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电影】史诗级奇幻巨制全方位解读
近年来,提及“封神演义电影”,绕不开的焦点便是乌尔善导演执导的“封神三部曲”。这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中国神话史诗电影计划,旨在以现代电影工业的顶级水准,将这部家喻户晓的古典小说搬上大银幕,并构建一个宏大而独立的东方奇幻电影宇宙。它不仅仅是一部电影,而是一个包含了巨大投入、漫长周期和全新制作模式的系列工程。
项目概览:【封神演义电影】到底是什么?
我们现在谈论的“封神演义电影”,特指由北京文化出品、长春电影制片厂等联合出品的
“封神三部曲”。它计划分为三部电影上映,分别是:
- 《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 (已于2023年上映)
- 《封神第二部》 (待上映)
- 《封神第三部》 (待上映)
这三部电影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弧线,改编自明代小说家许仲琳(或陆西星)创作的古典神魔小说《封神演义》。故事背景设定在三千多年前的中国,讲述了商王朝走向灭亡,以及武王伐纣的历史进程中,人、仙、妖之间的复杂斗争,最终引出“封神”的结局。
核心概念与片名
该系列电影的核心在于对原著进行现代化改编,在保留其神话史诗基调的同时,更加聚焦于人物的成长与命运,尤其是殷寿(商纣王)的残暴统治如何引发天下大乱,以及姬发等年轻一代的王子们如何在乱世中做出选择、完成自我觉醒与成长,最终走向协助西岐伐商的道路。《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的片名便直接点明了其故事主要围绕商朝都城朝歌展开,展现了王朝由盛转衰的最初阶段,以及核心人物的登场。
为何要拍? ambition与挑战
为何选择《封神演义》这样一部体量巨大、人物众多、设定复杂的小说,并投入如此巨大的资源拍摄三部曲?
原因在于,《封神演义》在中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远的文化影响力,其神话体系和人物形象深入人心。出品方和导演希望能够打造一部真正属于中国的、具有世界级视效水准的魔幻史诗电影,填补中国电影在这一类型上的空白,并向世界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将其拍成三部曲,是为了有足够的篇幅详尽地展现原著宏大的世界观、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曲折的情节发展,避免单部电影篇幅不足导致的割裂或简化。
高额投入与漫长周期
这种 ambitious 的目标必然伴随着巨大的挑战。最直接的就是
资金投入巨大。据报道,整个“封神三部曲”的总投资估算达到了令人瞩目的数字(具体数字有不同说法,但普遍认为在数十亿人民币级别),这使其成为中国电影史上投资最高的项目之一。这笔巨额资金主要用于:
- 构建庞大的、具有东方美学特色的物理场景和道具。
- 邀请顶级的概念设计、美术设计和服装设计团队。
- 开展长期的、大规模的演员训练营。
- 进行漫长的、高成本的后期特效制作。
- 聘请国际一流的幕后制作团队和技术顾问。
同时,项目的周期也异常漫长。从前期筹备、剧本打磨、概念设计,到演员训练、正式拍摄(三部连拍),再到后期制作,整个过程持续了数年。这种“三部连拍”的模式,虽然提高了效率,但也对前期规划和资源调配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制作过程:【封神演义电影】是如何、在哪里诞生的?
“封神三部曲”的制作过程堪称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其“如何拍”展现了中国电影工业化探索的新高度。
选角与演员训练营
为了找到最适合角色的演员,尤其是扮演质子旅等年轻角色的新人演员,剧组启动了全球海选。选出的年轻演员进入了一个
长达六个月的封闭式训练营。这个训练营不仅仅是表演训练,更包括了:
- 体能训练:骑马、射箭、武术等,以应对影片中大量的动作戏。
- 传统文化学习:学习历史礼仪、传统文化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角色和时代背景。
- 剧本围读与角色分析:深入理解剧本和自己的角色。
这种高强度的训练,旨在让演员从身体到精神都尽可能地贴合角色,尤其让扮演质子们的年轻演员建立起真实的兄弟情谊和默契。资深演员则需要反复打磨表演,力求塑造出具有深度和复杂性的经典人物。
场景搭建与实景拍摄地
为了呈现小说中宏大的古代世界,剧组在位于山东青岛的
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内,搭建了占地数万平方米的
超大规模实景拍摄基地。
- 朝歌城:按照古代建筑风格和小说描述,精心搭建了富丽堂皇的王宫、威严的城墙、热闹的市集等。许多场景并非简单的门面,而是可以实际进入、进行复杂表演的完整建筑群。
- 西岐城:虽然在第一部中着墨不多,但也已进行了概念设计和部分搭建,展现了与朝歌不同的风貌。
- 昆仑仙境、龙德殿等:通过室内棚拍结合搭建的方式,营造出神话世界的奇幻感。
除了棚内搭建,影片还可能结合了部分实景拍摄地,但大部分核心场景都围绕在青岛的基地内完成,便于统筹管理和三部连拍。
特效与后期制作
作为一部神话史诗,视觉特效是不可或缺的一环。电影邀请了国内外顶尖的特效团队,负责:
- 生物设计与呈现:妲己的狐狸形态、龙须虎、饕餮等奇幻生物的设计、建模和动画制作。
- 法术效果:风、火、水、雷等各种仙术、法术的视觉表现。
- 大规模战争场面:士兵阵列、攻城器械、战场环境等数字资产的生成和渲染。
- 环境扩展:对实景搭建的场景进行数字延伸,使其看起来更加广阔、壮观。
由于三部曲是连拍的,后期制作周期非常长,需要对海量的素材进行剪辑、调色、音效、配乐以及特效合成。
投入了多少?规模与成本
正如之前提到的,“封神三部曲”的
投资规模巨大。虽然官方并未公布精确到个位数的数字,但普遍估算的总成本在
30亿人民币左右。这个数字包含了从剧本阶段到最终完成所需的几乎所有费用。
“这是一个用工业化的方式来完成的艺术品。”—— 乌尔善导演曾如此形容这个项目。高额的投入是实现这种工业化、高标准制作的基础,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上,从演员的训练、服装道具的精美程度,到场景的宏大和特效的逼真度。
巨额投入的背后,是希望能够凭借影片的高品质制作和史诗般的叙事,不仅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也能走向国际,回收成本并产生盈利。
故事聚焦:第一部《封神第一部》讲了什么?
《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作为三部曲的开篇,并没有直接进入武王伐纣的高潮,而是聚焦于
故事的缘起和核心人物的命运转折。
影片以西岐的姬发为主要视角之一,讲述了他作为人质来到商朝都城朝歌,亲历了以殷寿为首的商王室内部的权力斗争和道德沦丧。故事主线包括:
- 殷寿的崛起与暴行:展现了殷寿如何通过血腥手段登上王位,并在妲己(被狐妖附体)的蛊惑下变得残暴不仁,囚禁父亲、杀害兄弟、残害忠良。
- 质子团的命运与选择:姬发、鄂崇禹、姜文焕、崇应彪等四大伯侯的儿子作为质子身处朝歌,亲眼目睹王朝的腐败与混乱。他们在忠诚与道义之间挣扎,姬发最终选择了弃暗投明。
- 封神世界的铺垫:姜子牙奉元始天尊之命,携带封神榜下凡,寻找能完成封神大业的人。哪吒、杨戬等仙界人物也陆续登场,展现了人界之外的神仙体系。
- 西岐的萌芽:影片也展现了西伯侯姬昌的仁德和预知未来的能力,为后续西岐起义伐商埋下伏笔。
第一部着重刻画了殷寿的蜕变和姬发的成长,展现了暴政的恐怖以及年轻一代人如何面对混乱、寻找自己的道路。故事相对集中,为后续两部更宏大的战争场面和封神过程打下了坚实的人物和叙事基础。
未来展望:后续两部将如何呈现?
《封神第二部》和《封神第三部》的故事将继续推进,逐步展开更加波澜壮阔的史诗画卷。
根据原著和小说的脉络,可以预见:
- 第二部:可能主要聚焦于西岐反商势力的壮大,姜子牙协助姬昌、姬发父子建立周王朝的基业,以及阐教、截教等仙界力量更深入地介入人间的战争。可能会有更多著名的神话人物和法术斗法登场。
- 第三部:将是高潮部分,展现周武王姬发率领大军伐纣的决定性战争,封神台的建立,以及最终众神归位的结局。这将是场面最宏大、人物最集中的一部分。
由于是三部连拍,二、三部的制作基本已经完成,目前主要处于后期制作阶段。观众期待它们能够延续甚至超越第一部的制作水准,完整呈现《封神演义》这个传奇故事的宏大与震撼。
【封神演义电影】FAQ速览
- 是什么项目? 中国神话史诗“封神三部曲”电影系列。
- 为什么拍? 打造中国自己的顶级奇幻史诗,展现传统文化魅力。
- 在哪里拍? 主要在青岛东方影都搭建的超大规模实景基地拍摄。
- 投入了多少? 估算总投资在30亿人民币左右。
- 如何制作? 采用工业化流程,包括全球选角、半年演员训练营、大规模实景搭建、三部连拍、顶尖特效。
- 怎么讲述故事? 第一部聚焦故事缘起和人物命运,后续两部将展现西岐崛起和伐纣大战直至封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