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范冰冰参演的影片《苹果》:是什么?为什么?哪里?如何?
提到范冰冰主演的一部备受关注且带有争议的电影,许多人会直接想到它的中文片名中的那个字——“苹果”。这部电影的正式名称是《苹果》,由中国导演李玉执导,范冰冰、佟大为、梁家辉、金燕玲主演。该片于2007年上映,因其大胆的题材和对社会现实的触及而引发广泛讨论,尤其在中国的上映过程极为曲折。
这部电影到底是什么?
《苹果》是一部聚焦于中国当代都市生活的社会现实题材影片。它通过讲述一个年轻洗脚妹的经历,探讨了城市化进程中边缘人群的生存状态、道德困境、贫富差距以及人性的复杂性。
- 正式片名: 《苹果》(英文片名:Lost in Beijing)。中文片名“苹果”是影片中范冰冰饰演的女主角的名字——刘苹果。
- 影片类型: 社会剧情片、现实主义题材。
- 故事梗概: 影片围绕在北京工作的洗脚妹刘苹果(范冰冰饰)和她擦玻璃的丈夫安坤(佟大为饰)展开。苹果在一家洗脚城工作,老板林东(梁家辉饰)是个成功的商人。一个雨夜,林东在醉酒状态下侵犯了苹果。安坤得知真相后,没有选择报警,而是试图通过敲诈林东来获取金钱。故事随后演变成两个家庭之间复杂而扭曲的关系,其中包含了性、金钱、道德、阶级等多个层面的冲突。林东的妻子(金燕玲饰)也卷入这场漩涡,使得人物关系和情节发展更加复杂。
- 范冰冰的角色: 范冰冰在片中饰演女主角刘苹果。这是一个来自外地的年轻打工妹,她勤恳但命运多舛。这个角色对于范冰冰而言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她不仅首次在大银幕上挑战了尺度较大的表演,更重要的是,她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在困境中挣扎、展现出复杂情感和人性的底层女性形象,这与她以往在大众视线中光鲜亮丽的形象大相径庭。
为什么《苹果》会引发如此大的关注与争议?
《苹果》的争议主要源于其敏感的题材内容以及在中国内地的审查经历。
- 大胆且敏感的内容: 影片直面了强奸、性交易、敲诈、婚外情等当时中国电影中非常罕见的、具有冲击性的议题。特别是片中涉及的性侵犯和后续人物关系的处理方式,挑战了传统的道德观念和社会禁忌。
- 对社会阴暗面的揭示: 影片不回避地展现了城市边缘人群的生存艰难、劳工权益的缺失、权力和金钱对人性的腐蚀以及人际关系的异化。这种相对灰暗和尖锐的社会批判视角,使得影片的调性显得沉重而具有冲击力。
- 中国的审查与禁映: 这是《苹果》引起巨大关注的“为什么”中最核心的部分。影片因被认为含有“色情”内容以及“损害中国社会形象”而遭遇了严格的审查。影片最初的版本未能通过审查,导演和制片方被迫进行多次修改和删减。尽管修改后获得上映许可,但上映后不久又因“未经批准参加国际电影节”、“擅自修改片名”、“扩大宣传”等原因被暂停上映,并被处以行政处罚。导演李玉和制片人方励也被禁止拍片两年。这一系列事件本身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文化事件。
- 范冰冰的突破性表演: 范冰冰愿意出演这样一个角色,并奉献出大尺度的表演,这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许多评论认为这是她转型成为实力派演员的重要一步,但也伴随着关于“为艺术献身”的讨论。
影片《苹果》在哪里上映或流传?
《苹果》的上映和流传途径因其审查问题而呈现出“墙内开花墙外香”以及版本差异的特点。
- 国际电影节: 影片的首次公开亮相是在国际知名的电影节上,例如2007年的柏林国际电影节,并在那里入围了主竞赛单元。这使得影片在国际上获得了早期的关注和认可。
- 国际市场: 影片的“完整版”(或接近完整版)主要在海外市场发行和放映。国际观众和评论家看到的版本通常包含了在中国内地被删减的敏感内容。
-
中国内地:
- 影片经过大幅删减后,于2007年底曾短暂在内地上映。这个版本比国际版少了约10分钟的内容,特别是性爱场面被剪掉了大部分或做了模糊处理。
- 即使是这个删减版,也因为前述原因很快被叫停。
- 之后,坊间流传的未删减或相对完整的版本,大多是通过非官方渠道在网络上流传,这进一步加剧了影片的神秘感和讨论度。
- DVD/蓝光: 在海外,影片发行了DVD和蓝光版本,这些版本通常是未经删减的国际版。
这部电影带来了多少影响或付出了多少代价?
《苹果》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对影片本身的,也有对主创人员和中国电影审查制度的。
- 对影片本身: 尽管在中国内地的院线市场表现不佳且充满波折,但《苹果》作为一部探讨敏感社会议题的影片,在华语电影史上留下了印记。它引发了关于现实主义题材创作、审查制度和电影尺度的讨论。
-
对范冰冰: 这部电影对范冰冰的演艺生涯产生了重要影响。
- 它让她有机会证明自己不仅仅是一个“花瓶”演员,而是能够驾驭复杂角色的实力派。
- 影片在国际电影节的展映,提升了范冰冰在国际影坛的知名度。
- 出演这个角色也伴随着巨大的争议和个人形象上的挑战,但从长远来看,它为她后续的演艺道路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 对导演李玉和制片人方励: 影片的审查风波给主创带来了直接的惩罚(禁止拍片),但这并未阻止他们在后续继续关注现实题材。这次经历也使得他们在中国电影圈内成为坚持独立创作和挑战审查的代表人物。
- 对中国电影审查: 《苹果》的案例成为了中国电影审查历史上一个被反复提及的典型案例,它暴露了审查标准的不确定性以及对创作自由的限制。
- 社会讨论: 影片引发了公众对于社会底层生活、道德困境、性侵犯、以及媒体对敏感话题报道尺度的讨论。
影片是如何被制作和经历审查的?
《苹果》的制作过程相对顺利,但其上映过程却充满了挑战。
- 创作与拍摄: 导演李玉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和对现实的关注,创作了这个剧本。影片的拍摄在北京进行,力图呈现出真实的城市面貌和底层生活状态。范冰冰等演员为了更贴近角色,也付出了不少努力。
- 送审过程: 影片完成后,必须按照中国电影管理的规定送审。据报道,影片的送审过程非常艰难,审查部门提出了大量的修改意见,主要集中在删除或缩减性爱、强奸等敏感情节,以及可能被解读为展现社会阴暗面的段落。
- 修改与妥协: 为了获得上映许可,制片方对影片进行了多次删改。然而,即使在获得许可后,影片的放映版本依然受到严格限制,甚至在上映期间被发现使用了未经最终批准的版本而遭到处罚。
- 海外发行: 与此同时,影片通过海外发行商,在国际市场以相对完整的版本进行销售和放映,这导致了国内外版本差异巨大的情况。
- 事后处罚: 影片被暂停上映后,相关部门对制片方和导演李玉、制片人方励进行了严厉处罚,包括罚款和禁止拍片两年。
这部电影还涉及哪些其他方面?
除了核心的争议和审查,《苹果》还在多个侧面展现了其价值和特点:
- 女性视角: 导演李玉作为女性导演,从独特的视角审视了女性在现代社会中的困境,特别是身体作为商品或受害者的议题,以及女性之间的微妙关系(如苹果与林东妻子之间的互动)。
- 影像风格: 影片采用了偏向纪实的影像风格,运用手持摄影等方式,增强了影片的现实感和代入感,使得观众更能感受到角色的不安和环境的压抑。
- 演员表演: 除了范冰冰,片中其他演员的表演也备受肯定。梁家辉饰演的油腻而自私的商人、佟大为饰演的卑微而扭曲的丈夫、金燕玲饰演的冷漠而受伤的妻子,都为影片增色不少,共同构建了一个令人唏嘘的故事。
- 配乐与氛围: 影片的配乐和声效也很好地营造了影片的氛围,时而压抑,时而冰冷,与故事的主题相得益彰。
总而言之,《苹果》是一部因其内容大胆、触及社会敏感神经以及复杂审查经历而广为人知的影片。它不仅是范冰冰演艺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中国内地电影在特定时期面临创作自由与审查挑战的一个缩影。影片本身,连同它所经历的一切,都成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