源的政策(目標7)不能只考慮能源供給,還需要評估其對環境(目標13, 14, 15)、經濟增長(目標8)和社會公平(目標10)的影響。這鼓勵了跨部門的協調和更全面的政策設計。
- 創新解決方案的綜合性: 許多創新的解決方案往往能同時解決多個SDG問題。例如,開發永續農業技術(目標2)可以提高農民收入(目標1),改善土地健康(目標15),減少水資源使用(目標6),並降低農業碳排放(目標13)。
- 夥伴關係的協同: 目標17(多元夥伴關係)本身就強調了不同行動者(政府、企業、公民社會、學術界)之間的協作是實現所有其他目標的關鍵。通過共享資源、知識和技術,各方可以更有效地應對複雜挑戰。例如,企業的技術創新可以助力政府的環保政策實施,公民社會的在地實踐可以補充學術研究的宏觀分析。
這種協同作用是【sdgs目標】整體框架的力量所在。認識並利用這種聯繫,能夠最大化行動的效率和影響力,避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問題,從而更有可能在2030年實現整體性的永續發展轉型。
總之,【sdgs目標】是一套具體、相互關聯且可衡量的全球行動框架。它不僅定義了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更通過目標、指標體系和對多方夥伴關係的強調,指明了實現永續發展的具體路徑。從個人日常選擇到國家宏觀政策,再到企業的經營策略,每一個行動者的努力都對【sdgs目標】的實現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