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已成为中国银行贷款利率定价的主要参考基准。因此,LPR的每一次变动,即“LPR调整”,都牵动着市场神经,尤其是广大的贷款用户。
本文将围绕LPR调整这一核心,深入探讨它“是什么”、“为什么”、“如何测算和进行”、“公布渠道和应用范围”、“调整幅度”,以及最重要的“如何影响您的贷款”,力求提供详细具体的解析。

LPR调整是什么?

简单来说,LPR调整就是指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每月公布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数值发生变化,可以是向上调整(上调)或向下调整(下调)。

  • LPR是什么? LPR并非一个单一利率,而是由具有代表性的报价行,根据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是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加点形成的方式报价计算出来的一个利率水平。它包括两个主要的期限品种:

    • 1年期LPR: 主要用于短期和中期流动资金贷款等。
    • 5年期以上LPR: 主要用于个人住房贷款和企业中长期贷款等。
  • 调整的意义: 调整意味着这两个关键贷款利率参考基准发生了变动,进而会影响到商业银行新发放贷款和部分存量浮动利率贷款的利率水平。

LPR为何要调整?

LPR的调整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和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之一,其核心目的是通过影响银行体系的贷款成本,进而引导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服务于更广泛的经济目标。

主要的调整原因和政策目标包括:

  • 传导货币政策: LPR与MLF利率挂钩,央行通过调整MLF利率,可以直接影响LPR的定价基础,更有效地将货币政策意图传导至贷款利率。
  • 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LPR下调): 当经济面临下行压力、需要刺激投资和消费时,通过下调LPR,可以引导银行降低贷款利率,减轻企业和个人的利息负担,鼓励借贷和经济活动。
  • 稳定或抑制资产泡沫(LPR上调或维持): 特别是5年期以上LPR,与房地产市场密切相关。在房地产市场过热时期,可能会考虑上调LPR(尽管近年以上调较少见),以增加购房成本,抑制投资投机需求。反之,在房地产市场承压时,下调5年期以上LPR有助于降低购房成本,支持合理住房需求。
  • 应对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在通胀压力较大时,理论上可以上调LPR以收紧信贷,抑制总需求;在存在通缩风险时,下调LPR有助于降低融资成本,刺激经济增长。
  • 维持银行体系的合理息差: 虽然LPR是市场化报价,但央行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平衡银行的经营可持续性与降低实体经济成本之间的关系。

总而言之,LPR的调整是中央银行根据国内外的经济金融形势变化、为了实现特定的宏观调控目标而做出的政策引导结果。

LPR是如何测算和进行调整的?

LPR的生成和调整机制是理解其运作的关键。它并非由央行直接“定死”一个数值,而是由市场化报价形成,但受到央行政策的显著影响。

LPR的生成机制:

LPR形成方式为:报价行根据本行对最优质客户执行的贷款利率,于每月20日(遇节假日顺延)9时前,以0.05个百分点为步长,向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提交报价。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按去掉最高和最低报价后算术平均,向0.05个百分点就近取整计算得出LPR,于当日9时30分公布。

这个机制的关键在于“报价行根据本行对最优质客户执行的贷款利率”报价,而这个利率的定价基础是“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加点”。目前,这个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指MLF利率。因此,LPR大致可以理解为:LPR = MLF利率 + 银行加点

LPR的调整发生时:

LPR的调整并非报价行“自己随意”调整,而是主要受以下因素驱动和影响:

  1. MLF利率的变化: 这是最直接和主要的驱动因素。如果央行调整了MLF利率,报价行在计算LPR报价时,其基础成本就发生了变化,LPR通常会随之同向、同等幅度变化。例如,央行下调MLF利率10个基点(0.1个百分点),当月的LPR通常也会下调10个基点。
  2. 银行加点的变化: 银行的加点取决于自身的资金成本、风险溢价、市场供求以及对未来市场的判断。理论上,报价行可以根据这些因素调整加点。然而,由于LPR是重要的政策传导工具,银行的报价行为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央行政策意图的引导。在需要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大背景下,即使MLF不变,银行也可能在政策引导下,通过压降加点的方式下调LPR。

因此,LPR的调整是MLF利率变动和银行加点微调共同作用的结果,但MLF利率的变动是主导性的。调整的决策权和引导权实际上掌握在中央银行手中。

LPR的公布渠道和应用范围

公布渠道:

LPR的正式数值由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于每月20日(遇节假日顺延)上午9时30分公布。您可以在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官网等官方渠道查询到最新的LPR数值。

应用范围:

  • 新增贷款定价: 目前,商业银行发放的几乎所有人民币贷款(包括企业贷款和个人贷款)都必须参考LPR进行定价。新的贷款合同利率通常表示为“LPR + 加点”的形式,这里的LPR就是贷款发放日或合同约定的特定日期最新公布的LPR数值,而加点在合同期内通常是固定的。
  • 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 经过前期的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绝大多数个人住房贷款和部分企业贷款已将原有的以央行基准利率为参考的浮动利率定价方式,转换为以LPR为参考的浮动利率定价方式。这意味着,这些贷款的利率会随着LPR的调整而调整(具体调整时点见下文“如何影响已发放贷款”部分)。
  • 其他金融产品: 部分银行理财产品、债券等的收益率或定价也可能参考LPR。

LPR的调整幅度通常是多少?

LPR的调整幅度通常以“基点”(bp)为单位。1个基点等于0.01个百分点。

  • 历史上,LPR调整的常见步长是5个基点、10个基点或15个基点。例如,从4.20%下调到4.15%,就是下调了5个基点;从4.20%下调到4.10%,就是下调了10个基点。
  • 调整的幅度取决于政策目标和MLF的调整幅度。例如,如果MLF下调了10个基点,LPR通常也会同步下调10个基点。银行加点的微调也可能影响最终的调整幅度,但MLF的影响更为显著。
  • 虽然调整可以是上调或下调,但近年来的调整主要是下调,以配合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政策方向。
  • 特定的情况下,如在LPR改革初期或需要较大幅度引导市场利率时,也可能出现大于15个基点的单次调整。而5年期以上LPR有时会与1年期LPR调整幅度不同,以更有针对性地调节中长期贷款成本,特别是住房贷款。

LPR调整如何影响已发放和新增的贷款?

这是贷款用户最为关心的问题,理解LPR调整如何具体影响您的月供或还款额至关重要。这取决于您的贷款是“新增贷款”还是“已发放的存量浮动利率贷款”,以及存量贷款的“重定价周期”。

对新增贷款的影响

非常直接。如果您在新的LPR数值公布后申请并成功获得了贷款,银行会依据最新的LPR数值(以及与您约定的加点)来确定您的贷款利率。

例如: 某银行最新的5年期以上LPR是4.20%,您申请房贷时银行给您的加点是 +20个基点(0.20%)。那么您的贷款利率就是 4.20% + 0.20% = 4.40%。如果下个月5年期以上LPR下调了10个基点到4.10%,而您还没有签订贷款合同,那么您签订合同时的LPR就是4.10%,您的贷款利率将是 4.10% + 0.20% = 4.30%。
一旦贷款合同签订,用于确定起始利率的LPR数值就固定下来了(直到下一个重定价日)。

对已发放的存量浮动利率贷款的影响

对于已经发放的、选择以LPR为定价基准的浮动利率贷款(尤其是房贷),LPR的调整并不会立刻改变您的月供。您的贷款利率是根据合同约定的“重定价周期”和“重定价日”进行调整的。

关键概念:重定价周期与重定价日

  • 重定价周期: 指您的贷款利率根据新的LPR进行调整的时间间隔。常见的周期是1年。
  • 重定价日: 指在每个重定价周期结束时,您的贷款利率进行更新的日期。在存量房贷利率定价基准转换时,借款人通常可以在“每年1月1日”或“贷款发放日的对应日”中选择一个作为重定价日。
  • 利率计算公式: 重定价后的贷款利率 = 重定价日前一日最新公布的相应期限LPR + 合同约定的固定加点。

具体影响方式:

当LPR发生调整时,您的贷款利率不会立即变化,而是在下一个“重定价日”才会使用这个新的LPR数值来计算新的贷款利率。而用于计算新利率的LPR数值,是看“重定价日”前一日(通常是前一个月的20日)公布的最新LPR。

举例说明(假设您的重定价周期是1年):

假设您的重定价日是每年的1月1日,您的房贷利率是基于“5年期以上LPR + 约定加点”确定的。

  • 2023年的贷款利率: 使用的是2022年12月20日公布的5年期以上LPR + 约定加点。
  • 2024年的贷款利率: 将使用2023年12月20日公布的5年期以上LPR + 约定加点。

如果在2024年2月20日、5月20日等时间点,5年期以上LPR发生了下调,这对您2024年全年的贷款利率是没有影响的。这些新的LPR数值只会在您下一个重定价日(2025年1月1日)前夕,被用于计算您2025年的贷款利率。

另一举例(假设您的重定价日是贷款发放日的对应日):

假设您在2021年7月15日签订贷款合同,重定价日是每年的7月15日。

  • 2021年7月15日至2022年7月14日的利率: 使用2021年7月20日(或更早,取决于合同约定)公布的5年期以上LPR + 约定加点。
  • 2022年7月15日至2023年7月14日的利率: 使用2022年6月20日公布的5年期以上LPR + 约定加点。
  • 2023年7月15日至2024年7月14日的利率: 使用2023年6月20日公布的5年期以上LPR + 约定加点。
  • 2024年7月15日至2025年7月14日的利率: 将使用2024年6月20日公布的5年期以上LPR + 约定加点。

同样,在您的重定价周期内(例如2023年7月15日至2024年7月14日期间),即使LPR在2023年8月、12月或2024年1月、2月等时间点发生了调整,都不会影响您当前的贷款利率和月供,只会影响到下一个重定价周期(2024年7月15日之后)的贷款利率。

重要的固定加点: 需要强调的是,无论LPR如何调整,您在签订贷款合同或进行存量房贷利率转换时与银行确定的那个“加点”(可以是正数、零或负数),在整个贷款期限内是固定不变的。您的贷款利率只会随着LPR的变化而在重定价日进行调整。

理解这一重定价机制对于合理预期LPR调整对个人贷款的影响至关重要,避免误认为LPR一变,月供立即变化的误区。

综上所述,LPR调整是中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一个重要杠杆。理解其背后的机制、调整原因以及对自身贷款的具体影响方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市场动态,管理个人和企业的财务成本。

lpr调整

By admin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