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图亚特王朝】起源、统治、冲突与终结:详述那个动荡的时代

斯图亚特王朝是英国和苏格兰历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统治家族。他们的统治时期横跨十七世纪,一个充满政治、宗教和社会剧变的时代。了解斯图亚特王朝,不仅仅是记住几个君主的名字,更是深入探讨那个时代权力、信仰与民族身份如何相互碰撞的历史。

什么是斯图亚特王朝?何时何地统治?

斯图亚特王朝(House of Stuart,早期写作Stewart)是一个源自苏格兰的王室。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十一世纪末,通过联姻和政治影响力逐渐成为苏格兰最有权势的家族之一,并最终于1371年继承苏格兰王位。他们作为苏格兰国王统治了几个世纪。

斯图亚特王朝作为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的共主(君合国)的统治始于1603年。彼时,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无嗣而终,其最近的亲属,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六世(James VI),以外孙的身份继承了英格兰和爱尔兰的王位,成为英格兰的詹姆斯一世(James I)。这标志着“王冠联合”(Union of the Crowns),苏格兰与英格兰/爱尔兰在同一个君主统治下,但各自保留独立的议会、法律体系和教会。

斯图亚特王朝在英国的统治时间主要为1603年至1714年,但这期间有一个重大的中断:1649年至1660年的共和国时期(英格兰联邦和护国公时期),由奥利弗·克伦威尔及其子理查德·克伦威尔领导。1660年查理二世复辟,斯图亚特王朝重回王位,直至1714年安妮女王逝世,王朝的直系继承人绝嗣。

因此,斯图亚特王朝主要统治的“哪里”,是在法理上独立的苏格兰王国、英格兰王国和爱尔兰王国,而在1707年《联合法案》生效后,则统治统一的大不列颠王国和爱尔兰王国

斯图亚特王朝的主要君主有哪些?他们有何特点?

在1603年至1714年期间,共有六位斯图亚特王朝的君主统治了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或后来的大不列颠):

  • 詹姆斯一世 (James I,统治英格兰/爱尔兰:1603-1625;苏格兰:1567-1625)

    他是苏格兰女王玛丽一世的儿子。詹姆斯一世是一位学者型君主,相信君权神授(Divine Right of Kings),认为国王的权力直接来自上帝,不受人间机构(如议会)的限制。这与当时英格兰议会日益壮大的权力诉求产生了冲突。他试图合并英格兰和苏格兰的法律和机构但未成功。在他统治初期发生了著名的“火药阴谋”。他主持翻译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钦定版圣经》(King James Bible)。尽管他努力避免战争,但其财政管理不善和对天主教的摇摆态度引发了一些不满。

  • 查理一世 (Charles I,统治:1625-1649)

    詹姆斯一世的儿子。查理一世比其父更坚信君权神授,且性格固执。他与议会的冲突升级,尤其是在财政和宗教问题上。他曾多次解散议会,并在1629年至1640年间实行“个人统治”(Personal Rule),没有议会的批准而征税和治理国家。他在苏格兰强推英格兰国教的祈祷书,导致苏格兰爆发主教战争。随后,因镇压苏格兰叛乱需要资金,他被迫重新召开议会,但议会抓住机会要求限制王权,最终导致了英国内战(清教徒革命)的爆发。内战结束后,查理一世被圆颅党审判并于1649年被处死,这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次国王被其国民合法审判并处决的事件。

  • 查理二世 (Charles II,统治:1660-1685)

    查理一世的儿子,于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后登基。他的统治时期被称为“王政复辟”或“欢乐君主”(Merry Monarch),因为清教徒统治下的压抑气氛得到了缓解,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得到复兴(如复辟时期戏剧)。他是一位精明且务实的政治家,但内心倾向天主教。他经历了伦敦大瘟疫和伦敦大火等灾难。为了获取资金,他与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签订秘密条约,承诺在适当时候恢复天主教并在对外政策上与法国结盟。他统治晚期,因其天主教弟弟詹姆斯(后来的詹姆斯二世)的继承权问题,英格兰政坛分裂为辉格党(Whigs,反对詹姆斯继承)和托利党(Tories,支持詹姆斯继承)两大派别,标志着现代政党制度的开端。

  • 詹姆斯二世 (James II,统治:1685-1688;苏格兰称詹姆斯七世)

    查理二世的弟弟。他公开信奉天主教,并积极推行亲天主教和加强王权的政策,试图废除或暂停那些歧视天主教徒的法律,如《测试法案》。他清洗了反对派官员,在军队中任命天主教军官,并试图通过自己的权力(而非议会立法)来改变法律。这些行为引起了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新教徒的普遍恐慌,担心国家会重新回到天主教统治之下。当他的第二任妻子生下一个男性继承人,排除了其信奉新教的长女玛丽继承王位的可能时,恐惧达到顶峰。英格兰的主要政治派别邀请詹姆斯的女婿、荷兰执政奥兰治的威廉率军前来。詹姆斯二世众叛亲离,被迫流亡法国,其统治仅三年便告结束。

  • 玛丽二世 (Mary II,统治:1689-1694) 与 威廉三世 (William III,统治:1689-1702;苏格兰称威廉二世)

    玛丽是詹姆斯二世的新教长女,威廉是她的丈夫,也是查理一世的外孙。他们受议会邀请前来继承王位,史称“光荣革命”(Glorious Revolution)。他们的统治是联合统治。为了获得王位,威廉和玛丽接受了议会提出的《权利法案》(Bill of Rights 1689),该法案极大地限制了王权,保障了议会的权力,禁止国王干涉法律、随意征税或维持常备军,并确立了议会选举的自由以及言论自由等权利。这标志着英格兰从君权神授向君主立宪制的重大转变。威廉的主要精力放在组织欧洲联盟对抗法国的路易十四。

  • 安妮女王 (Queen Anne,统治:1702-1714)

    玛丽二世的妹妹,詹姆斯二世的另一个新教女儿。她是斯图亚特王朝在英格兰/大不列颠的最后一位君主。她统治时期最重要的事件是1707年《联合法案》的通过,正式将英格兰和苏格兰合并为一个统一的王国——“大不列颠王国”(Kingdom of Great Britain),两国议会也合并为大不列颠议会。在她统治期间,英国卷入了代价高昂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尽管获得了胜利并巩固了其国际地位,但战争耗尽了国库。安妮女王虽然生育了许多子女,但没有一个活到成年,因此在她1714年去世后,斯图亚特王朝在英国的直系继承人绝嗣。根据1701年的《王位继承法》,王位传给了她最近的新教亲戚——汉诺威选帝侯索菲亚的儿子乔治(George),开启了汉诺威王朝。

为什么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充满冲突?主要原因是什么?

斯图亚特王朝统治时期之所以动荡不安、冲突不断,其核心原因在于几个深层次的矛盾的集中爆发:

  • 君权神授与议会主权之争: 斯图亚特君主们坚信国王的权力直接来自上帝,不受任何人间法律或机构的约束。然而,英格兰议会在都铎时期(特别是伊丽莎白一世时期)已经积累了相当的权力和影响力,特别是在财政批准和法律制定方面。议会认为国王需要与议会合作才能有效治理。这种根本性的政治理念差异导致国王与议会在各个问题上(如征税权、立法权、外交政策等)持续发生冲突,国王多次解散议会,议会则试图限制王权。
  • 宗教矛盾: 斯图亚特王朝统治下的三个王国宗教状况复杂且充满张力。英格兰国教(圣公会)内部存在分歧,国王试图推行更接近主教制和仪式化的高教会派路线,这与要求简化仪式、强调个人信仰和教会由信徒管理的清教徒(Puritans)产生了尖锐冲突。同时,苏格兰是长老会占据主导,他们对英格兰试图干预其教会事务持强烈抵触态度。此外,天主教徒在三个王国都存在,虽然是少数派,但其忠诚问题以及潜在的复辟威胁始终是新教徒的巨大担忧,特别是当国王或继承人(如詹姆斯二世)倾向或公开信奉天主教时,这种恐惧便会转化为政治危机。
  • 财政问题: 随着政府职能的扩大和战争开支的增加,国王需要更多的资金。然而,传统的王室收入已经不足以应对开销,国王必须依赖议会批准新的税收。斯图亚特国王们常常在没有议会同意的情况下试图征税或使用其他非常规手段获取资金(如出售垄断权、强制借贷),这直接侵犯了议会的核心权利,成为国王与议会冲突的导火索之一。
  • 苏格兰与英格兰的关系: 尽管詹姆斯一世实现了王冠联合,但英格兰和苏格兰仍然是独立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法律、议会、教会和文化。斯图亚特君主们虽然是苏格兰国王,但主要精力集中在英格兰,有时试图将英格兰的制度和宗教强加于苏格兰,引发了苏格兰的抵抗,特别是查理一世时期在苏格兰推行祈祷书直接导致了主教战争,成为英国内战的序幕。

这些矛盾相互交织,使得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笼罩在紧张和不信任的气氛中,最终导致了内战和革命的爆发。

英国内战(清教徒革命)是如何爆发和发展的?

英国内战是斯图亚特王朝时期最剧烈的冲突,是查理一世与议会及其支持者之间矛盾的总爆发。

  • 爆发背景: 查理一世在1629-1640年的“个人统治”期间,绕开议会,通过非常规手段(如船税)征集资金,并试图在英格兰和苏格兰推行阿民念派(Arminianism)和高教会派路线,压制清教徒和苏格兰长老会。
  • 导火索: 1637年,查理一世试图在苏格兰强制使用一本新的、接近英格兰国教的祈祷书,引发了苏格兰的暴动和“国民盟约”运动。查理一世两次派兵镇压(主教战争),但均告失败,并被迫支付苏格兰军队的费用,这耗尽了他的资金。为了筹集战争费用,他不得不于1640年重新召开议会(先是短期议会,后是长期议会)。
  • 冲突升级: 长期议会利用国王的困境,提出了一系列限制王权的要求,如《大抗议书》。议会中的激进派要求进行更彻底的改革。查理一世与议会之间的互信完全破裂。1642年1月,查理一世试图进入议会逮捕五名反对派议员,但未能成功。国王的行为被视为对议会特权的直接侵犯,伦敦市民也支持议会。
  • 内战爆发: 1642年8月,查理一世在诺丁汉竖起王旗,标志着内战的正式开始。战争主要在支持国王的骑士党(Cavaliers)和支持议会的圆颅党(Roundheads)之间进行。圆颅党在军事上逐渐占据优势,尤其是在奥利弗·克伦威尔组建了纪律严明、信仰虔诚的“新模范军”(New Model Army)之后。
  • 战争发展: 内战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次内战 1642-1646,第二次内战 1648,第三次内战/英苏战争 1650-1651)。议会军在纳斯比战役(1645年)中取得决定性胜利,查理一世最终于1646年向苏格兰军队投降,后被移交给英格兰议会。
  • 审判与处决: 尽管战败,查理一世仍拒绝妥协。议会军中的激进派(特别是独立派)主导了政治进程。1648年,议会军的普莱德上校清除了议会中的温和派(史称“普莱德清洗”),留下了一个“残缺议会”(Rump Parliament)。这个残缺议会设立特别法庭,以叛国罪审判查理一世。尽管国王拒绝承认法庭的合法性,他仍被判有罪,并于1649年1月30日在伦敦白厅被公开斩首。

查理一世的处决和共和国的建立,彻底颠覆了君权神授的理念,是英国历史上一个前所未有的事件。

“光荣革命”是如何发生的?它带来了什么变化?

“光荣革命”(Glorious Revolution of 1688)是斯图亚特王朝后期的一次不流血(或相对少流血)的政变,推翻了詹姆斯二世的统治,并深刻地改变了英国的政治体制。

  • 发生原因: 主要源于对詹姆斯二世天主教信仰和其专制倾向的恐惧。詹姆斯二世积极推行宗教宽容政策(表面上,实际上是提升天主教地位),颁布《信仰自由宣言》,试图绕开议会废除《测试法案》等歧视天主教的法律。他在政府和军队中任命天主教徒,镇压新教反对派。新教徒们担心他会恢复天主教为国教,并与天主教强国法国结盟。
  • 导火线: 1688年6月,詹姆斯二世的第二任妻子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儿子——詹姆斯·弗朗西斯·爱德华·斯图亚特。这取代了他信奉新教的长女玛丽成为王位继承人,意味着未来的国王也将是天主教徒。这彻底摧毁了新教徒们对未来王位继承的希望,引发了普遍的恐慌和绝望。
  • 事件经过: 七位重要的英格兰贵族(包括辉格党和托利党的领袖)秘密致信给詹姆斯的二女婿、荷兰执政奥兰治的威廉,邀请他率兵前来“保护”英格兰的新教信仰和自由。威廉对詹姆斯二世与法国结盟感到担忧,且其妻子玛丽是合法的王位继承人,因此欣然接受。1688年11月,威廉率领一支庞大的军队在英格兰西南部的托尔湾登陆。詹姆斯二世失去了军队和政府的支持,众叛亲离。面对威廉的逼近,他两次试图逃往法国,最终于12月成功流亡。
  • 王位授予与《权利法案》: 威廉召集了一个会议,最终演变为正式的议会。议会宣布詹姆斯二世因试图破坏宪法和逃离王国而退位,王位空缺。然后,议会邀请威廉和玛丽共同继承王位,但前提是他们必须接受议会起草的《权利宣言》(Declaration of Right),该宣言列举了詹姆斯二世的非法行为并重申了臣民的基本权利。威廉和玛丽接受了宣言,并在1689年被正式宣布为国王和女王,同时《权利宣言》被正式通过成为法律,即《权利法案》(Bill of Rights 1689)。
  • 带来的变化:
    • 确立议会主权: 《权利法案》明确规定了议会的权力高于国王,限制了王权。国王不能随意停止法律、征税或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享有言论自由。这标志着英国政治体制从君主立宪向议会主权方向迈出了关键一步。
    • 否定君权神授: 王位不再是通过继承而是由议会授予,彻底否定了君权神授的合法性基础。
    • 保障新教继承: 通过《权利法案》和后来的《王位继承法》(Act of Settlement 1701),明确规定只有新教徒才能继承英国王位,排除了所有天主教徒继承王位的可能,包括詹姆斯二世及其后裔。
    • 权力平衡: 王权受到法律和议会的严格约束,为后来的责任制政府和现代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

“光荣革命”之所以被称为“光荣”,很大程度上因为它相对和平地实现了政权的更迭和政治体制的重大变革,避免了再一次大规模的内战。

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是如何以及何时结束的?

斯图亚特王朝在英国的统治于1714年安妮女王去世时正式结束。结束方式是由于王朝的直系继承人绝嗣。

安妮女王是詹姆斯二世的新教女儿,根据《权利法案》排除了她的天主教弟弟(老僭王詹姆斯·弗朗西斯·爱德华·斯图亚特)的继承权后,成为王位的继承人。然而,安妮女王虽然怀孕了许多次(据记载多达17次),但她的子女都未能存活。最长寿的儿子威廉王子(格洛斯特公爵)活到了11岁,于1700年夭折。

为了解决王位继承危机,确保王位不会落入天主教徒手中,英国议会于1701年通过了《王位继承法》(Act of Settlement)。这部法案规定,如果威廉三世和安妮女王在没有子女的情况下逝世,王位将传给索菲亚(Sophia of Hanover)及其新教后代。索菲亚是詹姆斯一世的女儿伊丽莎白公主的外孙女,尽管她与斯图亚特家族的血缘关系相对较远,但她是距离王位最近且信奉新教的王室成员。

当安妮女王于1714年8月1日逝世时,根据《王位继承法》,王位顺利地传给了索菲亚的儿子——汉诺威选帝侯乔治·路易。乔治的母亲索菲亚在安妮女王去世前几个月刚刚去世,因此乔治直接继承了英国王位,成为乔治一世,开启了汉诺威王朝。

至此,斯图亚特王朝在英国(大不列颠和爱尔兰)的直接统治正式结束,尽管其男性后裔(即詹姆斯二世的儿子和孙子)仍然声称拥有王位,并试图通过“雅各布派起义”来复辟。

斯图亚特王朝有哪些重要的社会和文化影响?

尽管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以政治和宗教冲突为主旋律,但这一时期也是英国社会和文化发生重要变革的时代:

  • 政治文化的转型: 内战和光荣革命深刻地改变了英国的政治格局。议会的权力显著增强,君主立宪制的基础得以确立。这一时期也见证了现代政党的雏形(辉格党和托利党)的出现,它们围绕王位继承和王权限制等核心议题展开政治斗争。
  • 宗教格局的重塑: 内战和共和国时期打破了国教的垄断地位,虽然复辟后国教重新确立,但《容忍法案》等法律给予了非国教徒(除天主教徒和少数激进派外)一定程度的信仰自由。宗教在公共生活中的极端重要性开始缓慢下降,尽管冲突依然存在。
  • 科学与思想的繁荣: 斯图亚特时期是英国科学革命的关键阶段。皇家学会(Royal Society)于1660年成立,促进了科学研究和交流。伊萨克·牛顿、罗伯特·波义耳、罗伯特·胡克等伟大科学家都在此时期做出了重要贡献。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的经验主义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约翰·洛克在光荣革命后提出的自由主义思想对后世影响巨大。
  • 文学艺术的复兴与发展: 查理二世复辟后,在清教徒统治下被关闭的剧院重新开放,迎来了“复辟时期戏剧”的繁荣,其特点是机智、讽刺和对上流社会风俗的描绘。约翰·弥尔顿在此时期创作了史诗《失乐园》。建筑风格也受到复辟的影响,以克里斯托弗·雷恩爵士重建圣保罗大教堂为代表。音乐方面,亨利·普赛尔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
  • 殖民扩张与贸易: 斯图亚特王朝时期是英国海外殖民地和贸易扩张的关键时期。北美、加勒比和印度的殖民地得到巩固和发展。东印度公司等贸易公司的活动日益活跃,为英国未来的全球霸权奠定了基础。

尽管君主制本身经历动荡,但社会、思想和经济领域却展现出显著的活力和转型。

斯图亚特王朝之后,还有哪些与他们相关的事件(雅各布派)?

尽管斯图亚特王朝的直接统治随着安妮女王的逝世而结束,但王朝的男性继承人并没有放弃对王位的声索,他们的支持者被称为“雅各布派”(Jacobites,源自詹姆斯二世拉丁语名字Jacobus)。斯图亚特王朝之后,围绕王位复辟的雅各布派运动持续了近半个世纪。

  • “老僭王”詹姆斯·弗朗西斯·爱德华·斯图亚特 (James Francis Edward Stuart): 詹姆斯二世在流亡法国后所生的儿子。根据正常继承规则,他应该是王位的合法继承人,但因其天主教身份,根据《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被排除继承序列。雅各布派视他为“詹姆斯三世”。他在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支持下,曾多次试图复辟。
  • 1715年起义: 安妮女王去世后,乔治一世登基。老僭王的支持者抓住机会在苏格兰和英格兰发动了大规模的起义,企图推翻汉诺威王朝,扶持老僭王复位。这次起义在苏格兰初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在英格兰响应者寥寥,最终被政府军镇压。老僭王本人在起义后期才来到苏格兰,很快就撤退了。
  • “小僭王”查理·爱德华·斯图亚特 (Charles Edward Stuart): 老僭王的儿子,因其英俊的形象和冒险精神而被称为“小王子查理”(Bonnie Prince Charlie)。雅各布派视他为“查理三世”。
  • 1745年起义: 小僭王在法国支持下,于1745年在苏格兰发动了另一次大规模起义。雅各布派军队初期势如破竹,控制了苏格兰大部分地区,并一度南下攻入英格兰,最远抵达德比,距离伦敦仅约120英里,引起了伦敦的恐慌。然而,由于在英格兰没有得到足够的支持,且政府军组织起来进行反击,雅各布派军队被迫撤回苏格兰。
  • 库洛登战役与雅各布派运动的终结: 1746年4月,政府军在坎伯兰公爵的指挥下,在苏格兰的库洛登(Culloden)与雅各布派军队展开决战。这是一场一边倒的屠杀,雅各布派军队惨败。库洛登战役标志着雅各布派武装复辟企图的彻底失败。小僭王经历了一系列传奇般的逃亡后返回欧洲大陆。

库洛登战役后,英国政府对苏格兰高地采取了严厉的报复措施,包括解除武装、禁止穿着格子呢服饰、限制盖尔语的使用等,试图摧毁高地的氏族社会结构和雅各布派的支持基础。尽管雅各布派的情感和同情在一些地区仍然存在,但作为一种严肃的政治和军事威胁,雅各布派运动已经终结。

总而言之,斯图亚特王朝统治的时代,是英国向现代民族国家和君主立宪制转型中的关键时期。其间的君权、宗教、财政和民族矛盾的冲突,最终塑造了英国独特的政治和社会制度。

By admin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