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哪部“电影封神榜”?它是什么?

当我们提到近年备受瞩目的“电影封神榜”时,通常特指由导演吴尔善执导的《封神》系列电影。这是一部基于中国古典小说《封神演义》改编的史诗级奇幻系列,计划以三部曲的形式呈现。目前,最广为人为人所知且已正式公映的是该系列的第一部:《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因此,本文将围绕这部已与观众见面的影片,来详细解答各种相关疑问。

简单来说,《封神第一部》是一部结合了历史传说、神话幻想、家族斗争与英雄成长的中国古装电影。它选取了《封神演义》原著中最为人熟知、也最具戏剧冲突的开篇部分进行改编与演绎。

为什么选择现在拍摄这样一部电影?其制作的驱动力是什么?

《封神演义》作为中国家喻户晓的古典名著,其故事拥有深厚的文化基础和广泛的群众认知度。多年来,已有多个版本的影视作品尝试将其搬上银幕或荧屏,但鲜少有能够真正匹配原著史诗气质与丰富想象力的超级制作。

吴尔善导演的《封神》系列,其核心驱动力在于打造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东方史诗电影”。这不仅是对原著故事的全新解读和视觉呈现,更是一次在工业化电影制作标准下,挑战中国本土神话体系叙事的尝试。制片方希望通过前沿的电影技术、国际化的创作团队合作以及对原著主题的现代思考,创作出一部既符合当下观众审美,又能展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作品。选择在当下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投入,也反映了中国电影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对于本土IP进行高品质、重工业开发的需求与信心。

这部电影在哪里拍摄和制作?

《封神第一部》的拍摄与制作过程,体现了其重工业电影的定位。

  • 主要拍摄基地: 影片并非完全依赖外景,而是斥巨资在北京怀柔区兴建了一座占地巨大的封神剧组专属影视基地。这个基地包含了从西周城到殷商王宫、从各种古典园林到郊外村落的庞大场景群,总建筑面积达到数万平方米。这使得影片能够集中高效地进行大规模、长周期的拍摄,并对场景进行精细化的搭建和维护。
  • 外景辅助: 尽管大部分场景在基地内完成,影片的部分镜头,尤其是涉及特定自然风貌或需要广阔视野的场景,可能也会辅以少量外景拍摄。
  • 后期制作: 影片的后期制作,包括视觉特效、声音设计、剪辑等,则是一个全球协作的过程。例如,影片的视效团队集结了国内外顶尖的特效公司,共同完成了片中大量的神怪形象、法术效果、战争场面等视觉呈现。

制作这样一部电影需要“多少”投入?

《封神》系列的总投资规模堪称中国电影史上的顶级项目之一。

  • 总投资额: 虽然具体官方数据会因计算方式有所差异,但普遍报道显示,《封神》三部曲的总投资额高达30亿人民币(或更高)。这笔巨款覆盖了从前期剧本开发、勘景、搭建基地、购买设备、长周期拍摄、演员与主创薪酬,到后期制作、全球宣发等所有环节。
  • 拍摄周期: 为了完成三部曲的套拍,《封神第一部》及其后续部分的主要拍摄周期长达约18个月,这在中国电影制作中是极其罕见的长时间周期,意味着巨大的人力物力投入。
  • 参与人数: 影片在拍摄期间动用了数千名工作人员,包括导演组、摄影组、美术组、服化道团队、特效团队、制片管理以及大量的临时演员(群众演员),高峰时期剧组人数非常庞大。仅为核心角色制作的服装道具就耗费了巨大的精力与成本。

《封神第一部》是如何将原著故事进行呈现的?

吴尔善导演在改编《封神演义》时,并非完全照搬原著,而是进行了有选择的聚焦和改编,尤其注重构建人物动机和戏剧冲突的合理性。

核心情节与人物:

《封神第一部》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核心人物和事件展开:

  • 殷商末期: 影片开篇展现了强大却日渐腐朽的殷商王朝,商王殷寿(未来的纣王)的暴虐与野心初露端倪。
  • 妲己入宫: 妖狐附体的苏妲己以绝世美貌迷惑殷寿,加速了王朝的崩塌。影片在呈现妲己与殷寿关系上,有着不同于传统解读的尝试。
  • 西伯侯之子: 影片的重要视角之一聚焦于西伯侯姬昌的二儿子姬发。他作为质子身在朝歌,亲眼目睹殷寿的残暴,经历了信仰的崩塌与自我觉醒的过程。他的成长线构成了影片的重要骨架。
  • 姜子牙下山: 昆仑仙人姜子牙奉元始天尊之命,携带“封神榜”下山。他试图寻找明君,却卷入朝歌的权力斗争。
  • 群雄汇聚: 南伯侯鄂崇禹、东伯侯姜桓、北伯侯崇侯虎及其子嗣(如崇应彪),以及申公豹、哪吒、杨戬等具有神话色彩的人物也在片中纷纷登场,为后续的封神大战埋下伏笔。
  • 故事侧重: 影片在保留原著核心设定的基础上,更强调人物的“人”性部分,例如殷寿的权力欲望、妲己的妖性与依赖、姬发的忠诚与背叛、姜子牙的使命与困境。它试图解释“封神”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是如何从人间的冲突开始,逐步升级到神魔两界的较量。

视觉风格与技术应用:

  • 美术设计: 影片在美术风格上融合了商周时期的历史考据与浪漫主义的奇幻想象,服装、道具、场景既有厚重的历史感,又不失神话世界的瑰丽。
  • 特效呈现: 作为一部神话电影,特效是重中之重。影片运用了大量CG技术来塑造神怪形象(如九尾狐)、法术效果、以及大规模的战争场面。特效的质量直接影响了观众对神话世界的沉浸感。
  • 动作设计: 影片的动作场面结合了传统武术与超现实的神力,力求打造出具有东方特色的奇幻动作风格。

这部电影的上映情况与票房表现如何?

《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于2023年7月20日在中国大陆正式上映。

  • 上映初期: 影片在上映初期面临一定的市场压力,排片量和首周票房表现相对平稳,并未如一些预期般“爆炸性”开局。
  • 口碑发酵与逆跌: 随着影片上映,其品质逐渐得到观众认可,口碑在网络上持续发酵。许多观众称赞其宏大的制作、扎实的表演和对原著的改编。这种积极的口碑带动了影片的上座率,使其票房呈现出罕见的“逆跌”趋势,即在上映数日甚至数周后,日票房不降反升或保持稳定。
  • 总票房: 凭借持续良好的口碑和长久的上映周期,《封神第一部》最终取得了非常出色的票房成绩。其在中国大陆的总票房突破了26亿人民币,成为2023年暑期档乃至年度票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后续两部影片的市场表现奠定了基础。
  • 海外上映: 影片在中国大陆取得成功后,也陆续在北美、澳大利亚、新西兰、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上映,获得了不错的反响,证明了其跨文化传播的潜力。

封神系列总共有“多少”部?后续计划如何?

吴尔善导演的《封神》电影项目从一开始就被规划为三部曲

  1. 《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 已于2023年上映,主要讲述殷寿的崛起、妲己惑主以及姬发等年轻角色的初步成长和立场抉择。
  2. 《封神第二部》: 预计将聚焦于西岐大军伐商、姜子牙封神、以及阐教与截教仙人之间的争斗进一步升级。更强大的神仙和法宝将陆续登场,战事也将更加宏大。
  3. 《封神第三部》: 将呈现封神大战的高潮,包括万仙阵等关键战役,最终以武王伐纣成功、周朝建立以及姜子牙在封神台上册封三百六十五位正神为结局。

三部曲的制作采用了“连拍模式”,即三部影片的大部分主体拍摄工作是连续完成的。这意味着第二部和第三部的素材已经基本拍摄完毕,目前主要处于后期制作阶段。虽然具体的上映日期尚未最终确定,但制片方表示会尽快完成后期制作,让续集与观众见面。后续两部影片的成功与否,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期制作的精细程度和第一部所积累的口碑效应。

《封神第一部》的成功“如何”评价?

从多个维度来看,《封神第一部》无疑是成功的。

  • 工业制作标杆: 它证明了中国电影工业具备了制作此类超大规模、长周期、高投入的奇幻史诗的能力,为未来的国产重工业电影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范例。
  • 票房与市场认可: 超过26亿的票房成绩使其成为当年的票房冠军之一,充分证明了其在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和观众的广泛认可。
  • 口碑与文化传播: 影片在网络上引发了热烈的讨论,不仅围绕制作、特效、表演等电影本体,也重新激发了公众对《封神演义》原著和其中神话人物的兴趣,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播与解读。
  • 改编探索: 尽管对原著的改编存在争议,但影片在叙事结构和人物塑造上的尝试,为如何将古典小说现代化、类型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总的来说,《封神第一部》不仅是一部商业成功的奇幻大片,更是中国电影工业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用具体的制作规模、技术投入和市场回报,回答了“电影封神榜”在当下能够达到怎样的程度。


电影封神榜

By admin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