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不是自己的菜和讨厌的意外契合漫画】这一体验的本质

漫画作为一种丰富的叙事媒介,拥有各种各样的类型、主题和表现手法。每个读者通常都有自己偏好的“菜”——可能是热血冒险、轻松日常、悬疑推理、浪漫爱情、或是硬核科幻等等。然而,漫画阅读中最令人惊喜的一种体验,莫过于你拿起一本按照自己既往偏好本应“不是自己的菜”,甚至因为某种原因(比如对题材的刻板印象、对画风的不感冒、或是曾经踩雷的类似作品)而预期可能会“讨厌”的作品,结果却发现它竟然“意外契合”,让你读得津津有味,甚至成为新的心头好。

这种体验并非罕见,它挑战了我们固有的阅读舒适区,拓展了视野,也证明了优秀的作品其魅力可以跨越题材的壁垒。但这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我们又该如何去认识和发现这类作品呢?

【是什么】定义“意外契合”的漫画?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不是自己的菜”和“意外契合”在这里具体指代什么。

何谓“不是自己的菜”?

“不是自己的菜”通常是指与你长期以来习惯或喜欢的漫画类型、题材、故事情节模式、人物设定风格、甚至是绘画风格等存在显著差异的作品。
例如:

  • 你平时只看少年Jump式的热血升级打怪,那么一部纯粹的日常系或专注于角色心理描写的作品可能就“不是你的菜”。
  • 你偏爱细腻写实的画风和严谨的剧情逻辑,那么一部Q版可爱画风、情节跳跃带有荒诞风格的作品可能就“不是你的菜”。
  • 你对某一特定题材,比如恐怖、机甲、特定历史时期故事等,缺乏兴趣甚至有些抵触,那么这类作品自然也被你划入“不是自己的菜”的范畴。

这是一种基于个人阅读历史和偏好的初步判断。

何谓“讨厌的意外契合”?

“讨厌的意外契合”则是在这种初步判断的基础上,你甚至对作品抱有负面预期,比如:

  • 听说是某个你不喜欢的作者的作品。
  • 题材是你曾经踩过雷的类型,导致你有先入为主的厌恶。
  • 初看画风或简介感觉非常老套或无聊。
  • 周围的讨论让你觉得可能会是烂俗剧情。

然而,当你真正开始阅读后,作品的某个或多个方面却超出了你的负面预期,并且成功地吸引了你。这种吸引不是勉强的接受,而是发自内心的兴趣和享受。它可能体现在:

  • 故事情节:原以为的套路剧情突然出现意想不到的反转或深度。
  • 人物塑造:角色远比表面看起来复杂、立体、或具有独特的魅力。
  • 主题探讨:作品通过特定题材的外壳,探讨了普适的、引人深思的议题。
  • 情感共鸣:虽然背景设定远离你的生活,但在人物情感或经历上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 艺术表现:画风虽然不是你习惯的,但其分镜、构图、气氛营造等方面非常出色。
  • 节奏把握:叙事节奏出人意料地引人入胜,让你停不下来。

简单来说,就是作品用它内在的品质成功地征服了你,打破了你基于外在或先入为主印象形成的壁垒。

这类漫画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虽然它们题材各异,但能够促成这种“意外契合”的作品往往具有一些共同的内在特质,这些特质超越了其所属的常规分类:

  • 扎实的叙事功底:无论什么题材,故事讲得好是基础。能够引人入胜、层层推进、设置悬念或伏笔。
  • 深刻或独特的人物塑造:角色不是标签化的,他们有自己的动机、成长弧光、矛盾或令人玩味之处,能够让读者产生好奇或共情。
  • 超出预期的主题深度:许多看似简单的题材,优秀的作品会借此探讨人性、社会、成长、梦想等更深层次的话题。
  • 高超的表现技巧:这包括分镜的节奏感、画面的表现力、气氛的营造、伏笔的设计与回收等,这些“技法”上的精良能极大地提升阅读体验,即使题材不感冒。
  • 真诚的情感流露:无论是搞笑、热血还是悲伤,作品传递的情感是真诚的、不矫揉造作的,这能触动人心。

正是这些内在的高品质,使得作品能够穿透读者对特定题材或风格的成见,直接触达其内心。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意外契合”?

这种奇妙的阅读体验并非偶然,其背后有多种原因:

为何会尝试那些预期会讨厌的作品?

这本身就是发生“意外”的前提。为什么我们要去碰那些看起来“不是自己的菜”甚至可能“讨厌”的漫画?

  1. 强大的推荐源:一个你非常信任的朋友、评论家或社区强烈推荐,让你愿意放下偏见试一试。
  2. 好奇心驱动:作品获得了广泛好评、引发了热烈讨论,或者其某个猎奇、反常的设定激发了你的好奇心,想看看它到底是怎么回事。
  3. 寻求突破舒适区:有时候读者会主动尝试不同类型,希望能发现新的乐趣。
  4. 偶然的机会:随便翻翻、被封面或某个片段吸引,或者是在某个推荐列表中随意点开。
  5. 对作者的信任:即使新作品的题材不是你的菜,但出于对该作者过往作品的喜爱和信任而愿意尝试。

“意外契合”的内在机制?

一旦开始阅读,作品如何完成从“不是我的菜”到“意外契合”的转变?

  • 打破刻板印象:作品成功地展现了该题材不同于你固有认知的一面。比如原以为无脑热血的作品,却有着细腻的情感描写;原以为枯燥的历史题材,却聚焦于动人的人物命运。
  • 普适性主题的吸引:作品虽然设定特殊,但其探讨的主题(如成长、友情、勇气、孤独、人性善恶)是普适的,能够引起任何读者的共鸣。
  • 角色的魅力:一个塑造得极其成功的角色,其个人魅力或经历足以让你忽视甚至爱上作品的题材背景。你追番不是为了题材,而是为了“ta”。
  • 出色的执行力:即使是最俗套的设定,如果执行得异常精良,也能化腐朽为神奇。顶级的作画、流畅的分镜、精准的叙事节奏,都能让作品焕发光彩。
  • 延迟满足与反转:有些作品开篇平平,甚至显得有些老套或沉闷,但随着剧情的推进,逐渐展现出其独到之处、惊人的深度或意想不到的反转,让你之前的负面预期被彻底颠覆。
  • 情感的积累: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一点一滴地构建情感联系,可能是一份坚持、一份羁绊、一次牺牲,这些累积的情感力量足以让你对作品产生依恋。

比如,你可能原本对体育题材完全不感兴趣,认为无非是训练比赛的老套路。但你偶然读了一部聚焦于团队成员之间微妙关系、个人如何在团队中找到自我价值、以及面对挫折时内心挣扎的体育漫画。虽然你依然不懂比赛规则,但你被角色间的友情和他们在困难面前展现的坚韧深深打动。此刻,体育比赛本身已退居次要,你真正“契合”的是作品所传达的人性光辉和情感共鸣。

这种契合往往发生在作品的“骨”与读者内心的“核”相连接时,而非仅仅停留在题材的“皮”。

【在哪里】可以发现和讨论这类漫画?

这类“意外之喜”的漫画并非无迹可寻,它们常常隐藏在各种推荐和讨论之中。

发现这类作品的途径?

  • 朋友的个性化推荐:这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因为了解你的人能更准确地判断出哪些作品可能“超出你的预期地适合你”。
  • 专业评论和深度解析:一些高质量的漫画评论和文章,不仅仅介绍剧情,还会分析作品的优点、主题深度、艺术手法等,这有助于你看到题材表层之下的价值。
  • 特定主题或奖项列表:关注一些不以“类型”为主要分类,而是以“年度佳作”、“编辑推荐”、“主题探讨深刻”等为标准的榜单或奖项。
  • 社区的“非典型推荐”串:在漫画论坛、社交媒体小组等地方,经常会有类似“有没有不是你喜欢的类型但却让你惊艳的漫画?”、“那些被名字/画风耽误的好作品”等讨论串,这里往往藏着大量宝藏。
  • 算法推荐的“意外惊喜”:虽然算法推荐有时会把你固定在舒适区,但偶尔也会基于你阅读过的某部作品的深层标签,推荐出你意想不到但可能合你胃口的漫画。
  • 逛书店或漫画平台时的“随缘”:偶尔放弃目标性,根据封面、书名或简介的直觉去翻看几页,可能会有意外发现。

社区讨论的重要性?

发现后,与他人讨论这种“意外契合”的体验本身也是一种乐趣:

  • 验证感受:发现有其他人也有同样的感受(原本不看好但后来喜欢),会让你觉得不是自己一个人“奇怪”。
  • 深入理解:通过与他人的交流,你可能会了解到作品更多隐藏的细节、创作背景或不同的解读角度,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 互相安利:分享自己“意外契合”的作品,也能帮助其他人发现他们的潜在心头好。
  • 共同探讨“为什么”:分析作品为何能打破壁垒,究竟是哪些特质让它与众不同。

【有多少】这种“意外契合”的可能性?需要读多少才能判断?

这种“意外契合”的经历普遍吗?有多少这样的漫画存在?又需要付出多少阅读时间来验证这种可能性呢?

这种经历普遍吗?

是的,这种体验对于很多资深读者来说是相当普遍的,甚至可以说是漫画阅读魅力的一部分。随着阅读量的增加,读者会越来越倾向于从更多元化的角度去评价作品,也更有可能发现那些“隐藏”的优点,从而产生“意外契合”的体验。

有多少这样的漫画存在?

具体数量无法统计,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类作品的数量非常庞大。任何题材中都可能诞生超越类型限制的优秀作品。很多今天被广泛赞誉、拥有跨界影响力的漫画,在其诞生的年代或初露头角时,可能都曾被一部分读者因其题材或画风而忽视或低估。这提醒我们,不应轻易地以偏概全,好作品无处不在。

需要读多久才能判断是否“意外契合”?

这是一个因作品和个人而异的问题。

  • 有些作品可能在前几页或第一章就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或惊艳之处,立刻抓住你的注意力。
  • 有些作品属于慢热型,需要一定的篇幅来铺垫世界观、建立角色关系、或是逐渐展现主题深度。可能需要读完一个单元故事、一卷单行本,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真正体会到它的好。

对于预期会“讨厌”的作品,建议至少给自己一个“最低尝试量”。这个量可以根据作品的类型和口碑来定,比如对于章节较短的作品,可以尝试阅读3-5章;对于单行本的作品,可以尝试读完第一卷。如果在度过这个尝试期后,你依然完全无法投入或感到枯燥,那么它可能真的不是你的菜。但如果期间出现了哪怕一丝好奇或兴趣,都值得继续读下去,因为“意外契合”往往就萌芽于这些微小的兴趣点中。

重要的是保持一份耐心和开放。不要因为开头不合预期就立刻放弃,但也无需强迫自己硬啃实在无法接受的作品。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尝试和发现的过程。

【如何】发现和对待这种“意外契合”的漫画?

既然这种体验如此美妙,我们该如何更有意识地去发现它们,并以合适的心态去阅读呢?

如何识别潜在的“意外之选”?

虽然无法百分百确定,但有一些迹象可以帮助你识别那些可能带来惊喜的作品:

  • 口碑中的关键词:注意评论中是否频繁出现“超出预期”、“原本以为是XXX但其实是XXX”、“不要被名字/画风骗了”、“看了就停不下来”、“虽然是XXX题材但非常深刻”等关键词。
  • 推荐人的描述:如果推荐人特别强调“我知道这可能不是你的菜,但它真的很不一样”、“请务必坚持看到第X话”、“这个作者虽然画风独特但故事超棒”,那么这很可能就是一部潜在的意外之选。
  • 获奖或被专业人士肯定:获得一些注重作品艺术性、叙事深度或创新性的奖项(而非仅仅是销量或人气奖)的作品,往往具有跨越题材界限的品质。
  • 引起争议但并非低俗:某些作品可能因为其题材或表现方式引起一定争议,但这争议并非源于低俗或浅薄,而是因为它触及了复杂或敏感的议题,这类作品往往具有更深层次的思考价值。

以开放心态阅读的重要性?

这是促成“意外契合”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 放下偏见:阅读前尽量不要被题材标签、画风、甚至负面传闻完全限制。给自己一个空白的心态,像第一次接触这种类型的作品一样。
  • 专注于故事本身:尝试将注意力集中在叙事、人物对话、情节发展上,而不是不断与自己习惯的“菜”进行比较。
  • 给作品时间:理解有些作品需要铺垫。不要因为开篇不合心意就立刻盖棺定论。
  • 允许自己的喜好被挑战或改变:接受有可能你对某个题材的看法会被一部优秀的作品所改变,这是一种成长的体验。

漫画本身如何吸引预期抗拒的读者?

这是考验漫画家功力的部分。优秀的作品会通过以下方式尽快抓住读者:

  • 设置强有力的开篇:即使题材不吸引人,但一个悬念迭起、情感爆发、或设定新颖的开篇,也能激发读者的好奇心。
  • 快速引入核心魅力点:比如一个极具魅力的主角或配角、一个出人意料的设定反转、一个引人入胜的冲突。
  • 用普适的情感打动人:无论是什么背景故事,如果能通过角色传达出读者都能理解和共鸣的情感,就能打破隔阂。
  • 精湛的作画和分镜:视觉上的冲击力和流畅的阅读体验,即使内容暂时不感冒,也能让读者愿意继续翻页。

结语

“虽然不是自己的菜和讨厌的意外契合漫画”的体验,是漫画阅读旅程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提醒我们,真正的杰作能够超越题材和风格的界限,用其内在的力量打动不同偏好的读者。拥抱这种不确定性,以开放的心态去探索,你将会发现比你想象中更广阔、更精彩的漫画世界。每一次的“意外契合”,都是一次对固有认知的挑战,一次对新乐趣的发现,也是一次与优秀作品不期而遇的美好邂逅。


虽然不是自己的菜和讨厌的意外契合漫画

By admin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