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通常也被称为《大话西游》的下部或第二部,是一部于1995年上映的香港奇幻喜剧电影。这部电影由刘镇伟执导,周星驰、朱茵、吴孟达、莫文蔚、罗家英等人主演。它是《大话西游》系列电影的第二部分,承接上集《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的剧情,深入讲述了至尊宝与紫霞仙子之间的故事,以及至尊宝如何最终成长为孙悟空。
这部电影到底是什么?
《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是一部融无厘头喜剧、浪漫爱情、魔幻武侠于一体的影片。它在经典小说《西游记》的基础上进行了颠覆性的改编,创造了一个充满现代情感和荒诞元素的全新故事。电影主要围绕着至尊宝为了寻回所爱,穿越时空,却意外结识了为寻找意中人而下凡的仙子紫霞,并在命运的捉弄下,面临前世今生的爱情纠葛与作为孙悟空的使命之间的艰难抉择。
主要角色有哪些?
- 至尊宝 / 孙悟空: 故事的中心人物,一个被设定为至情至性、追求爱情的凡人(后为山贼),实则是孙悟空的转世。他在寻找白晶晶的过程中,遇到了紫霞,并在与紫霞相处的过程中逐渐找回了作为孙悟空的记忆和力量。
- 紫霞仙子: 从如来佛祖的灯芯中分离出来的仙子,敢爱敢恨,下凡寻找能拔出她紫青宝剑的意中人。她认定至尊宝就是她的“盖世英雄”,并对他一往情深。
- 青霞仙子: 紫霞的姐姐(或说是紫霞的另一半),两人白天是紫霞,晚上是青霞。性格与紫霞不同,与紫霞有时互相排斥,有时又互相依赖。
- 猪八戒 / 猪悟能: 孙悟空的二师弟转世,性格胆小好色,但对唐僧忠心耿耿。
- 沙僧 / 沙悟净: 孙悟空的三师弟转世,性格憨厚老实,存在感相对较弱。
- 牛魔王: 电影中的主要反派之一,法力高强,试图娶紫霞为妻,并与孙悟空有旧怨。
- 春三十娘 / 蜘蛛精: 上集的反派,白晶晶的师姐,盘丝洞的主人。
- 白晶晶 / 白骨精: 上集的另一位女主角,春三十娘的师妹。至尊宝穿越时空最初是为了寻找她。
- 观世音菩萨: 在电影中多次出现,指引至尊宝面对命运和使命。
在哪里取景拍摄?
《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的主要外景拍摄地位于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镇北堡西部影城。这个影城曾是明清时代的边防城堡,其荒凉、古朴、充满西北风情的景致,完美地契合了影片中荒漠、古城的设定。
- 具体的场景如:
- 至尊宝与紫霞在沙漠中相遇、跋涉的茫茫沙海。
- 盘丝洞的外景,通常利用影城的古老城墙和破败建筑。
- 电影结尾处孙悟空和紫霞诀别,以及“他好像一条狗”发生的那段古城墙。
- 牛魔王的所在地等场景,很多都是在镇北堡西部影城及其周边完成的。
镇北堡西部影城因为《大话西游》等影片的拍摄而闻名,至今仍保留着电影中的一些经典场景,成为许多影迷打卡留念的地方。
制作预算大概多少?
关于《大话西游》上下两部的具体制作预算,业界普遍的说法是两部电影合计的投资大约在4500万港币到5000万港币之间。这在1994年至1995年期间的香港电影市场,属于比较高的制作成本。高成本也体现在影片的特效、服装、道具以及外景拍摄等方面,尤其是一些法术打斗场景和人物造型(如牛魔王、蜘蛛精等)在当时都是下了工夫的。需要注意的是,这个预算是上下两部共享的,并非单指《大圣娶亲》。
主要情节是怎样的?
《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的情节紧接《月光宝盒》的结尾。至尊宝使用月光宝盒穿越到500年前,本想寻找白晶晶,却落入了盘丝洞,被蜘蛛精春三十娘所困。在这里,他遇见了从灯芯中化身下凡的紫霞仙子。紫霞拔出了紫青宝剑,认定至尊宝是她的意中人,对至尊宝展开猛烈追求。
至尊宝一心想要离开盘丝洞,继续寻找白晶晶,但与紫霞的相处让他内心产生了复杂的情感。紫霞用她的真心感动了至尊宝。期间,牛魔王出现,看中了紫霞,想要强娶她。至尊宝为了救紫霞,试图再次使用月光宝盒。
在故事发展中,至尊宝逐渐发现自己不仅是盘丝大仙的传人,更是五百年前的孙悟空。观世音菩萨出现,点化他必须戴上金箍,恢复法力,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才能解救眼前的一切。戴上金箍意味着斩断一切情欲,做一个无情无义的盖世英雄。
在牛魔王的逼迫下,为了救紫霞和被牛魔王抓住的师弟师父,至尊宝最终做出了痛苦的选择——戴上金箍,变回了拥有无穷法力的孙悟空。他与牛魔王展开激战,拯救了大家。然而,在激战中,紫霞为保护孙悟空而死。孙悟空痛彻心扉,却无能为力。
电影的最后,孙悟空带着唐僧师徒继续西行。在一个城楼上,他看到了疑似至尊宝和紫霞转世的一对恋人。他附体于那个“至尊宝”,替他亲吻了那个“紫霞”。最终,孙悟空转身离去,融入漫漫西行路。
电影有哪些著名场景或道具?
这部电影留下了大量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和道具:
- 月光宝盒: 贯穿上下的核心道具,能穿越时空,是联系两部电影和至尊宝命运的关键。
- 紫青宝剑: 紫霞仙子的信物,传说中只有她的意中人才能拔出,成为紫霞认定至尊宝的证据。
- 盘丝洞: 蜘蛛精春三十娘和白晶晶的巢穴,也是至尊宝和紫霞相遇、故事展开的主要场景之一。
- 戴金箍: 至尊宝决心放弃尘世情感、成为孙悟空的仪式性场景,伴随着痛苦和觉醒。
- 城楼吻别: 电影结尾最经典的场景之一,孙悟空附体夕阳武士,在城楼上与紫霞的转世深情相吻,是全片情感的高潮和最终的释然。
- “他好像一条狗”: 同样是城楼上的结尾场景,围观的人们对孤身离去的孙悟空的评价,充满了无奈和悲凉。
经典台词如何诞生?
《大话西游》系列的经典台词并非凭空产生,它们通常巧妙地结合了角色的情感、电影的荒诞风格以及对传统文化的解构,在特定的情境下说出,从而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以下是一些例子:
“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你的剑在我的咽喉上割下去吧!不用再犹豫了!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这是至尊宝对白晶晶说的谎话,但在《大圣娶亲》中,当他面对牛魔王和紫霞的困境时,这段话在观音大士的点化下,从他的内心深处发出,对象变成了紫霞。这段台词的“诞生”过程,就是从最初的虚假到最后的真心,这种戏剧性的转变赋予了它深刻的意义和情感力量。
“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踩着七彩祥云来娶我。”
这是紫霞仙子对爱情的美好憧憬。台词简洁而富有画面感,代表了角色纯粹的浪漫主义。它“诞生”于紫霞对至尊宝产生爱意并寄予厚望的时刻,与电影后半部分孙悟空踏着祥云出现却无法相守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增强了悲剧色彩。
“他好像一条狗啊!”
这句台词“诞生”在电影的最后一个镜头。孙悟空完成了使命,牺牲了爱情,孤独地走向前方。城楼上转世的“至尊宝”对“紫霞”说出这句话,既是对孙悟空当时状态(失去一切,像丧家之犬)的描述,也是对这个角色的命运和选择的残酷总结,充满了宿命感。
这些台词的成功,在于它们既符合电影的荒诞风格,又准确地表达了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同时在叙事结构上形成了巧妙的呼应和反转,使得它们在被观众反复品味后,逐渐成为了超越电影本身的文化符号。
电影如何运用配乐?
《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的配乐是其成为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几首关键曲目与场景的结合堪称神来之笔:
- 《一生所爱》: 由卢冠廷作曲和演唱,这首歌通常在电影的结尾部分响起,尤其是孙悟空戴上金箍、告别紫霞、踏上西行路时。歌词“苦海翻起爱恨,在世间难逃避命运”等,完美地诠释了至尊宝/孙悟空为使命牺牲爱情的无奈与悲凉,是烘托电影悲情浪漫主题的关键。
- 《小刀会序曲》: 这是一段非常激昂的民乐,在电影中被多次用于烘托打斗、追逐等动作场面,为影片的武打部分增添了独特的喜剧和戏谑色彩。
- 《Only You》: 唐僧(罗家英饰)唱的这首英文歌,用一种近乎洗脑的方式出现,完全颠覆了传统唐僧的形象,是影片无厘头喜剧风格的极致体现,制造了强烈的反差萌。
配乐在《大圣娶亲》中不仅仅是背景音,它们是叙事的一部分,用音乐强化了角色的情感、场景的氛围和电影的风格,使得观众在多年后听到这些旋律,仍能瞬间联想到电影中的画面和情节。
电影最初的票房表现如何,后来怎么成为了经典?
尽管如今被奉为经典,《大话西游》系列,包括《大圣娶亲》,在1995年刚上映时,票房表现并不理想。在香港,两部电影的总票房未能收回成本,被认为是周星驰事业的一次滑铁卢,直接导致了其制作公司彩星电影公司的倒闭。电影的无厘头风格在当时并未被主流观众普遍接受,甚至有些评论认为其是对经典的胡编乱改。
然而,在内地,《大话西游》却在几年后经历了一个“墙内开花墙外香”的逆袭过程。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 VCD和录像带的普及: 电影下映后,通过盗版和正版的VCD、录像带等形式在内地迅速传播,尤其是高校的学生群体。
- 口耳相传: 在大学宿舍、校园网络上,学生们口口相传电影中的搞笑桥段和经典台词,形成了最初的粉丝群体。
- 互联网的兴起: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影的片段、台词、截图开始在BBS、论坛等网络社区上被广泛分享和讨论。网友们开始逐帧分析,挖掘出电影中被忽视的细节、双关语和隐藏的情感。
- 重估价值: 观众开始发现,《大话西游》并非仅仅是简单的无厘头搞笑,其中蕴含着对爱情、人生、命运的思考,荒诞的外壳下包裹着真挚的情感。这种后现代的解构和重塑方式,恰好契合了当时一部分年轻人的文化心理。
通过这种非传统的传播途径和观众自发的文化构建,《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逐渐从一部票房失败的作品,变成了一部拥有庞大粉丝群体和深远文化影响力的华语电影经典。它的“翻红”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