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古典小说【金瓶梅】,许多读者可能带着好奇,也带着不少疑问。它到底是一部怎样的书?为何如此著名又如此饱受争议?它的作者是谁?故事背景在哪里?今天的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和阅读它?本文将围绕这些常见的疑问,提供详细具体的解答。
关于【金瓶梅小说】的一些核心问题
它“是什么”?—— 作品的基本身份
【金瓶梅】是一部长篇的中国古典小说,通常被归类为“世情小说”或“人情小说”。它成书于中国明朝中后期,大约在万历年间。与《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这四大名著并列,被认为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杰作,尤其是在对日常生活、社会百态以及人情世故的细致描绘上,具有开创性的地位。
这部小说与《水浒传》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从《水浒传》中武松杀嫂的情节引申而来,围绕着西门庆这个人物展开,讲述了他在家庭、社会中的生活、人际关系及其最终走向灭亡的故事。
它“讲了什么”?—— 主要情节与设定
【金瓶梅】的故事设定在北宋末年清河县(今属山东省)一个叫西门庆的市井富商家中及其周边环境。
小说以西门庆为中心,详细描写了他与妻妾、情妇、子女、亲戚、门客、仆佣以及官府、商界、三教九流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和日常生活。核心情节围绕着西门庆娶潘金莲、纳李瓶儿,以及他在家中的妻妾(正妻吴月娘,妾李娇儿、卓丢儿、孟玉楼、潘金莲、李瓶儿)之间的争斗、嫉妒、阴谋展开,同时也穿插了他在外结交权贵、行贿、做生意、玩乐等大量细节。
小说不仅描绘了西门庆个人的堕落史,更通过这个家庭的兴衰,展现了晚明时期一个市井家族、乃至整个社会的腐败、奢靡、黑暗和人性的扭曲。它以全景式的笔触,涵盖了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待客宴饮、官场运作、商业活动、宗教信仰等方方面面,堪称一幅晚明社会的风俗画。
核心人物一览
- 西门庆: 本书的绝对主人公,一个暴发户式的商人,好色、贪婪、奸猾、玩弄权术,最终因纵欲过度而亡。
- 潘金莲: 西门庆的第五房妾,原是武大郎之妻,被西门庆勾引后合谋杀死武大郎。心狠手辣,善妒,是悲剧色彩与反叛精神并存的人物。
- 李瓶儿: 西门庆的第六房妾,原是花太监的儿媳,因与西门庆有染而嫁入西门家。性格相对温顺,但命运悲惨。
- 吴月娘: 西门庆的正妻,表面上贤惠但内心有算计,是西门家中名义上的主母。
- 孟玉楼: 西门庆的第三房妾,性格相对平和聪明,最后改嫁他人得以善终。
- 春梅: 原是潘金莲的丫鬟,后成为西门庆的妾,再后来命运曲折,是书中另一位性格鲜明的人物。
- 王婆: 潘金莲的邻居,一个牙婆,是西门庆与潘金莲勾搭成奸的牵线人。
- 陈敬济: 西门庆的亲戚,后与潘金莲、春梅有染。
它“是谁写”的?—— 关于作者的谜团
【金瓶梅】的作者至今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书的署名通常是“兰陵笑笑生”,这是一个笔名。关于“兰陵笑笑生”到底是谁,学界有多种猜测,但都没有确凿的证据可以完全证实。
比较流行的猜测包括:
- **王世贞:** 明朝后期著名文学家。支持者认为他的生平、交游、文学风格与书中的一些线索吻合,但反驳的证据也很多。
- **李开先:** 明朝戏曲家、诗人。有观点认为他是“兰陵笑笑生”,但证据链不完整。
- **徐渭:** 明朝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也有人提出他可能是作者,但缺乏直接证据。
- **其他猜测:** 还有谢榛、赵南星、冯梦龙等其他明代文人的说法,以及是某个不知名文人,甚至是多人合作完成的猜想。
由于作者身份未能确定,这也为研究这部书增添了神秘色彩。可以肯定的是,这位作者对明朝中后期的社会生活、官场百态、市井文化有着极其深入的了解和敏锐的洞察力,并具备高超的文学技巧。
它为何“充满争议”?—— 内容的尺度与社会描绘
【金瓶梅】之所以充满争议,主要原因在于其对性爱场面露骨、大胆、细致的描写。这使得它在历史上多次被列为禁书,遭受查禁和批判。与其他古典小说相比,【金瓶梅】在性描写的直接和频率上都远超寻常。
然而,仅仅因为性描写就将其视为“淫书”是片面的。现代研究普遍认为,作者之所以进行这些描写,除了可能迎合部分读者口味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西门庆及其妻妾糜烂生活的展示,深刻揭示晚明社会的道德沦丧、人欲横流以及政治腐败如何侵蚀个人和家庭。书中的性描写往往与人物的堕落、权力的滥用、金钱的腐蚀紧密相连,是作者批判社会、揭示人性的一个重要手法。
此外,书中对官场勾结、贿赂、司法不公、贫富差距、商人逐利等方面的描绘也异常真实和尖锐,触及了社会的阴暗面。这种毫不留情、近乎纪实性的描写风格,也是其争议性的一部分,因为它打破了传统小说中非黑即白、惩恶扬善的简单模式,展现了一个复杂、肮脏却又异常生动的现实世界。
它“是如何组织”的?—— 结构与篇幅
【金瓶梅】通常分为100回(或称章回)。这种结构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典型形式。每一回都有一个概括性的标题,概括本回的主要内容。回与回之间通过情节自然衔接,但有时也呈现出相对独立、自成一体的特点。
小说的叙事方式是多角度、多线索并行的。它不像《水浒传》那样以单个英雄人物的经历串联,也不像《红楼梦》那样有清晰的主线和人物成长。它更像是一幅巨大的、由无数细节拼成的社会生活长卷,作者在不同的时间、地点、人物之间切换,展现西门庆家庭及其外部世界的方方面面。
书中融合了大量的诗词、曲赋、谚语、歇后语,以及当时的俗语、方言。这些文学形式不仅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性,也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作者尤为擅长细节描写,无论是人物的服饰、饮食、起居,还是环境、器物的描绘,都极其生动具体,为读者构建了一个立体感极强的晚明世界。
它“在哪里可以读到”?—— 现代获取途径
在当代社会,【金瓶梅】作为一部重要的文学经典,已经解除了历史上的严格查禁,拥有了合法的出版和流通渠道。您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获取和阅读:
- 实体书店或网店: 国内外许多出版社都出版了【金瓶梅】的简体或繁体版本。选择时,建议优先选择有权威校订和详细注释的版本,以帮助理解书中的典故、方言和背景知识。
- 图书馆: 各级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通常都收藏有【金瓶梅】的各种版本,包括一些研究性的善本影印本。
- 电子书平台: 一些合法的电子书销售平台或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库提供了【金瓶梅】的电子版。
- 学术研究机构: 对于研究者而言,一些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可能存有更早期、更具研究价值的版本(如珍贵的钞本或刻本影印件)。
重要提示: 需要注意的是,历史上【金瓶梅】有过多个版本流传,其中一些版本(如“张评本”)在清朝时期为了避讳或迎合特定口味,对原文进行了一些修改、删减甚至增补。目前学界普遍认为“词话本”是最接近原貌的版本,但其中也有一些讹误。因此,选择阅读版本时,了解不同版本的源流和特点是很重要的。
它“有多少个版本”?—— 文本的流传与变异
【金瓶梅】在流传过程中形成了多个不同的版本体系,这主要是由于早期是以手抄本流传,后来又有不同的刻印活动,期间经历了多次的增删和修改,尤其是在查禁时期为了规避风险进行的改动。
目前,学界公认的【金瓶梅】主要有两大版本系统:
- 《金瓶梅词话》本(简称“词话本”): 这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版本,成书于明万历年间,最早的刻本是万历丁巳(1617年)东吴弄珠客序的刻本。这个版本保留了较多口语化和说唱文学的特点,内容也相对完整和原始,被认为是研究【金瓶梅】文本的底本。
- 张竹坡批评《金瓶梅》本(简称“张评本”): 这是清朝康熙年间由张竹坡作评并刻印的版本。张竹坡在校订原文的基础上,对小说进行了详细的评点。这个版本在清代流传最广,但它在原文上进行了一些删改和调整,有些地方与“词话本”有较大差异,尤其是在性描写等方面,张评本往往删去了部分原文。
除了这两大系统,历史上还出现过其他一些修改本、洁本(删去性描写)等。现代出版社出版的版本,大多以“词话本”为基础进行校订和标点,同时参考其他版本进行互校。因此,“有多少个版本”难以精确计算,但主要的文本源流是清晰的。
历史上的“价值几何”?—— 古籍版本与市场
从收藏和研究的角度看,【金瓶梅】早期古籍版本的价值非常高昂。这里的“价值”不仅仅指市场价格,更指其作为文物和文献的历史、文化、学术价值。
- **《金瓶梅词话》的早期刻本:** 存世极少,被视为国宝级文物。如万历丁巳本的真本,目前全球只有极少数图书馆或机构拥有。一旦出现在拍卖市场,其价格将是天文数字,且往往是国家级博物馆争相收藏的对象。它们的价值在于提供了最接近原貌的文本,是研究【金瓶梅】创作和早期流传的关键。
- **早期的手抄本或较早的刻本:** 尽管不如万历丁巳本珍稀,但任何明清时期的【金瓶梅】钞本或刻本,只要存世稀少,且具备一定的版本价值(如能反映文本变迁、上有重要批注等),都会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学术价值。
- **清代的张评本等:** 虽然数量相对较多,但如果是早期的精刻本、名家旧藏本,或带有特殊批注的版本,同样具有一定的收藏和研究价值,市场价格也会高于普通再版本。
对于普通读者而言,现代出版的校订本价格通常几十到几百元不等,其价值主要在于内容的阅读和研究,而非版本本身的文物价值。
它“如何被看待”?—— 历史上的评价与查禁
【金瓶梅】的历史评价经历了复杂而曲折的过程。
- **明末清初:** 刚出现时即因其大胆的描写和对社会黑暗面的揭露而引起关注。一方面,文人雅士私下传阅,对其艺术成就(如对世情的描绘、人物刻画)有所肯定;另一方面,也因为内容尺度而遭到卫道士的批判。
- **清代:** 成为官方重点查禁的对象,多次被列为禁书。顺治、康熙、雍正、乾隆等朝代都有查禁【金瓶梅】的记录。尽管如此,该书仍在民间和文人圈内通过手抄或私刻的形式秘密流传。张竹坡的评点本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该书的传播,但也带有一定的道德说教色彩。
- **近代以来:** 随着中国文学研究的现代化,【金瓶梅】的文学和历史价值逐渐得到重新认识。学者们开始摆脱简单的道德判断,深入研究其艺术成就、社会意义、语言特点、版本源流等。鲁迅等文学史家都给予了其高度评价,认为它是“撮合《水浒传》中武松世家”的,“暴露文学”的开端,具有重要的社会批判意义。
- **当代:** 【金瓶梅】已被视为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作品之一,是研究明代社会、文化、风俗的重要文献。虽然其内容尺度依然让一些读者感到不适,但在学术研究和文学评价领域,它已经获得了应有的地位。
可以说,从早期的私下传阅与公开批判并存,到被官方长期查禁,再到近代以来的重新评价和学术研究,【金瓶梅】的命运反映了社会价值观和文学观念的变迁。
现代读者“如何理解”?—— 阅读建议
对于现代读者来说,阅读【金瓶梅】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比如古代白话文的阅读障碍、书中大量的典故和方言、以及对其内容的心理接受度。
以下是一些阅读建议:
- 选择好的版本: 优先选择经过专业校订、有详细注释和白话文对译(如果需要)的版本。注释可以帮助您理解历史背景、风俗习惯、词语含义等。
- 理解其时代背景: 阅读时要将小说置于晚明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理解当时的社会结构、道德观念、官场习气、商业环境,有助于您更深入地理解书中人物的行为动机和故事情节。
- 超越表层内容: 不要只关注书中的情色描写。试着去理解作者通过这些描写想要表达什么,它们如何服务于对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塑造,以及对社会病态的揭示。将情色描写视为构成那个时代生活真实性的一部分,而非孤立的存在。
- 关注细节描绘: 【金瓶梅】最杰出的成就之一在于其惊人的细节描写。无论是人物的服饰、食物、居室布置,还是宴饮场面、待客礼仪,都生动具体。通过这些细节,您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物质生活和社会风貌。
- 将其视为“社会全景画”: 将小说视为一幅关于晚明市井社会的风俗画。关注作者对各类人物群像的刻画、对社会各阶层交往的描绘,以及对家庭生活、官场运作、商业交易等方面的展现。
- 可以借助研究资料: 如果对某个方面特别感兴趣,可以查阅一些关于【金瓶梅】的研究著作或论文,它们能提供更专业的分析和解读。
总之,带着开放的心态,将其视为一部严肃的文学作品和历史文献来阅读,才能真正领略到【金瓶梅】的深刻与伟大之处。
【金瓶梅】是一部复杂、丰富、充满争议但文学价值极高的作品。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晚明社会的病态,也照出了复杂多变的人性。希望通过以上问答形式的介绍,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部古典名著,并激发您深入阅读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