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纸币即将流通:人物、防伪与影响详解
日本时隔约二十年将更新其纸币设计。这次备受瞩目的变动不仅带来了全新的视觉形象,更承载了提升防伪技术、纪念重要历史人物等多重目的。围绕这次【新紙幣人物】的更替,人们自然会产生一系列疑问:这些新纸币究竟“是什么”?为何选择这些特定人物?新纸币何时何地开始流通?旧纸币是否还能使用以及如何区分真伪?以下将围绕这些问题,详细展开对日本新纸币的介绍。
是什么:新纸币的面额与人物
本次更新涉及流通量最大的三种纸币面额:10000日元、5000日元和1000日元。每种面额都更换了新的正面人物肖像,并配套更新了背面的图案和整体设计。
- 10000日元: 新的人物是被称为“日本资本主义之父”的涩泽荣一(渋沢栄一)。他并非明治维新的政治家或军事家,而是推动日本近代经济发展的关键人物,一生参与创立或投资了约500家企业,对日本的现代经济基础做出了巨大贡献。背面图案是具有象征意义的东京车站丸之内站舍。
- 5000日元: 新的人物是日本女子教育的先驱津田梅子(津田梅子)。她曾作为岩仓使团的一员赴美留学,回国后致力于女子教育事业,创办了如今的津田塾大学,为提高日本女性地位和教育水平做出了杰出贡献。背面图案是紫藤花。
- 1000日元: 新的人物是世界级的细菌学家北里柴三郎(北里柴三郎)。他在传染病研究领域取得了多项重要成就,与德国科学家合作发现了白喉和破伤风的抗毒素疗法,并发现了鼠疫杆菌。他创立了北里研究所,为日本乃至全球的医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背面图案是浮世绘风格的富岳三十六景之一《神奈川冲浪里》(但实际是葛饰北斋的富士山景,这里更正为葛饰北斋的《富岳三十六景》系列中的“凯风快晴”)。
这三位人物都活跃于明治维新前后至昭和初期,他们在各自领域为日本的现代化和国际地位提升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并非政治或军事领袖,体现了日本社会对经济、教育和科学领域杰出人才的认可。
为什么:更新纸币的目的与原因
纸币的设计和防伪技术并非一成不变,定期更新是全球许多国家的惯例。日本此次更新纸币的主要驱动力有以下几点:
- 提升防伪性能: 这是最重要的原因。随着科技的发展,伪造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旧版纸币自2004年发行以来,其防伪技术已沿用约20年。引入最新的防伪技术,能够有效遏制假币的流通,保护经济秩序和民众财产安全。
- 反映时代变迁,纪念重要人物: 通过更换人物肖像,可以向国民普及和纪念那些在不同时代、不同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认同感。此次选择的人物涵盖了经济、教育和科学领域,体现了对多元化社会贡献的认可。
- 适应社会需求: 例如,新纸币在设计上更加注重无障碍性,通过改进触感标记等方式,方便视力障碍人士识别面额。
如何:新纸币的超强防伪技术详解
新纸币在防伪技术上实现了显著飞跃,引入了多项全球领先的技术,使其成为世界上最难伪造的纸币之一。
人物肖像的3D全息图
这是新纸币最引人注目的防伪特征,也是全球首次在纸币上使用。在纸币正面的肖像部分,采用了先进的微缩凹凸印刷技术和全息技术相结合。当你倾斜纸币时,你会看到人物肖像仿佛是立体的,会随着角度的变化而“转动”,这是通过精密计算光线折射和微结构实现的动态效果,极难模仿。
高清晰度水印
除了传统的水印(迎光透视时能看到人物肖像),新纸币引入了更高清晰度的水印技术,能呈现出更精细、更复杂的人物或图案细节,增加了伪造难度。
潜在图像
在纸币的特定位置,通过特殊的印刷技术隐藏了图像。当你从特定角度倾斜纸币时,会浮现出“日”字样或纸币的面额数字。
凹凸印刷与盲文标记
纸币上的文字、数字以及一些图案采用了凹凸感明显的印刷技术,用手触摸可以感受到其立体感。这不仅是防伪特征,也方便视力障碍人士通过触摸识别面额。1000日元、5000日元和10000日元的触感标记数量和位置不同。
微缩文字
在纸币的背景图案或边框等区域,印刷有肉眼难以分辨的微小文字。这些文字只有在高倍放大镜下才能清晰看到,伪造时很难精确复制。
特殊油墨
新纸币使用了多种特殊油墨,包括在紫外光下会发出荧光的油墨,以及根据角度变化会改变颜色的变色油墨(如部分面额数字)。
什么时候、哪里、怎么:新纸币的发行与流通
发行时间: 日本新版纸币已确定于2024年7月3日正式开始发行并流通。
获取途径: 最初,新纸币将主要通过日本银行(央行)向金融机构投放,然后通过银行柜台、自动取款机(ATM)等渠道逐步进入市场流通。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在日常经济活动中收到新纸币的几率会越来越高。
旧纸币的命运: 这是一个很多人关心的问题。明确的说,现行的旧版纸币(以及更早发行的仍有效的纸币)在新纸币发行后将继续无限期地作为法定货币流通使用。 日本银行不会设定一个强制停止使用旧纸币的截止日期。
划重点:旧版纸币在新纸币发行后仍可无限期使用,无需急于兑换。新旧纸币将在市场上并行流通。
旧纸币会如何退出流通呢?它们将通过“自然回收”的方式逐步减少。当旧纸币回流到银行时,银行会将其挑拣出来,不再重新投放回市场,而是送回日本银行进行销毁。这个过程会持续数年甚至十几年,直到旧纸币在流通中的比例变得微乎其微。
对个人: 普通民众无需采取任何特别行动,收到新纸币后正常使用即可,旧纸币也照常使用。无需前往银行排队兑换旧钞。
对商家和金融机构: 这是新纸币发行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所有涉及现金处理的设备,如银行ATM、便利店或超市的收款机、自动售货机、自动售票机、停车场缴费机等,都需要进行硬件或软件的升级改造,以识别和处理新版纸币。这是一个庞大且耗时的工作,预计将花费数千亿日元。在改造完成前,部分机器可能暂时无法接受新版纸币,可能会给消费者带来一些不便,但这只是过渡期现象。
多少:成本与影响
纸币的印刷成本由日本政府(财务省)承担,具体的每张纸币生产成本属于保密信息,但考虑到新纸币采用了更复杂的防伪技术,单张成本可能会略高于旧版。
更显著的“多少”体现在整个社会为适应新纸币流通而付出的成本,特别是企业更新各种机器设备的巨额投入。据估计,与现金处理相关的机器(如ATM、自动售货机等)在日本数量庞大,其升级或更换费用总计可能高达数千亿日元。这个巨大的成本是纸币更新换代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从流通量来看,日本是现金使用比例相对较高的发达国家之一。虽然近年来无现金支付有所发展,但纸币和硬币仍在日常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这次涉及约20年未更新的纸币的变动,触及面非常广。
总而言之,日本新纸币的发行是一项重大的货币更新行动,其核心在于引入更先进的防伪技术以应对伪造挑战,同时也是纪念那些在经济、教育和科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历史人物。虽然发行初期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机器升级的负担,但从长远来看,这有助于维护货币的安全性和社会经济的稳定运行。公众无需担忧旧纸币的失效问题,只需顺应新纸币逐步融入日常流通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