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忌童话电影:那些颠覆认知的故事

当我们提及“童话”,脑海中浮现的常常是王子与公主、善良战胜邪恶、以及“从此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的美好结局。然而,存在着一类特殊的电影,它们披着童话的外衣,却剥离了天真烂漫,直面人性深处的阴暗、欲望、暴力和恐惧,它们就是所谓的禁忌童话电影

它们是什么?定义与特质

禁忌童话电影并非仅仅是将童话故事改编成电影,而是对传统童话叙事的彻底颠覆或回归其原始、黑暗的民间传说版本。它们通常具备以下鲜明特质:

  • 非儿童向: 明确的成人分级,内容包含血腥、暴力、性、恐怖或极端心理描写。
  • 颠覆性叙事: 打破传统的善恶二元论,角色可能复杂、扭曲、甚至道德沦丧。结局往往残酷、悲伤、模棱两可或毫无希望。
  • 回归原始黑暗: 很多民间传说在流传过程中被净化,禁忌童话电影则可能回溯到更古老、更野蛮、更具象征意义的原型。
  • 心理深度与象征意义: 它们常常利用童话的框架,探讨深层的心理恐惧、社会禁忌、性压抑、成长中的痛苦或权力结构的残酷。
  • 强烈的风格化: 视觉和听觉风格往往阴郁、怪诞、超现实或具有哥特式美学。

它们是对童话纯洁形象的一种反叛,旨在探索那些被压抑、被回避、不适合向孩童展现的人类经验和情感。

为什么要创作和观看它们?动机何在

禁忌童话电影的存在并非偶然,其背后有着复杂的创作驱动力和观众吸引力:

创作者的动机:

  • 艺术表达的自由: 脱离儿童市场的限制,电影人可以更自由地探索敏感、成人化的主题。
  • 挖掘故事原型: 很多原始童话和神话本身就充满残酷和警示意味,电影人希望回归这些更深邃、更具人类学价值的根源。
  • 反映现实与社会: 黑暗童话可以作为一种独特的寓言形式,辛辣地讽刺或反映现实世界的残酷、不公和阴暗面。
  • 挑战观众的认知: 利用观众对童话的固有认知,通过颠覆来制造冲击力和新鲜感。
  • 探索潜意识与集体无意识: 童话故事触及人类共同的心理原型,禁忌童话则深入挖掘这些原型中被压抑或恐惧的部分。

观众观看的理由:

  • 对黑暗的 fascination: 人类对禁忌、恐怖和未知有着天然的好奇心。
  • 寻求刺激与震撼: 相比温和的童话,禁忌版本提供了更强烈、更具冲击力的观影体验。
  • 智力上的挑战: 它们往往包含复杂的象征和解读空间,吸引喜欢分析和思考的观众。
  • 情感的共鸣: 尽管故事黑暗,但其中对痛苦、孤独、抗争的描绘可能与成年人的经历产生共鸣。
  • 打破传统束缚: 观看这类电影本身可能也是一种对传统、对纯洁叙事的反叛。

它们是成年人通过熟悉的故事框架,来处理恐惧、欲望、社会压力等复杂议题的一种方式。

有哪些类型与代表作品?具体案例分析

禁忌童话电影并非单一类型,它们可以在不同的风格和故事中呈现:

常见的风格或类型:

  • 黑暗奇幻/哥特式: 保留奇幻元素,但氛围阴郁,充满死亡、衰败和超自然的恐怖。(如:吉尔莫·德尔·托罗的一些作品)
  • 心理恐怖/惊悚: 利用童话的设定,制造心理层面的压抑、恐惧和不安,甚至血腥暴力。(如:现代的一些童话改编恐怖片)
  • 情色/成人动画: 以动画形式,大胆呈现情欲、暴力和超现实意象,完全脱离儿童受众。(如:某些邪典动画)
  • 现实主义寓言: 将童话元素融入现实世界背景,通过奇幻表象探讨现实社会的残酷。(如:某些东欧电影)

一些代表性的禁忌童话电影(及其禁忌之处):

《故事的故事》(Tale of Tales, 2015): 这是一部直接改编自17世纪那不勒斯童话集的作品,影片忠实地呈现了原著中怪诞、血腥和情欲的元素。其中有女王为了生子吃下海怪心脏,有国王迷恋跳蚤,有少女被毁容后重生。它毫不回避地展现了王室的荒淫、人性的贪婪与畸形的爱。

《群狼》(The Company of Wolves, 1984): 对《小红帽》的哥特式、弗洛伊德式改编。影片将小红帽的故事与青春期少女的性觉醒、对男性的恐惧与魅惑、以及狼人传说的原始象征意义结合,充满了梦魇般的意象和性暗示,完全是面向成年人的《小红帽》。

《撒旦的艳史》(Belladonna of Sadness, 1973): 这是一部日本的成人动画杰作。虽然并非直接改编自某个具体童话,但其以寓言的形式讲述了一名女性遭受压迫、被污名化、最终与撒旦(或说原始力量)结合的故事。画面极具风格化、迷幻且充满情色与暴力,是动画领域“禁忌”的代表。

《潘神的迷宫》(Pan’s Labyrinth, 2006): 虽然混合了西班牙内战的现实背景,但影片的奇幻部分充满黑暗童话的元素。精灵、迷宫、潘神、眼球怪物等形象,以及主人公奥菲利亚面临的残酷考验,都构建了一个美丽而又令人不安的梦魇世界,探讨了战争的残忍与逃避现实的幻想。

《格蕾特与汉塞尔》(Gretel & Hansel, 2020): 现代哥特恐怖风格改编。这部电影放慢了节奏,增加了心理惊悚成分,强调了饥饿、贫困的现实背景,以及女巫角色更深层、更邪恶的动机。将一个简单的儿童迷失故事变成了关于成长创伤和女性压迫的暗黑寓言。

这些电影只是冰山一角,许多国家的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都包含黑暗元素,为禁忌童话电影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如何制作与获取它们?途径与挑战

它们的制作过程有何特别?

  1. 剧本改编: 核心在于如何从原有的童话文本中提取或加入成人化的主题。这可能涉及对人物动机的重新解读,对情节走向的颠覆,以及对隐藏象征意义的放大。
  2. 视觉风格设计: 为了营造黑暗、怪诞或压抑的氛围,美术设计、服装、道具和场景布置都至关重要。它们往往远离明亮鲜艳,倾向于阴暗、破败、扭曲或超现实的风格。
  3. 音效与配乐: 声音设计在营造恐怖或不安感方面起着关键作用。不和谐的音符、令人毛骨悚然的环境音效都能增强影片的“禁忌”感。
  4. 选角与表演: 需要演员能够诠释复杂、甚至道德模糊的角色,而非简单的善恶模板。
  5. 资金与发行: 这类电影往往更具艺术性或类型片属性,资金募集可能依赖独立制片或特定类型片公司。发行渠道也相对小众。

在哪里可以观看和获取它们?

由于其非主流和成人化的特性,禁忌童话电影并不容易在传统的影院或大众流媒体平台看到。

  • 特定类型片流媒体: 一些专注于恐怖、奇幻、邪典电影的流媒体服务可能会收录这类影片。
  • 艺术电影或独立电影平台: 专门播放独立电影或艺术电影的平台是寻找它们的重要途径。
  • 影碟收藏: 很多禁忌童话电影是 cult 片或艺术片,发行商会推出蓝光或DVD,这通常是画质最好、也可能包含额外内容(如导演评论、幕后花絮)的获取方式。一些小众的影碟厂牌尤其会挖掘这类作品。
  • 电影节: 一些国际电影节、奇幻电影节、恐怖电影节是它们首映和被发现的平台。
  • 特定电影院线: 在一些大城市的艺术电影院或专门放映小众影片的影院,偶尔会有展映活动。

找到这些电影可能需要一些耐心和特定的渠道,它们往往是电影爱好者小范围讨论和分享的宝藏。

它们“禁忌”多少?程度与界限

“禁忌”的程度因电影而异,没有统一的标准。它可以体现在:

  • 暴力血腥程度: 从暗示性暴力到直观的血肉模糊。
  • 情色暴露程度: 从隐晦的性暗示到露骨的性描写。
  • 心理扭曲程度: 从角色边缘化到极端的精神变态。
  • 主题冒犯性: 挑战宗教、社会道德、家庭观念等传统禁忌。
  • 叙事绝望感: 结局的黑暗和希望的完全缺失。

一些作品可能只是在氛围上偏向阴暗,而另一些则可能在各个层面都达到极端。它们的界限通常是由各国的电影分级制度和观众接受度来约定俗成,但核心在于它们刻意打破了传统童话对儿童友好的界限

结语:成人世界的童话倒影

禁忌童话电影证明了童话不仅仅是哄孩子入睡的故事,它们更是一种强大的文化载体,能够承载人类最深层的梦想与恐惧。通过扭曲、放大和颠覆,这些电影揭示了在纯真表象之下,成人世界所必须面对的复杂、残酷和不完美。它们是暗夜中的低语,是倒影在成人世界湖面上的扭曲童话。


禁忌童话电影

By admin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