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世界充满了各种层出不穷的流行元素,“梗”便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在中文互联网语境下,“龙图”无疑是近年来辨识度最高、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表情符号或图片梗。它不是指某张描绘龙的图像,而是特指一张或一类与特定狗狗相关的图片。那么,这个广为人知的“龙图”究竟是什么?它为何得此怪异的名称并风靡网络?人们通常在哪些场合、以何种方式使用它?本文将围绕这些具体疑问,详细解析“龙图”这个网络现象。

龙图究竟是什么?

“龙图”并非某一张固定的图片,而是一类以特定狗狗(通常是柴犬,尤其是在互联网上有很高知名度的那只名为Cheems或Balltze的狗狗)为主角,带有某种特定神态的表情图片或动图。

这张狗狗的表情通常是其头稍微倾斜,眼神向上或看向侧方,嘴巴微张或紧闭,整个神态流露出一种复杂的情绪,可以是:

  • 困惑不解
  • 略带尴尬或无语
  • 无奈和妥协
  • 委屈或可怜
  • 略显疲惫或“生无可恋”

最经典的“龙图”形象往往是这只狗狗的头部特写,有时会配上简洁的文字叠加,形成一个完整的表情包。它的核心识别特征在于狗狗那略显异样、仿佛在努力理解或应对某种状况的独特面部表情。

为什么这张图会被称为“龙图”并走红?

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名字的由来和表情的魅力。

为什么叫“龙图”? 这是一个典型的中文互联网文化现象,名字的起源并非因为图片内容与“龙”有任何关系,而更可能源于一种误读、误打或约定俗成的音近/形近错误。最广为流传的说法是,它与另一个同样非常流行的表情符号——“狗头”表情(🐶,常用于表达戏谑、狗头保命等)有关。由于在某些输入法、平台显示差异或用户快速输入时,可能将“狗头”错误地打成或识别成发音相近、字形部分相似的其他词汇,其中“龙图”便意外地成为了这种特定柴犬表情的代称,并在小范围内传播后被固定下来,最终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暗号”。这个名字本身是一种“梗上加梗”的存在,增加了其传播的趣味性。

为什么会走红? “龙图”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并广泛流行,主要归功于其所传达的表情具有极强的共鸣感和普适性。这张狗狗的神态非常能够捕捉和代表现代人在面对各种生活和社交场景时可能产生的复杂、微妙甚至略带负面的情绪,例如:

  • 听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消息时的懵逼。
  • 试图理解一个复杂概念时的烧脑。
  • 在尴尬场合试图化解气氛时的勉强微笑。
  • 遇到困难时那种“我太难了”、“怎么会这样”的内心独白。

它提供了一种幽默且非直接的方式来表达这些感受,相比直白的文字,图片传达的情绪更加丰富和生动。其独特的画风和狗狗的表情也具有一定的“魔性”,容易让人记住和模仿使用。

龙图主要在哪些地方流行使用?

“龙图”主要在中文互联网的非正式交流场合中流行和使用。这些平台和场景包括但不限于:

  • 即时通讯应用: 微信、QQ等聊天软件的个人聊天或群聊中是“龙图”最常见的“栖息地”。用户直接发送图片作为对话的一部分或对他人消息的回复。
  • 社交媒体平台: 微博、知乎、豆瓣、小红书等平台的评论区、帖子内容中,用户会使用“龙图”来增加趣味性、表达态度或作为一种情绪补充。
  • 弹幕视频网站: Bilibili等平台的弹幕和评论区。“龙图”经常作为对视频内容的反应或与其他观众互动的表情。
  • 网络论坛与社区: 百度贴吧、各种垂直领域论坛等。在讨论帖或回帖中,“龙图”是活跃气氛、表达情绪的重要工具。
  • 短视频平台: 抖音等平台的评论区。

总的来说,任何允许用户发送图片或使用表情包进行交流的线上环境,都可能成为“龙图”的舞台。

人们通常如何使用龙图?它表达了哪些情绪?

“龙图”的使用方式非常灵活多样,但核心功能是作为一种情绪化或反应式的交流工具。人们通常将其作为独立的回复、附在文字后面,或者与其他图片、文字结合使用。

它能够表达的情绪范围相当广泛,具体取决于上下文,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类:

表达负面或复杂情绪(常带有戏谑或自嘲成分):

  • 无奈和妥协: 当事情不按预期发展,或者遇到无法改变的状况时,发送一张“龙图”常常代表“算了”、“就这样吧”、“我能怎么办”的心情。
  • 尴尬和无语: 面对令人摸不着头脑、啼笑皆非或略显尴尬的言行时,一张“龙图”能很好地传达“呃…”或“我彻底无语了”的感觉。
  • 困惑和不解: 收到难以理解的信息或处于复杂境地时,用“龙图”表示“什么情况?”、“没懂”。
  • 疲惫和压力: 面对学业、工作或生活压力,感到身心俱疲时,用“龙图”象征“好累”、“我太难了”。
  • 委屈或卖萌: 在表达自己遇到的不公或希望获得同情时,略显可怜的“龙图”也能派上用场,有时也带有反差的幽默感。

用于缓和气氛或增加幽默感:

  • 在发表可能有些直接或冒犯的言论后,补发一张“龙图”可以表达“开个玩笑”、“我没有恶意”的意思,起到“狗头保命”式的效果(这也是其名字可能与“狗头”关联的原因之一)。
  • 在群聊中,作为对他人言论的幽默回应,增加互动乐趣。
  • 用于自嘲,表示自己做了傻事或说了傻话。

本质上,“龙图”是一个非常“互联网化”的表情,它在许多场合替代了难以用文字精准表达的微妙情绪,用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传达了现代人的集体情绪体验。

龙图有多少种变体?如何找到和保存它们?

要精确计算“龙图”的变体数量是不可能的,因为其变体数量是极其庞大且持续增加的。由于互联网用户的创造力是无限的,任何人都可以在原图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只要核心的狗狗形象和神态特征还在,就可以被视为“龙图”的变体。

常见的变体形式包括:

  • 文字叠加版: 在原图或其截取部分上添加各种文字,文字内容五花八门,与具体情境结合。
  • 手绘或涂鸦版: 用户在图片上进行简单的绘画或涂鸦,如加上汗珠、问号、感叹号等。
  • 动态版(GIF): 将多张相似神态的图片组合成动图,或者在图片上添加简单的动画效果,如抖动、闪烁等。
  • 与其他元素的结合版: 将“龙图”的狗狗形象与其他流行文化元素、其他梗图、特定场景照片等P在一起,形成新的含义。
  • 不同狗狗的版本: 虽然最经典的是Cheems,但其他长相或表情相似的狗狗图片有时也会被归入“龙图”的范畴或被模仿其用法。

如何找到和保存它们?

获取“龙图”及其变体非常便捷,主要途径如下:

  1. 从聊天记录中保存: 在微信、QQ等聊天软件中,收到朋友发送的“龙图”时,可以直接长按图片选择“保存到手机”或“添加到表情”。
  2. 利用平台内置表情包功能: 许多聊天或社交平台都有内置的表情包商店或搜索功能。在表情包商店中搜索“狗头”、“柴犬”、“尴尬”、“无奈”等关键词,或者直接搜索“龙图”或相关的热词,往往能找到大量的“龙图”系列表情包。
  3. 在社交媒体或论坛上寻找: 在微博、Bilibili、豆瓣、知乎、百度贴吧等平台,用户经常会分享自己制作或收集的表情包。可以通过搜索关键词“龙图表情包”、“柴犬表情包”、“Cheems表情包”等找到相关的帖子、相册或表情包合集。
  4. 专业的表情包网站或App: 互联网上有一些专门收集、分享和制作表情包的网站或手机应用,这些平台通常有非常丰富的表情包库,直接搜索相关关键词即可找到并下载。
  5. 截屏或下载: 在任何看到“龙图”的网络页面,都可以通过截屏或右键图片保存的方式获取。

一旦找到并保存到手机或电脑,就可以在支持发送图片的平台中使用这些“龙图”了。

使用龙图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虽然“龙图”使用起来非常自由和有趣,但在使用时,了解一些注意事项有助于更好地融入网络交流语境:

  • 注意场合的正式程度: “龙图”属于典型的非正式网络文化表达,非常适合在朋友、同事(关系较好者)之间的轻松交流、兴趣社区或娱乐性平台中使用。但在正式的工作邮件、商务沟通、严肃的学术讨论或面对不熟悉且较为年长、可能不了解网络梗的交流对象时,使用“龙图”可能显得不专业、不严肃,甚至引起误解。
  • 理解其多重含义: “龙图”的含义是多层次的,并且非常依赖于上下文。同一张“龙图”在不同对话中可能表达完全不同的情绪。因此,在使用或理解他人使用的“龙图”时,需要结合前后的对话内容来判断其确切的含义,避免误读。
  • 避免滥用: 尽管“龙图”很流行且万能,但过度频繁地使用可能会让对话显得单调或不够真诚。在需要清晰、准确表达观点或情绪的场合,文字或其他更直接的方式可能更有效。
  • 文化隔阂: “龙图”是中文互联网语境下的特定流行梗,在跨文化交流或与不了解中国网络文化的外国人交流时,对方可能完全无法理解其含义和趣味性。
  • 并非所有人都喜欢: 尽管它非常流行,但仍有部分用户可能对这类表情包无感,甚至觉得有些烦扰。在不确定对方偏好的情况下,适度使用为宜。

总而言之,熟练掌握“龙图”的使用就像掌握了一门网络“方言”,它能够帮助你更生动、更幽默地参与到中文互联网的交流中,但在使用时也需顾及语境和受众。

“龙图”作为一个极具代表性的网络表情,以其独特的形象和丰富的表达力,成功地融入了中文互联网用户的日常交流。它不仅仅是一张或一类图片,更是当代网民情绪、态度以及幽默感的一种具象化体现。理解了“龙图”的由来、用法和流行场景,也就触摸到了中文互联网文化中一个鲜活而有趣的切面。


龙图是什么梗

By admin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