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风暴行动:一场现代战争的速写
沙漠风暴行动(Operation Desert Storm)是海湾战争中美国领导的多国联军针对伊拉克的一场大规模军事行动。这场行动以其快速、高效和技术先进的特点,标志着现代战争模式的巨大变革。它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紧随其前的沙漠盾牌行动(Operation Desert Shield)——一个长达数月的大规模集结和防御部署阶段。
【是什么?】行动的定义与目标
沙漠风暴行动是海湾战争的进攻阶段官方代号。它从1991年1月17日凌晨(巴格达时间)开始,以大规模空中打击拉开帷幕,随后是短暂而决定性的地面攻势。其核心目标是:
- 将伊拉克军队逐出科威特。
- 恢复科威特主权和合法政府。
- 保护沙特阿拉伯免受进一步入侵。
- 破坏伊拉克的军事能力,特别是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项目(尽管这在行动中未完全实现)。
简单来说,如果说“沙漠盾牌”是联军为防御伊拉克潜在进攻并集结力量而拉起的一面盾牌,那么“沙漠风暴”就是联军为将伊拉克军队赶出科威特而发起的一场席卷一切的进攻性风暴。
【为什么?】冲突的根源
沙漠风暴行动的直接起因是伊拉克在1990年8月2日对邻国科威特的入侵和占领。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声称科威特非法开采伊拉克拥有主权的鲁迈拉油田(Rumaila oil field),并且在历史划分上科威特是伊拉克的一部分。这次入侵迅速占领了整个科威特,并吞并其为一个省份。
伊拉克的行动立刻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联合国安理会迅速通过了一系列决议,要求伊拉克撤军,并对其实施了严厉的经济制裁。当所有外交努力和制裁未能促使伊拉克撤兵时,联合国安理会于1990年11月29日通过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678号决议。该决议授权成员国使用“一切必要手段”强制伊拉克遵守先前的决议,这为后续的军事行动(即沙漠风暴)提供了国际法基础。美国随后牵头组建了一个广泛的多国联军,为军事介入做准备。
【在哪里?】战场地理
沙漠风暴行动的主要地理范围集中在以下区域:
- 科威特: 这是联军地面进攻的首要目标区域,伊拉克大部分占领军驻扎于此。战斗涵盖了科威特全境及其与伊拉克和沙特的边境地区。
- 伊拉克南部: 联军地面部队(特别是美军第七军和第十八空降军)执行了著名的“左勾拳”(Left Hook)机动,从沙特阿拉伯穿越伊拉克西部的沙漠地区,迂回包抄在科威特境内的伊拉克共和国卫队。联军空袭也广泛覆盖伊拉克南部, targeting 军事目标和基础设施。
- 沙特阿拉伯: 作为联军集结和部署的主要基地,沙特阿拉伯是沙漠盾牌阶段的核心区域,也是沙漠风暴行动地面部队的主要出发地。伊拉克曾向沙特发射飞毛腿导弹。
- 波斯湾及周边空域: 大量的海军力量(包括航空母舰)集结在波斯湾,进行海上封锁和舰载机空袭。空战和轰炸任务则涵盖了伊拉克、科威特和沙特的大部分空域。
简而言之,这是一场发生在广袤沙漠、沿海区域及上空的三维战争。
【有多少?】力量对比与规模
沙漠风暴行动涉及了前所未有的联军力量集结和运用。以下是一些大致的规模数据:
联军兵力: 峰值时约有来自39个国家的近70万兵力部署在海湾地区,其中美军约占50万。
伊拉克兵力: 估计在科威特和伊拉克南部部署了约60万至80万军队。
联军飞机: 部署了超过2000架作战飞机,包括各种先进战斗机、轰炸机、攻击机、侦察机和直升机。
伊拉克飞机: 拥有约700架作战飞机,但许多在空袭初期被摧毁或逃往伊朗。
联军坦克: 拥有约3500辆主战坦克(如M1A1艾布拉姆斯、挑战者1、豹2等)。
伊拉克坦克: 拥有约4000辆主战坦克(主要是T-55、T-62和T-72)。
行动时长: 空袭行动持续了约42天(从1月17日至2月24日)。地面作战阶段从2月24日开始,仅持续了大约100小时,异常迅速。
伤亡: 联军伤亡极低(战斗死亡数百人),而伊拉克军队伤亡惨重(估计数万人死亡或受伤,十几万人被俘)。
经济成本: 估计总成本高达数千亿美元,其中大部分由沙特、科威特、德国、日本等盟友承担。
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尽管伊拉克在纸面上拥有庞大的兵力和装备,但联军在数量(尤其是在关键攻击点)和质量上(特别是空中力量和精确制导武器)拥有压倒性优势。
【如何准备?】沙漠盾牌与联军集结
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联军立即启动了“沙漠盾牌行动”。这是一个巨大的后勤和部署挑战。如何在短时间内将数十万士兵、数千辆坦克、数千架飞机以及所需的弹药、燃料、食物、水等运送到遥远的沙漠地区?
准备工作包括:
- 部队部署: 从美国本土、欧洲、亚洲等地调动大量部队、装备和补给到沙特阿拉伯的港口和机场。
- 基础设施建设: 在沙特阿拉伯迅速修建或扩建港口、机场、营地、道路、医院等设施,以支持庞大部队的行动。
- 后勤保障体系: 建立一个复杂高效的供应链,确保前线部队获得不间断的补给。
- 联军协调: 不同国家的军队使用不同的语言、装备和作战规程,需要进行大量的协调和联合训练,形成统一的指挥体系。
- 外交与政治努力: 在集结军事力量的同时,美国及其盟友也在联合国框架下进行外交努力,争取通过决议,建立广泛的国际反伊拉克联盟。
沙漠盾牌行动本身就是一项惊人的后勤壮举,为后续的沙漠风暴行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何执行?】空地联合攻势
沙漠风暴行动的执行分为两个主要阶段:
空袭阶段(1991年1月17日 – 2月24日)
空袭行动始于1月17日凌晨,以对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精确打击为标志。这一阶段持续了42天,目标主要包括:
- 获得制空权: 迅速摧毁伊拉克的防空系统、空军基地和飞机,确保联军飞机可以自由行动。
- 瘫痪指挥与控制: 攻击伊拉克的通信网络、雷达站、指挥中心,使其军队难以协调作战。
- 削弱地面部队: 使用攻击机和轰炸机持续打击在科威特和伊拉克南部的伊拉克地面部队、坦克、火炮和补给线。
- 猎杀飞毛腿导弹: 搜寻并摧毁伊拉克用于攻击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的飞毛腿导弹发射架,尽管这项任务极其困难且未完全成功。
联军大量使用了隐形飞机(如F-117夜鹰攻击机)和精确制导武器(如激光制导炸弹),这大大提高了打击效率并降低了附带损伤。持续的空袭极大地削弱了伊拉克军队的战斗意志和能力。
地面作战阶段(1991年2月24日 – 2月28日)
在长达六周的空袭将伊拉克军队削弱后,联军于1991年2月24日发起了地面进攻。核心战略是著名的“左勾拳”机动:
联军没有正面强攻伊拉克在科威特边境精心构筑的防御工事(包括雷区和战壕),而是将大部分重装部队,特别是美军的第七军和第十八空降军,部署在最西侧,远远绕过伊拉克的防线,从伊拉克南部的广袤沙漠地带向北和向东快速穿插。同时,美军海军陆战队和一些阿拉伯部队在科威特南部发起牵制性攻击,吸引伊拉克军队的注意力。
“左勾拳”机动出其不意,伊拉克军队未能有效应对从侧翼和后方的进攻。联军部队凭借先进的装备、优良的训练和高效的机动能力,在沙漠中高速推进,迅速包围和切断了伊拉克在科威特的部队。伊拉克军队在遭受空袭重创后,面对联军凌厉的地面攻势迅速崩溃,大量士兵投降或逃离。
【怎么结束的?】停火与影响
地面作战阶段的进程异常迅速和顺利。联军部队在短短100小时内就取得了决定性胜利,解放了科威特的大部分地区,并摧毁了伊拉克的大部分军事力量。面对军事上的惨败和联合国要求停火的压力,伊拉克于1991年2月28日接受了停火协议。
沙漠风暴行动以联军的压倒性胜利告终。它成功实现了将伊拉克军队逐出科威特的最初目标,并重塑了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这场战争也展示了美国在后冷战时代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军事力量,以及高科技武器和精确打击在现代战争中的关键作用。其快速的地面阶段也为后来的军事行动提供了重要的战术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