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演员岳云鹏以其独特的表演风格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在他多年的舞台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些极具个人特色、并且屡试不爽的“杀手锏”,在网络上,这些招牌式的表演技巧被形象地概括为“岳云鹏相声三连招”。它们不是固定的流程,而是一套深植于他表演人格、能够快速拉近与观众距离、制造强烈喜剧效果的有效手段。
什么是“岳云鹏相声三连招”?具体是哪三招?
“岳云鹏相声三连招”并非相声界的专业术语,而是观众和网友对他常用的、具有代表性的、且效果显著的三种表演方式的俗称。这“三招”并非一成不变,但通常指代以下几种具有高辨识度和高成功率的表演技巧:
- 【贱萌】表情与语气招式: 这是岳云鹏最具标志性的招式之一。它不是某个固定的段子,而是一种贯穿在表演中的状态。通过突然转变的、略带委屈、天真、无辜甚至有点“欠揍”的表情和语调,迅速打破严肃或正常的叙述氛围,产生强烈的反差萌。
- 【唱】功展示招式: 无论是太平歌词、小曲小调,还是流行歌曲,岳云鹏总能在不经意间插入一段演唱。这段演唱往往不是为了展示多高超的歌技(尽管他唱得不错),而是通过演唱内容、演唱时的投入状态、或者与段子内容的巧妙结合,制造出乎意料的笑点或气氛。
- 【铺垫】式的突然打岔招式: 典型的代表句式是“我说一句啊”、“你知道吗”、“我想说的是……”。这种招式通常是在搭档孙越或其他演员正常进行叙述或铺垫时,岳云鹏突然插入一句看似不重要、有时甚至有点无厘头的话,打断原有节奏,将注意力瞬间拉到自己身上,随后引出一个新的包袱或强化现有情境。
这三招各自独立,但又常被组合使用,形成独特的节奏和风格。
每一招具体是怎么表演的?为何如此奏效?
第一招:【贱萌】表情与语气
表演方式: 岳云鹏在使用这招时,往往会伴随微耸的肩膀、歪头、眨眼、嘟嘴等一系列肢体小动作,配合将语调变高、变细、带上鼻音或拖长尾音,营造出一种“小可怜”、“求表扬”、“耍无赖”或“不服气”的状态。这种状态与他本人的体型和外貌形成鲜明对比,增加了喜剧感。他能在严肃讲述一个道理时突然变得委屈巴巴,也能在被搭档“欺负”后瞬间露出“我记住你了”的表情。
奏效原因:
- 反差萌: 这种表情和语气与传统相声演员的形象以及他相对憨厚的外表形成巨大反差,制造出人意料的喜剧效果。
- 接地气: 这种“贱萌”状态非常接近日常生活中人们偶尔流露出的撒娇、耍赖或小得意的情绪,让观众感到亲切和真实。
- 情绪传达: 它能快速准确地传达出角色当时复杂或微妙的情绪,无需过多语言解释。
- 建立人设: 长期使用强化了他“贱萌”的表演人格,观众对此有预期,一旦出现便会迅速产生共鸣并笑出来。
第二招:【唱】功展示
表演方式: 岳云鹏的演唱招式非常灵活。他可以在讲述一个故事时,突然用一段歌曲来表达角色的心情;可以在搭档的伴奏下,字正腔圆地唱一段太平歌词或小曲;也可以用他特有的方式演绎流行歌曲,常常是跑调的、深情的、或者夸张的。关键在于演唱的内容、时机以及演唱时的表情和状态。他唱流行歌时,常会深情款款地闭上眼睛,甚至带着哭腔,与歌曲本身的意境或段子语境形成错位。
奏效原因:
- 多才多艺感: 相声演员会唱是基本功,但岳云鹏将演唱变成了突出个人风格的利器,展现了他不仅仅是说学逗唱,还有唱歌的“才能”(无论好坏)。
- 情绪调动: 音乐是共通的语言,一段熟悉的旋律能迅速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调动观众的情绪,或引发怀旧,或制造欢乐。
- 打破常规: 在以说为主的相声中插入大段的演唱,打破了常规的表演节奏,给观众带来新鲜感。
- 包袱载体: 歌曲本身可以作为包袱的载体,通过歌词的改编、演唱方式的夸张或与前后内容的矛盾来制造笑点。
第三招:【铺垫】式的突然打岔
表演方式: 这种招式通常发生在段子进行到某个节点,搭档(主要是孙越)正在进行重要铺垫或讲述关键情节时。岳云鹏会看似漫不经心地插入一句:“我说一句啊”、“哎,你知道吗?”或者身体前倾,作出要讲重要事情的样子。然后说出来的内容可能是对搭档某个词的纠结、一个与主线无关的个人感受、或者一句对当前情境的神吐槽。这句话往往不长,但瞬间打断了搭档的节奏,将观众的注意力强行拉走。
奏效原因:
- 意外性: 这种打断通常是突如其来的,打破了观众对相声表演顺序的预期,产生意外的喜剧效果。
- 强调个人特色: 这种行为方式非常符合岳云鹏在舞台上塑造的那个有点“笨”、有点“傻”、自我中心的表演人格,是人设的具象化表现。
- 凸显搭档: 这种打岔也为搭档孙越提供了绝佳的反应机会,孙越的无奈、吐槽或翻白眼等反应本身也是重要的笑点来源,强化了二人的配合默契。
- 制造悬念: 观众会好奇他到底要说什么,即使说出来的内容很无厘头,这种“期待-反差”的过程本身就很有趣。
他是如何在相声中运用这三招的?与搭档如何配合?
这三招的运用并非随机,而是需要恰当的时机和节奏控制。
- 时机选择: 岳云鹏通常会在段子进行到一定程度、观众情绪平稳或需要调动时使用这些招式。例如,在一段长篇叙述可能让观众感到疲惫时,突然插入一段唱歌或一个表情,能迅速刷新观众的注意力。在搭档铺垫了一个重要信息,即将揭晓包袱前,突然一句“我说一句啊”也能有效地制造悬念或转移焦点,为后续的包袱提供新的角度。
- 节奏控制: 他非常擅长控制这些招式出现的频率和停留时间。“贱萌”表情可能只是瞬间的捕捉,而唱歌可能会持续一段。打岔的话语短促有力,但引发的反应和互动可能会延续一会儿。他会根据现场观众的反应来调整使用的力度和持续时间。
- 与搭档孙越的默契: 孙越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是岳云鹏的“捧哏”,负责“托”住包袱、“接”住话头、“圆”场,以及最重要的一点——对岳云鹏的招式作出反应。岳云鹏的“贱萌”需要孙越的“嫌弃”或“无奈”来衬托;岳云鹏唱歌时,孙越可能会伴奏或吐槽;岳云鹏突然打岔时,孙越的愣住、纠正、或者那句经典的“你倒说呀!”都是推动喜剧效果的关键。他们的配合是长期磨合的结果,孙越能够精准地捕捉到岳云鹏的意图并给出最恰当的反应,使得这些招式能够顺利落地并产生最大效用。
观众对此有何反应?他是如何驾驭这三招的?
观众对岳云鹏的“三连招”反应非常热烈,可以说是他最受观众欢迎的部分之一。
- 期待与满足: 许多观众来看岳云鹏的相声,就是期待看到他使用这些标志性的招式。当这些招式出现时,观众会感到一种“果然来了”的满足感,甚至在招式即将出现前就会报以掌声或笑声。
- 参与感: 由于这些招式辨识度极高,观众仿佛也参与到了表演中,期待他的每一个表情、每一句插话、每一段演唱。这种熟悉的亲切感拉近了演员与观众的距离。
- 情感共鸣: “贱萌”表情引发的可爱感,“唱”功带来的欢乐或感动,“打岔”制造的意外感,都直接调动了观众的情绪,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强烈的喜剧体验。
岳云鹏能够成功驾驭这三招,在于:
- 深植于人设: 这三招不是强行加入的技巧,而是他长期在舞台上摸索形成的表演人格的自然流露。他演的就是他自己,所以用起来格外自然。
- 对观众心理的把握: 他深知观众喜欢什么,知道如何在何时何地使用这些招式能够最大化效果。他能够敏锐地捕捉现场气氛,并作出调整。
- 与搭档的默契: 正如前文所述,孙越的配合是他成功的基石。没有孙越的“托”和“接”,这些招式很难完全展现其魅力。
- 反复锤炼: 这些招式是在无数场次的表演中不断试验、打磨、强化的结果。他知道哪些表达方式最有效,哪些时机最恰当。
总而言之,“岳云鹏相声三连招”是岳云鹏相声表演中高度凝练且行之有效的喜剧手段。它们是其表演人格的体现,也是与搭档默契配合的结晶,更是他能够迅速俘获观众笑声、建立个人品牌的关键所在。这些招式虽然简单,但运用得当,便能产生惊人的喜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