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贼王】及其【未删减】版本?
当提到【贼王】并在其后加上【未删减】时,通常指向的是一部在香港电影黄金时代后期,因其纪实风格和对犯罪细节的深入刻画而备受关注的影片。这部影片通常指的是1995年由李修贤执导,任达华、关秀媚等主演的香港电影《贼王》。它并非一部虚构的传奇故事,而是改编自香港历史上一起轰动一时的真实罪案——“新贼王”叶继欢的犯罪经历。
而“未删减”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意味着电影保留了原始拍摄完成后的完整版本,没有因为审查、分级、市场需求或其他原因而被剪去任何片段。这意味着观众能够看到导演和剪辑师最初希望呈现的所有内容,包括那些可能因为暴力、血腥、语言或其他敏感元素而在公映版本中被移除或缩短的场景。
简单来说,【贼王未删减】指的是1995年电影《贼王》的原始、未经任何审查或商业删改的版本。
电影《贼王》指的是哪部作品?
特指1995年由无限电影制作有限公司出品,李修贤担任导演和主演,任达华主演叶继欢角色的那部电影。该片以其凌厉的剪辑、写实的暴力场面和对警方办案过程的细致描绘而闻名,是港式警匪片中的一个重要代表。影片聚焦于叶继欢从一个普通偷渡客到悍匪头目的轨迹,以及香港警方对其的追捕过程。
“未删减”意味着什么?
在一个具体的电影版本中,“未删减”通常表示:
- 保留了所有原始拍摄的场景: 包括那些可能因为内容过于暴力、血腥、色情、涉及敏感政治或社会议题而被审查机构要求删除的片段。
- 没有为不同国家/地区分级制度而修改: 很多电影会为了获得更低的评级(如香港的IIB级而非III级,或美国的R级而非NC-17级)而在暴力或裸露程度等方面进行删减。未删减版则通常是按最高评级或不考虑评级限制来呈现。
- 未因商业放映时长而缩短: 有时电影会为了院线排片效率而剪去一些并非剧情主干的次要场景,未删减版则会包含这些内容。
- 通常是导演剪辑版或最原始的版本: 在某些情况下,它可能等同于“导演剪辑版”,尽管并非所有未删减版都由导演亲自重新剪辑,但意在恢复最接近原始创作意图的版本。
对于《贼王》这部影片而言,“未删减”主要指向的是保留了比公映版本更直接、更残酷的暴力和血腥场面。
【未删减】版本到底删改了哪些内容?
讨论《贼王》的【未删减】版本具体删改了哪些内容,需要参考当年香港电影的分级制度以及影片的风格。1995年《贼王》上映时,香港已有明确的三级片制度。虽然《贼王》并未被评为三级片,但其写实的暴力风格使得一些过于露骨或残酷的镜头在公映版本中被缩短或移除,以符合二级或更高二级半(类似后来的IIB/III边缘)的评级要求。
具体的删减片段描述
根据当年的观看经验和影迷讨论,未删减版本可能保留了以下类型的更详细或更长时间的镜头:
- 枪战场面的更多细节: 例如,子弹击中人体的特写、中弹者痛苦的表情和倒地过程可能更长或更直接。
- 暴力行为的残酷性展现: 影片中叶继欢等悍匪实施暴力、抢劫甚至对待人质时,未删减版可能会包含更少模糊处理、更长时间或更直观的画面。例如,洗劫金店时砸碎玻璃、殴打店员的场面可能会更显暴力。
- 血腥画面的停留时长: 受伤或死亡角色的血迹、伤口等画面,在公映版中可能一闪而过或被快速剪切,而在未删减版中可能会有更长的停留时间,增强视觉冲击力。
- 部分对话或情节: 虽然《贼王》的删减主要集中在视觉暴力上,但也存在少量因可能被认为过于粗俗或敏感而调整的对话。
这些删减往往不是大段落的移除,而是针对特定镜头的缩短、加快剪辑速度或画面裁切。因此,未删减版本与公映版本在片长上可能只有几分钟的差异,但观影感受上的冲击力会强很多。
删减导致的差异
公映版本的删减,使得影片在某些极具冲击力的瞬间有所弱化。虽然主线剧情和人物关系不受太大影响,但未删减版本通过保留这些更直接的暴力画面,更能凸显:
- 悍匪的残暴程度和犯罪的疯狂性。
- 警匪对决的残酷和生命的脆弱。
- 整个犯罪过程的紧张和令人不安的氛围。
对于追求影片原始面貌和最大程度写实感的观众来说,未删减版本提供了更接近创作者最初意图的体验。
为什么会有【未删减】和删减版本?
一部电影存在未删减和删减版本,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尤其是在涉及暴力、性、政治等敏感内容的影片中,这几乎是常态。
审查制度或分级考量
这是最常见的原因。世界各地都有电影审查或分级制度,旨在规范电影内容,保护特定年龄段的观众。为了获得在特定地区上映的许可或争取到更低的、更容易进入市场的评级,电影制片方往往需要根据审查机构的要求对影片进行修改。例如,在香港,如果一部影片的暴力或性内容超过一定程度,就会被评为III级,这限制了观影人群(18岁及以上),对票房有较大影响。为了规避这种情况,《贼王》这类影片可能需要在暴力场面等方面进行自我审查或按要求修改,以争取二级或二级半评级。
不同市场的发行需求
即使没有严格的审查,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文化背景、观众接受度也不同。同一部电影在A国可能因其文化习俗而需要调整,在B国则无需。同时,为了在特定发行渠道(如电视播放、航班播放)播出,影片也可能需要进行额外的剪辑以符合播放规定或时长限制。
制片方或发行方的商业决策
有时,即使不完全是审查要求,制片方或发行方也会出于商业考虑进行剪辑。例如,认为某个场景会引起争议、担心影响合家欢观众、或者仅仅是为了加快影片节奏。
因此,《贼王》的未删减版本通常指的是在这些外部因素干预之前的原始版本,而公映版本则是为了满足特定市场或制度要求而修改后的版本。
如何识别和获取【未删减】版本?
识别和获取一部老电影的未删减版本,在今天可能需要一些历史资料和渠道。对于《贼王》而言,识别主要依赖于版本信息和观影体验,而获取则更多是追溯历史发行的载体。
通过片长或特定画面判断
判断一个版本是否为未删减,最直观的方式之一是对比片长。未删减版本通常会比普通公映版本稍长。对于《贼王》,标准的公映版本片长大约在90分钟左右,而传说中的未删减版本可能会多出几分钟。然而,仅仅依靠片长有时不够准确,因为不同版本可能只是剪辑方式、片头片尾处理不同。
更可靠的方式是寻找特定的删减画面。如果能够找到关于《贼王》具体删减片段的详细描述(例如,某个特定枪击场景的特写、某个暴力动作的完整过程),就可以通过播放影片并在相应时间点进行比对,来确认当前版本是否包含这些内容。
历史上的发行渠道
要寻找真正的未删减版本,往往需要追溯影片当年的原始发行载体。在VCD和早期DVD时代,不同国家或地区发行的版本差异较大,有时会有意外保留原始内容的版本。
- LaserDisc(LD)或早期VHS: 在DVD普及之前,LD或一些早期发行的VHS版本有时会保留更原始的电影内容,因为当时的审查和标准化要求可能不如后来严格。
- 特定地区或厂牌发行的DVD/Blu-ray: 一些专门以“未删减”、“完整版”或“导演剪辑版”为卖点发行的DVD或Blu-ray(如果存在的话),可能会包含更多的内容。但这需要核实其是否真的包含了传闻中的删减片段,而非仅仅是噱头。
- 某些电影资料馆或收藏: 极为原始的拷贝可能保存在电影公司的片库、电影资料馆或资深电影收藏家手中。
需要强调的是,查找老电影的特定版本信息,往往需要在电影爱好者社区、专业的电影论坛或影碟数据库(如IMDb、豆瓣电影的不同版本信息讨论区)中查阅资料,并小心辨别信息的真伪。同时,务必通过合法渠道获取电影资源。
【未删减】版本的价值或差异有多大?
未删减版本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可能只是感官刺激上略有提升,但对于电影爱好者、研究者或收藏家而言,其价值和差异体现在多个层面。
对剧情或角色的影响程度
就《贼王》而言,未删减的片段主要集中在暴力表现上,它们通常不会根本性地改变主线剧情或人物的最终命运。叶继欢依然是那个悍匪,警方依然在追捕。然而,保留了更直接、更完整的暴力场景,能更深刻地传达出犯罪行为的残忍性,从而影响观众对影片氛围、角色(特别是悍匪)性格以及警匪较量残酷程度的认知。它增强了影片的写实风格和冲击力,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到那个年代香港治安面临的严峻挑战。
收藏价值或纯粹性
对于收藏家来说,未删减版本代表着影片的“纯粹性”或“原始面貌”,具有更高的收藏价值。它不仅仅是一个观影介质,更是记录了影片创作、发行以及审查历史的文物。能够拥有一部经典影片的最原始版本,是很多影迷的追求。
此外,研究电影审查史或特定时期电影风格的学者,也会寻求未删减版本作为研究素材,以便分析审查制度对电影内容的影响。
总的来说,未删减版本的差异体现在细节的呈现和观影体验的完整性上,它让观众更接近创作者最初想表达的意图,尤其是在展现影片核心主题(如暴力、犯罪现实)方面。这种差异可能不像“导演剪辑版”那样带来新的情节或不同的结局,但它对于理解影片风格和时代背景具有重要的补充作用。
总结
围绕【贼王未删减】的讨论,实际上是关于1995年香港电影《贼王》的一个特定版本。这个版本因保留了公映版中被删减的、主要是涉及暴力和血腥的片段而受到关注。这些删减通常是为了符合当时的电影审查或分级制度要求,以便影片能够在更广泛的渠道上映。尽管未删减版本与公映版本在片长上差异不大,但其在视觉冲击力和写实感上的增强,使得影片对犯罪残酷性的呈现更为彻底。对于电影爱好者和收藏家而言,追溯和识别这一版本,不仅是为了获得更完整的观影体验,也是对香港电影黄金时代及其审查发行历史的一种回溯。寻找和判断未删减版本,通常需要查阅历史资料、比对片长以及寻找关于具体删减片段的描述,并通过合法渠道获取可能的历史发行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