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87电影”,通常指向的是在1987年完成制作并公映的电影作品,尤其是在华语电影圈,这是一个被许多影迷和研究者视为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字代号,更是承载了那个年代特定艺术风格、文化思潮和产业格局的集合概念。探究“87电影”,远不止了解几部影片那么简单,而是深入当时的电影生态,感受那个独特时期的光影魅力。

是什么:1987年电影的具体面貌

1987年的电影景象,在中国大陆和香港呈现出既有联系又风格迥异的图景。

大陆电影:第五代导演的崛起与突破

对于中国大陆电影而言,1987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年份,标志着第五代导演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成熟且极具影响力的阶段。他们在这一年或前后推出的作品,以前所未有的艺术探索和叙事方式,打破了传统电影的框架,开始在国际影坛崭露头角。

  • 代表作品:

    • 《红高粱》(张艺谋执导):这部作品不仅是张艺谋的导演处女作,更是第五代导演美学风格的集大成者。其浓烈的色彩、原始的生命力和对民族精神的探求,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它在次年的柏林电影节获得金熊奖,是中国电影首次在欧洲三大电影节上获得最高荣誉,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电影的国际地位。
    • 《孩子王》(陈凯歌执导):虽然艺术风格与《红高粱》不同,但陈凯歌在这一年推出的《孩子王》同样展现了第五代对人性、教育和文化的反思,其写实而诗意的表达也备受关注。
  • 核心特点: 1987年大陆电影的突破性体现在对传统叙事模式的颠覆、对电影语言的大胆实验(如色彩、构图、剪辑)以及对历史、文化和社会问题的深刻探讨。它们不再仅仅承担宣传功能,而更多地回归艺术本身,关注个体命运和民族寓言。

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璀璨与多元

与此同时,1987年也是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一个缩影年。这一年,港片在产量和类型上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商业片创作力旺盛,涌现出大量至今仍被奉为经典的佳作。

  • 代表作品与类型:

    • 英雄片/动作片: 《英雄本色II》(吴宇森执导)延续了前作的火爆,进一步巩固了周润发、张国荣等人的巨星地位,吴宇森的暴力美学影响深远。《龙兄虎弟》(成龙执导/主演)展现了成龙电影标志性的玩命特技和喜剧风格。
    • 监狱片: 《监狱风云》(林岭东执导)以其真实的质感、紧张的氛围和对兄弟情谊的刻画成为同类型影片的标杆。
    • 奇幻片: 《倩女幽魂》(程小东执导,徐克监制)将古典聊斋故事与现代电影技术、浪漫唯美风格结合,创造了独特的东方奇幻世界,捧红了王祖贤。
    • 文艺片/爱情片: 《秋天的童话》(张婉婷执导)以其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真实的都市生活气息赢得了口碑和奖项。
    • 此外,喜剧片、赌片、僵尸片等各种类型都在这一年有重要的产出。
  • 核心特点: 香港电影在1987年展现出极强的商业活力和类型片创作能力。制作流程成熟,明星效应显著,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并不断创新。尽管商业属性强,但也涌现出不少兼具艺术性和社会观察的作品。

可以说,“87电影”代表了华语电影在那个年代,大陆艺术电影的觉醒与探索,以及香港商业电影的繁荣与多元并存的局面。

为什么:1987年为何如此特别?

1987年之所以在电影史上占有特殊地位,原因在于它恰好处于几个重要发展脉络的关键节点:

  1. 大陆电影“第五代”的集中爆发: 虽然第五代导演如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等早在更早的几年就开始创作,但《红高粱》等作品在1987年的问世及其随后获得的国际声誉,使得“第五代”作为一种新的电影现象被国内外广泛认知,标志着中国艺术电影的成熟,并开始对世界电影产生影响。
  2. 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巅峰阶段: 1980年代中后期正是港片产量高、市场活跃、类型片创新层出不穷的时期。1987年的多部经典作品集中出现,是这一时期高水平创作的体现。这个时期培养了大批至今仍活跃或影响深远的电影人才(导演、演员、幕后工作者)。
  3. 两岸三地电影风格的差异化显著: 在1987年,大陆电影和香港电影在题材、风格、制作模式和市场定位上都有着清晰的区分。大陆电影更注重艺术表达和文化反思,而香港电影则以商业娱乐为主导。这种差异性使得1987年的华语电影图景异常丰富和有趣,为后来的交流与融合奠定了基础。
  4. 社会文化背景的映射: 无论是大陆改革开放背景下的文化思潮涌动,还是香港在特殊历史时期前的社会心态,都在当时的电影中有所体现。电影成为了观察那个时代社会风貌和人们精神状态的一个窗口。

因此,1987年并非一个孤立的年份,它是中国电影发展进程中,特定历史时期下艺术探索与商业繁荣交织并集中展现的一个截面。

哪里:电影的诞生地与今日的观看方式

1987年的电影主要诞生于当时华语电影的两大中心:中国大陆的电影制片厂(如西安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等)和香港的各大电影公司(如嘉禾、新艺城、德宝、邵氏等)。

当时的观看渠道:

在1987年,观看电影的主要渠道是电影院。在大陆,电影是重要的文化娱乐形式,电影院遍布城乡。在香港,电影院更是繁华都市生活的一部分,首映礼和连场满座是常态。少量影片也可能通过当时的录像带(VHS)进入家庭。

今日的观看方式:

时隔多年,想要重温或首次接触1987年的电影,渠道变得多样化:

  • 流媒体平台: 许多1987年的经典影片已经被数字化,可以在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Bilibili等国内主要视频平台上找到(可能需要付费或会员)。一些国际流媒体平台也可能拥有部分影片的版权。
  • 物理媒介: DVD或蓝光光盘是收藏和高质量观看的好选择。许多经典影片都发行过不同版本的影碟,可以在电商平台或专业音像店购买。
  • 电影资料馆与影展: 中国电影资料馆等机构会定期举办经典影片回顾展,“87电影”中的重要作品常是展映片单的常客。参加这类活动可以在大银幕上体验原汁原味的胶片质感(如果尚存胶片拷贝)。
  • 私人收藏与分享: 部分影片可能由于版权或年代久远的原因,难以在主流平台找到,只能依靠私人收藏或影迷之间的交流。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版权问题和年代久远,并非所有1987年的影片都能轻易获得高质量片源。寻找某些冷门或非经典的“87电影”可能需要花费一番力气。

多少:数量、影响与投入的侧影

很难给出一个精确的数字来界定1987年“重要”或“值得关注”的电影有多少部,因为这取决于评价标准。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一年产出的具有里程碑意义或商业上取得巨大成功的影片数量相当可观,尤其是在香港。

  • 数量侧影: 仅以香港为例,1987年全年上映的本地电影数量就超过百部,其中不乏上述提到的多部经典。大陆方面,虽然年产量相对较低,但1987年前后第五代导演的作品集中出现,其艺术分量极重。
  • 影响深度: 1987年的电影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

    • 《红高粱》等片为中国艺术电影开辟了新的道路,影响了后来的贾樟柯等第六代及更年轻的导演,也让国际看到了中国电影的艺术潜力。
    • 香港1987年的类型片经典,如英雄片、监狱片、奇幻片等,不仅在亚洲范围内被模仿和致敬,甚至对好莱坞等西方电影产生了影响(如吴宇森电影的暴力美学)。这些影片塑造了华语电影的特定美学风格和叙事范式。
  • 投入侧影: 当时的电影投入与今天不可同日而语,具体影片的投资数据也难以一一列举。但可以推测:

    • 大陆的电影制片厂虽然不是完全市场化,但《红高粱》等片在制作上投入了相当的精力,尤其在美术、摄影等方面力求突破,这在当时是一种重要的投入。
    • 香港电影在黄金时代,商业大片的投入也相对较高,用于请明星、搭建场景、制作特效和全球发行。例如,《龙兄虎弟》作为成龙的动作大片,其跨国取景和特技制作都需要不菲的成本。

    总之,1987年并非电影数量最多的一年,但其经典产量高,对后续电影发展的艺术和商业影响都极为重大

如何/怎么:这些电影的影响与今日的观看方式

“87电影”之所以值得被如何提及和怎么回顾,是因为它们在多个层面对后来的电影创作和文化产生了持续的影响。

对后续电影创作的影响:

  • 艺术风格的传承与变异: 第五代导演在1987年展现的视觉风格和主题深度,启发了后续的艺术电影创作者。他们对个体命运、历史创伤、民族寓言的关注,成为中国艺术电影的重要母题。
  • 类型片的模板效应: 1987年的香港类型片,如《英雄本色II》、《监狱风云》、《倩女幽魂》等,树立了各自类型的标杆。它们在叙事结构、人物塑造、动作设计、视觉呈现等方面的成功经验,被后来的同类影片大量借鉴和模仿,甚至成为华语类型片的固定模式。
  • 明星体系的巩固: 1987年的多部影片进一步巩固了周润发、张国荣、成龙、王祖贤等一大批明星的地位,他们的表演风格和银幕形象对后来的演员产生了示范效应。
  • 工业流程的示范: 香港电影黄金时代包括1987年在内,其高效的制片流程、对市场的敏锐嗅觉以及海内外发行网络,为华语电影工业化提供了早期的范本。

今日如何回顾与观看:

如今,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回顾和欣赏1987年的电影,并理解它们的价值:

  1. 专题回顾与影评: 许多电影爱好者、影评人或学术研究者会定期撰写关于1987年重要影片的影评、分析文章,或举办专题讲座,帮助大家理解影片的背景、艺术成就和历史意义。
  2. 修复版与重映: 部分重要的“87电影”经过了数字修复,画质和音效得到提升,有时会在电影节或特定活动中重映,提供更佳的观影体验。
  3. 教材与研究对象: 1987年的代表性影片常被列为电影学院的教学案例或学术研究的对象,从电影史、社会学、美学等角度进行深入剖析。
  4. 社交媒体与社区讨论: 在各类电影相关的社交媒体平台、论坛或影迷社区中,“87电影”是常被提及和讨论的话题,影迷们分享观影感受、交流信息。

通过这些方式,1987年的电影得以跨越时空,继续与今天的观众对话,展现其 enduring charm 和历史价值。

结语

1987年,对于华语电影而言,确实是一个值得铭记的年份。它既有大陆电影艺术探索的破茧成蝶,也有香港商业电影黄金时代的流光溢彩。这些作品不仅仅是那个年代的影像记录,更是华语电影发展历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石,它们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影响和塑造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电影世界。回顾“87电影”,不仅仅是怀旧,更是为了理解电影艺术的传承与变迁,感受光影背后蕴含的时代精神与文化力量。

87电影

By admin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