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学术期刊的评估,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 IF)是一个广为人知的指标。eLife作为一家在生命科学领域享有声誉的开放获取期刊,自然也拥有其影响因子。然而,eLife在近年来对其出版模式进行了重大调整,并主动提出要淡化影响因子的作用。尽管如此,了解eLife的影响因子是什么、如何计算、在哪里查询以及其最新数值,对于评估期刊和理解eLife的出版策略依然有益。本文将围绕这些具体问题进行详细阐述。

eLife影响因子是什么?

简单来说,eLife的影响因子是指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公司在其年度《期刊引用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JCR)中为eLife期刊计算并发布的期刊影响因子(Journal Impact Factor, JIF)。这个数值是衡量期刊在特定年份内平均每篇文章被引用的次数。

更具体地,eLife的JIF代表了该期刊在某一年(称之为 JCR 年份 X)发表的论文在前两年(即年份 X-1 和 X-2)的总引用次数,除以该期刊在前两年(年份 X-1 和 X-2)发表的“可引用项”(通常指研究论文、综述等)的总数。

核心概念:
期刊影响因子 (JIF): 衡量期刊平均每篇文章被引用的频率。
JCR 年份: 影响因子数据发布的年份(例如,2024年发布的JIF通常基于2023年的引用数据计算)。
可引用项: JCR计算中分母包含的期刊内容类型,主要指研究论文和综述。

为什么关注eLife的影响因子?

尽管eLife期刊自身正努力减少对影响因子的依赖和宣传,但这个指标在学术界,尤其是在研究人员评估期刊声誉、申请职位或基金、以及某些机构评估学术产出时,仍然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研究人员或机构出于以下原因可能会关注eLife的影响因子:

  • 期刊评估: 作为评估期刊学术水平和影响力的一个传统指标。
  • 出版决策: 作者在选择投稿期刊时,可能会将影响因子纳入考量因素之一。
  • 学术评估: 在某些招聘、晋升或项目评审中,期刊影响因子可能被用作参考(尽管这种做法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

需要强调的是,eLife期刊本身倡导使用更全面的指标来评估研究影响力,例如文章层面的引用、下载量、评论、以及其独有的“eLife评估”(eLife assessment)和公开评审报告。关注影响因子应结合这些更丰富的维度进行。

在哪里可以查询到eLife的官方影响因子?

eLife期刊的官方影响因子由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公司计算并发布。查询官方影响因子的主要途径是:

  1.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JCR) 数据库: 这是发布影响因子的官方平台。JCR是一个在线数据库,提供全球主要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及其他引文数据。通常需要通过图书馆或机构订阅才能访问。在JCR中,可以通过期刊名称搜索eLife,查看其历年发布的影响因子数值、学科排名、引用数据来源等详细信息。
  2. eLife期刊官方网站(有限信息): eLife期刊的官方网站可能会在某个页面(例如“About”、“Metrics”或“For Authors”部分)提及最近发布的影响因子数值。然而,网站上提供的信息可能不如JCR数据库详细和完整。

请注意,其他一些学术数据库(如Scopus、Google Scholar等)也提供引文指标,但它们计算影响力的算法和纳入的文献范围可能与JCR不同,因此其计算的指标(如CiteScore、h-index等)与JCR影响因子是不同的概念,数值也会有差异。查询官方影响因子务必以JCR为准。

eLife影响因子最新数值是多少?

期刊影响因子每年更新一次,通常在每年的年中(例如6月)。科睿唯安会发布基于前一年引文数据计算得出的最新JIF。

截至最近一次JCR数据发布(例如,2024年发布的JCR数据,基于2023年的引文计算):

根据科睿唯安发布的最新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数据,eLife期刊在2024年获得的影响因子(基于2023年的引用数据计算)为 8.7

这个数值是基于2023年所有文献对eLife在2021年和2022年发表的“可引用项”的总引用次数,除以eLife在2021年和2022年发表的“可引用项”总数计算得出的。

请注意: 影响因子每年可能会有波动,具体数值请查阅最新的JCR报告。此处提供的是截至本文撰写时可查阅的最近数值。

eLife影响因子过去如何变化?

自2012年创刊以来,eLife的影响因子经历了一个增长的过程。作为一家备受瞩目的开放获取期刊,它吸引了大量高质量的研究投稿,引用量随之增加。其影响因子曾达到较高的水平。例如,在2017年发布的JCR数据中,eLife的影响因子曾超过7.0。在其发展过程中,数值有所波动,但在生命科学综合类期刊中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了解历史数值有助于理解其在学术期刊生态系统中的相对位置,但最新的数值更能反映其当前表现(在JIF这个指标下)。

eLife影响因子如何计算?

eLife的影响因子计算遵循标准化的JCR计算方法。具体公式如下:

eLife 在 JCR 年份 X 的影响因子

= (在 JCR 年份 X 内,对 eLife 在 年份 X-1 和 年份 X-2 发表的“可引用项”的总引用次数)

÷

(eLife 在 年份 X-1 和 年份 X-2 发表的“可引用项”的总数)

具体构成要素:

  • 分子(Citations): 这是指在 JCR 年份 X(例如 2023年)内,全球所有被科睿唯安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收录的出版物中,对 eLife 在 年份 X-1(例如 2022年)和 年份 X-2(例如 2021年)发表的所有“可引用项”(主要是研究论文和综述)的总引用次数。
  • 分母(Citable Items): 这是指 eLife 在 年份 X-1(例如 2022年)和 年份 X-2(例如 2021年)总共发表的“可引用项”的数量。通常,JCR 主要统计原创研究文章(Articles)和综述(Reviews)作为可引用项。编辑信、新闻、勘误等通常不计入分母。

例如,计算 eLife 在 2024年发布的 JIF(基于 2023年的引文数据),需要:

  1. 统计所有在 2023年发表的文献中,引用了 eLife 在 2021年和 2022年发表的文章的总次数。
  2. 统计 eLife 在 2021年和 2022年总共发表的研究文章和综述的数量。
  3. 将第一个数字除以第二个数字,得出的就是 2024年 eLife 的影响因子(基于 2023年数据)。

影响因子的计算是一个复杂的、由第三方(科睿唯安)执行的过程,期刊自身并不能直接计算或决定其影响因子。期刊的影响因子主要取决于其发表内容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吸引其他研究人员引用其工作的频率。

eLife的新出版模式如何影响其影响因子计算?

这是一个理解eLife及其影响因子的关键点。自2022年起,eLife实施了新的出版模式:所有投稿的科学研究论文首先作为“经过eLife审查的预印本”(eLife-assessed preprint)在公开的预印本服务器(如bioRxiv或medRxiv)上发布,并附有详细的eLife评估报告和公开的同行评审意见。作者可以根据评估选择发表为最终的“版本记录”(Version of Record, VoR)在eLife期刊网站上。

这种模式对传统的影响因子计算带来了一些复杂性:

  • 引用流失或分散: 一篇论文可能在其预印本阶段就已经获得大量引用。传统的JCR影响因子计算通常只统计对最终“版本记录”(VoR)的引用。如果很多引用流向了预印本版本,而没有引用最终发表在eLife期刊网站上的VoR,这些引用可能不会被计入eLife期刊的JIF分子中。
  • 发表时间差: 文章首先以预印本形式发布,然后经过评估和修改才最终发布为VoR。VoR的发布日期可能显著晚于预印本的发布日期。JIF计算基于VoR的发布年份。这可能导致在VoR发布后的两年窗口期内可被引用的时间缩短,从而影响引用累积。
  • 强调预印本的影响力: eLife的新模式更加强调预印本阶段的开放性和影响力。然而,JCR影响因子是针对期刊的指标,无法完全反映通过预印本累积的全部影响力。

因此,尽管eLife期刊本身依然有JIF,但其新的出版模式可能使得JIF无法完全反映该期刊内容(包括其预印本阶段的评估和评论)的整体学术影响力。这也是eLife为何倡导采用更全面的指标来评估研究成果和期刊贡献的原因之一。

应该如何解读eLife的影响因子?

解读eLife的影响因子(以及其他期刊的影响因子)时,应持批判性态度,并将其作为众多评估维度之一,而不是唯一或最重要的指标:

  • 并非文章质量的直接衡量: 期刊的高影响因子不保证其上发表的每一篇文章都是高质量或具有重大影响的。同样,发表在影响因子较低期刊上的优秀论文也很多。影响因子是期刊层面的平均指标。
  • 学科差异: 不同学科的引用习惯和期刊数量差异很大,导致影响因子数值差异巨大。不应跨学科直接比较影响因子。eLife应主要与其所在学科领域的期刊进行比较。
  • eLife的独特性: 鉴于eLife的新出版模式,其JIF可能未能完全捕捉其通过预印本、公开评估和评论等方式产生的全部影响力。
  • 结合其他指标: 在评估eLife或其上发表的文章时,应结合其他指标:
    • eLife评估报告和评论: 阅读eLife提供的详细评估报告和同行评审意见,了解研究的优点、局限性和意义。
    • 文章层面的指标: 查看具体文章的引用次数(在Web of Science, Scopus, Google Scholar等)、预印本引用次数、下载量、Altmetrics得分(衡量社交媒体、新闻报道等非传统影响力)。
    • 期刊的编辑流程和声誉: 考虑期刊的审稿质量、编辑团队的专业性、以及在研究领域的整体声誉。
    • 开放获取和数据共享: 评估期刊的开放获取政策、数据和代码共享要求等,这些也是衡量期刊贡献的重要方面。

总之,eLife的影响因子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由第三方计算的指标,可以在JCR中查询到最新数值和历史趋势。了解其计算方法有助于正确理解这个数值的含义。然而,考虑到eLife独特的出版模式及其自身对影响因子的态度,建议研究人员和评估者在参考其影响因子的同时,更全面地考察期刊和其发表研究的实际价值和影响力。


elife影响因子

By admin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