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摄影和摄像的视觉世界里,光影是永恒的主题。而在光影的塑造中,镜头内部一个看似微小的结构——光圈(Iris),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控制着进光量和景深,更以其独特的形态,在画面中留下了被称为“iris光影”的迷人印记。这并非某种高深的理论,而是我们通过镜头捕捉世界时,时常 encounter 的一种具体且富有表现力的光学现象。
什么是【iris光影】?
简而言之,“iris光影”是指由镜头光圈(Iris diaphragm)的形状所决定的、在画面中呈现的特定光线形态。这种形态主要体现在两种常见的视觉效果上:
- 焦外光斑(Bokeh Shape): 当画面中存在离焦(失焦)的光源或高光区域时,这些点状的光源不会呈现为圆形,而是根据光圈叶片的形状,呈现出多边形、圆形(当光圈全开叶片不影响形状时)或特定的定制形状。这种形状直接反映了当时使用的光圈孔径轮廓。
- 星芒(Starburst or Sunstar): 当画面中存在非常明亮的点光源(如太阳、路灯)且使用较小的光圈(光圈孔径变小,叶片边缘作用更明显)时,光线会因为通过光圈叶片边缘的衍射作用,形成向四周发散的星芒效果。星芒的数量通常等于光圈叶片数(如果是偶数)或叶片数的两倍(如果是奇数,由于衍射效应)。
因此,“iris光影”就是指这些由镜头光圈叶片形状直接或间接造成的焦外光斑形状和星芒效果。它是镜头光学特性的一种直观视觉呈现。
为什么摄影师/摄像师会追求【iris光影】?
追求特定的“iris光影”效果,并非仅仅是光学现象的展示,更是一种有意识的艺术选择,旨在增强画面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营造氛围: 不同形态的焦外光斑能营造截然不同的氛围。例如,柔和、规整的圆形或多边形光斑常用于人像或唯美场景,带来梦幻、浪漫的感觉;而锐利的星芒则能为夜景、风光或逆光场景增加戏剧性、视觉冲击力和活力。
- 引导视线: 画面中独特的焦外光斑或明亮的星芒能够吸引观者的注意力,将视线自然地引向画面中的特定区域,从而突出主体或构图意图。
- 增加画面趣味和层次: 特别的光斑形状或星芒为画面增添了视觉元素和纹理,使得背景或光源不再是简单的模糊或亮点,而是具有形态和风格的部分,增加了画面的复杂性和艺术感。
- 表达镜头个性: 不同的镜头,其光圈叶片的设计(数量、形状、边缘处理)各不相同,这导致它们产生的“iris光影”也独具特色。追求某种特定的“iris光影”,也是在利用和展现某支镜头的独特“个性”或“味道”。
【iris光影】在哪里能观察到和应用?
“iris光影”作为一种光学效果,主要在以下场景和介质中体现:
- 照片和视频的画面中: 这是最直接的体现。无论是在背景虚化的照片中看到的焦外光斑,还是在夜景或日出日落时捕捉到的星芒,它们都是“iris光影”的具体形态。
-
特定的照明条件下: 这种效果尤其在点光源丰富的环境中容易显现,比如:
- 夜间的城市街景(路灯、霓虹灯)
- 有阳光透过树叶或窗户缝隙的场景
- 水面或光滑物体表面的反光(高光)
- 舞台灯光或装饰灯串
- 逆光拍摄时的太阳或强光源
- 镜头的光学结构中: 光圈本身(Iris diaphragm)是“iris光影”的物理基础。通过观察镜头的光圈叶片数量和其收缩时的孔径形状,就能大致预测其产生的焦外光斑形状和星芒特点。
- 后期处理和图形渲染软件中: 为了模拟光学效果,许多图像或视频编辑软件、以及三维渲染程序中,也提供了模拟镜头光圈效果的功能,可以调整光斑形状、星芒样式等,以在数字世界中重现或创造“iris光影”。
【iris光影】是如何产生和控制的?
“iris光影”的产生是一个光学过程,而其控制则依赖于摄影师/摄像师对设备参数的调整:
-
光学生成:
焦外光斑的形状直接取决于光圈叶片围成的孔径形状。当光线通过离焦的光源点后,在感光元件上形成的弥散圆的形状,被限制和塑形为与光圈孔径相同的几何形状。如果光圈叶片越多、叶片边缘越圆润,收缩时光圈孔径越接近圆形,产生的焦外光斑就越接近圆形,视觉上显得更“柔和”。如果叶片较少,收缩后孔径呈现明显的多边形,光斑也就呈现相应的多边形。
星芒的产生则是光线在通过收缩的光圈叶片边缘时发生衍射的结果。衍射使得光线向叶片边缘垂直的方向散开,形成“芒”。叶片数量和边缘的平直度决定了星芒的数量和锐利度。
-
控制与调整:
控制“iris光影”主要通过调整镜头的光圈大小(F值)来实现:
- 控制焦外光斑形状: 理论上,当光圈全开(F值最小)时,光圈叶片可能完全退出光路,此时焦外光斑的形状取决于镜头最前端镜片边缘的形状,通常是圆形。随着光圈逐渐收小(F值增大),光圈叶片开始遮挡光线,焦外光斑的形状便开始显现出叶片围成的多边形。光圈收得越小,多边形的边缘通常越锐利。
- 控制星芒效果: 星芒效果主要在光圈收得很小(F值较大,如F8、F11甚至更小)时出现。光圈收得越小,衍射效应越明显,星芒通常越清晰、越长。不同的镜头在产生星芒效果的最佳光圈值上可能有所不同。
此外,选择具有特定光圈叶片数量和设计的镜头是获得特定“iris光影”效果的基础。一些镜头设计有更多或特殊形状的叶片,以产生更理想的光斑或星芒。
- 后期模拟: 在后期软件中,可以通过添加滤镜或使用专门的插件来模拟或增强焦外光斑和星芒效果。这为无法在拍摄现场实现特定效果提供了补救或创意的手段。
与【iris光影】相关的“成本”或投资是什么?
虽然“iris光影”本身是一种光学现象,利用它是“免费”的,但获得并控制特定、高质量的“iris光影”效果,往往与相关的硬件和可能的软件投资有关:
-
镜头本身的成本: 不同的镜头设计会产生不同的“iris光影”。
- 拥有更多光圈叶片(例如9片或更多)的镜头通常在收小光圈时也能保持接近圆形的孔径,产生更“奶油般”或更柔和的圆形焦外光斑,这类镜头可能成本较高。
- 一些以锐利星芒闻名的镜头,其光圈叶片设计可能经过优化。
- 大光圈(F值小)的镜头往往更容易产生明显的焦外虚化和光斑,这类镜头通常价格也更高。
因此,对特定“iris光影”的追求,往往意味着需要投资购买具备相应光学设计的镜头。
- 特殊滤镜或配件: 有些创意摄影师会使用物理遮罩或形状滤镜,放置在镜头前或光圈附近(如果镜头支持),来强制焦外光斑呈现心形、星形等特殊形状。这些配件也需要额外的购买成本。
- 后期处理软件或插件费用: 如果选择通过后期模拟来创建或优化“iris光影”,则需要购买或订阅相应的图像/视频编辑软件或专门的滤镜插件,这构成了软件成本。
- 学习和实践的时间成本: 掌握如何利用光圈、焦距、对焦距离以及光源条件来最佳地呈现理想的“iris光影”效果,需要大量的学习和实践。这虽然不是金钱上的直接开销,但却是获得满意结果所需付出的重要“成本”。
如何更好地捕捉和利用【iris光影】?
想要有效地捕捉和利用“iris光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了解你的镜头: 查阅或测试你的镜头的光圈叶片数量以及在不同光圈值下的实际孔径形状。这能帮助你预测光斑的形态。
-
选择合适的光圈:
- 要获得明显的焦外光斑,通常需要使用较大光圈(F值较小),并确保背景光源处于离焦状态。光圈大小决定了光斑的大小和虚化程度,而光圈叶片数和光圈值共同决定了光斑的形状。
- 要获得锐利的星芒,通常需要使用较小光圈(F值较大,如F8-F16)。找到你的镜头产生最佳星芒的“甜点”光圈值。
- 寻找合适的光源: 点光源是产生明显“iris光影”的关键。夜间的路灯、远处建筑物的灯光、阳光透过树叶缝隙、水面的粼粼波光等都是理想的光源。光源越小、越亮,在离焦时越容易形成清晰的光斑,在收小光圈时越容易形成明显的星芒。
- 控制对焦距离和构图: 焦外光斑出现在对焦平面之外的区域。通过调整对焦距离,将主体置于焦内,而将光源置于焦外,以突出光斑效果。构图时,有意识地将这些光源纳入画面中。
- 利用后期: 后期软件可以微调光斑的颜色、亮度和对比度,或者在某些情况下模拟或增强星芒效果。但这通常建立在前期捕捉到一定基础之上。
- 尝试创意配件: 如果想获得心形、星形等特殊形状的光斑,可以尝试购买或自制光圈形状遮罩。将其安装在镜头前或特定位置,迫使光斑呈现所需的形状。
总之,“iris光影”并非玄学,它是镜头与光线互动的直观结果。通过理解镜头光圈的工作原理,并在实际拍摄中灵活运用光圈、光源和对焦,你就能有效地捕捉、控制并利用这种迷人的视觉效果,为你的影像作品增添独特的光影魅力。它不仅仅是光学原理的体现,更是摄影师和摄像师利用技术表达创意的重要工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