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绿山墙的安妮】电影的常见疑问解答

露西·莫德·蒙哥马利创作的经典小说《绿山墙的安妮》以其动人的故事和鲜活的人物形象,俘获了全世界读者的心。这部讲述红发孤女安妮·雪莉在爱德华王子岛绿山墙农舍中成长经历的作品,自然也吸引了无数电影和电视剧制作人的目光,被多次搬上银幕。当人们谈论“绿山墙的安妮电影”时,通常指的是这些改编作品。下面,我们将围绕大家可能好奇的一些问题,详细介绍这些电影版本。

【是什么】绿山墙的安妮电影主要指哪些作品?它们改编自哪部小说?故事主人公是谁?

当提及“绿山墙的安妮电影”,最深入人心、也最被广泛认可的,是加拿大CBC电视台在1985年制作的迷你剧《绿山墙的安妮》(Anne of Green Gables)。这部由凯文·沙利文执导并编剧的作品,以其精良的制作、对原著精神的高度还原以及演员们出色的表演而成为标杆。此外,凯文·沙利文还陆续制作了该系列的续集。

这些电影/迷你剧都改编自加拿大作家露西·莫德·蒙哥马利的同名小说系列,尤其是以第一部《绿山墙的安妮》为基础,并融入了后续几部小说的内容。

故事的主人公是安妮·雪莉(Anne Shirley),一个生性乐观、想象力丰富、能言善辩但命运多舛的红发孤儿。她本应被送往绿山墙农舍,去帮助玛丽拉·卡斯伯特和马修·卡斯伯特这对兄妹干农活,结果却因为阴差阳错被错误地送来,从此开始了她在爱德华王子岛上的新生活,并用她的个性和热情,逐渐温暖了周围的人。

【有多少】这些电影/迷你剧通常包含多少部?最知名的系列有几部?

《绿山墙的安妮》的小说系列共有八本,因此改编作品也尝试涵盖安妮不同时期的人生。然而,最广为人知、也最具影响力的电影系列是凯文·沙利文制作的这一套。它通常被认为是包括以下几部:

  1. 《绿山墙的安妮》(Anne of Green Gables,1985):这部是最初的迷你剧,主要改编自小说的第一部,讲述了安妮从11岁来到绿山墙到她进入师范学校学习的故事。
  2. 《绿山墙的安妮续集》(Anne of Green Gables: The Sequel,1987):也常被称为《安妮在亚芳里》(Anne of Avonlea),改编自小说《安妮在亚芳里》和《安妮的梦想小屋》,讲述了安妮成为教师、进入大学以及与吉尔伯特·布莱斯感情发展的故事。
  3. 《绿山墙的安妮之新的开始》(Anne of Green Gables: The Continuing Story,2000):这部续集设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故事更多是原创内容,讲述了安妮和吉尔伯特在战争背景下的经历。尽管评价不及前两部,但它延续了主要角色的故事线。
  4. 《绿山墙的安妮:新篇章》(Anne of Green Gables: A New Beginning,2008):这是一部前传,聚焦安妮童年被收养前的生活。

因此,最经典的“绿山墙的安妮电影”系列通常指的是前两部,而加上第三部则构成了一个三部曲。如果算上前传,就是四部。不过,通常大家心中最念念不忘的是由梅根·福劳斯(Megan Follows)饰演安妮的前两部作品。

除了沙利文的版本,还有其他一些电影或电视剧改编,比如更早的版本、日本动画《红发少女安妮》(世界名作剧场系列)、以及近年来的Netflix剧集《Anne with an E》等。但沙利文的80年代系列因其经典地位,常被单独拎出来讨论。

【在哪里】电影的主要故事发生地在哪里?实际拍摄地点主要在哪里?

所有《绿山墙的安妮》故事的核心发生地都是加拿大的爱德华王子岛(Prince Edward Island, PEI)。具体地点集中在岛上的虚构村庄亚芳里(Avonlea),以及最重要的建筑——绿山墙(Green Gables)农舍。小说和电影生动地描绘了岛上如画的风景:红色的土地、碧绿的草坪、盛开的野花、蜿蜒的小径和波光粼粼的海湾。爱德华王子岛本身因这部小说而闻名于世,成为世界各地的“安妮迷”心中的圣地。

至于实际拍摄地点,虽然故事设定在爱德华王子岛,但为了兼顾场景还原和拍摄条件,凯文·沙利文的系列电影主要在加拿大的安大略省(Ontario)进行拍摄。例如,位于安大略省米尔顿(Milton, Ontario)的威廉·里昂农场(Westfield Heritage Village或Westfield Pioneer Village)是绿山墙农舍及其周边环境的主要取景地。安大略省的其他历史村落和自然风光也被用于呈现亚芳里及周边地区的景色。不过,电影中确实也包含了一些在爱德华王子岛拍摄的镜头,以捕捉原著地独有的风貌和氛围,增强真实感。

【如何/怎么】这些电影是如何将原著故事呈现出来的?主要的拍摄制作方式是什么?如何选角主人公?

凯文·沙利文的《绿山墙的安妮》系列在改编原著时,采取了较为忠实于原著精神和核心情节的方式。它保留了小说中大部分经典场景和对话,成功塑造了安妮、玛丽拉、马修、黛安娜、吉尔伯特等主要人物的形象。然而,作为视觉媒介,电影也对原著的结构进行了调整,例如将一些情节进行了整合、压缩或顺序上的变动,以增强戏剧冲突和流畅性。续集中更是加入了一些原创内容,特别是第三部,这是出于剧情发展的需要。但总体来说,前两部在很大程度上还原了小说的韵味。

主要的拍摄制作方式方面,80年代的这部迷你剧投入了相对较高的预算,采用了电影化的拍摄手法。制作团队注重场景的搭建和服装的设计,力求还原19世纪末20世纪初爱德华王子岛的生活图景。摄影师巧妙地捕捉了加拿大的乡村风光,画面色调温暖、优美,极富诗意。配乐也为影片增色不少,成为了经典的一部分。这种精良的制作水准,在当时的电视电影中是相当突出的。

主人公安妮的选角过程是备受关注的一环。据导演凯文·沙利文回忆,寻找合适的安妮耗费了巨大的精力,面试了数千名年轻女孩。他们希望找到一个不仅外形符合(红发、瘦弱),更能捕捉到安妮那种充满想象力、热情、有时又略显笨拙和多愁善感的复杂气质的演员。最终,年仅17岁的梅根·福劳斯(Megan Follows)脱颖而出。她并非一开始就被所有人看好,但在试镜中,她展现出的那股独特的灵气和恰到好处的表现力,让导演和制片人相信她就是安妮。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极其成功的选择,梅根·福劳斯几乎完美地诠释了安妮这个角色,她的表演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的经典。

【为什么】为什么这些电影版本如此受欢迎并成为经典?

凯文·沙利文制作的《绿山墙的安妮》系列之所以能够成为无数人心中的经典,并获得巨大成功和广泛喜爱,原因 multifaceted:

  • 忠实而富有魅力的改编:尽管有改编,但影片抓住了原著的精髓——一个关于爱、接纳、成长和寻找归属的故事。它成功地将安妮丰富的内心世界、充满诗意的想象力以及与周围人建立深厚情感的过程呈现出来,触动了观众内心深处最柔软的情感。
  • 出色的演员阵容:以梅根·福劳斯为首的演员们贡献了教科书般的表演。梅根·福劳斯塑造的安妮形象深入人心,她既有孩童的天真烂漫,又有少女的敏感和坚韧。饰演玛丽拉的科琳·杜赫斯特(Colleen Dewhurst)和饰演马修的理查德·范斯沃斯(Richard Farnsworth)也完美地演绎了这对善良、内敛的兄妹,他们与安妮之间的情感互动是影片最感人的部分。
  • 精良的制作水准:在80年代,这部迷你剧的制作堪称一流。美丽的摄影、细致的场景设计和服装道具、以及动听的配乐,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怀旧、充满田园诗意的氛围,让观众仿佛置身于爱德华王子岛的美丽风光中。
  • 永恒的主题:故事探讨了许多超越时代的普世主题,如何面对逆境、如何被爱和给予爱、友谊的珍贵、追求梦想的勇气、以及在平凡生活中发现美。这些主题能够引起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观众的共鸣。

  • 情感的力量:影片成功地营造了强烈的情感联结。观众随着安妮的欢笑而快乐,随着她的泪水而悲伤,随着她的成长而感动。玛丽拉和马修对安妮无言的爱、安妮与黛安娜真挚的友谊、她与吉尔伯特之间从冤家到伴侣的感情线,都处理得细腻动人。

正是这些元素的完美结合,使得凯文·沙利文版本的《绿山墙的安妮》不仅仅是一部对原著的简单复述,而是一部充满艺术魅力和情感力量的经典作品,至今仍被无数观众反复观看和珍藏。

总结

总而言之,当人们讨论“绿山墙的安妮电影”时,最常指的是凯文·沙利文在1985年开始制作的迷你剧及其续集。这是一个由三至四部作品构成的系列,主要改编自露西·莫德·蒙哥马利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安妮·雪莉在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绿山墙农舍的成长故事。尽管部分拍摄在安大略省进行,但影片成功捕捉了爱德华王子岛的灵魂。凭借其忠于原著精神的改编、杰出的演员表演、高水准的制作以及对永恒主题的深入探讨,这一系列的电影成为了跨越时代的经典,深受全球观众的喜爱。


绿山墙的安妮电影

By admin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