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者鬥惡龍:它究竟是什麼?
勇者鬥惡龍(ドラゴンクエスト,Dragon Quest,簡稱DQ)是一款由Square Enix(原為Enix)開發並發行的經典角色扮演遊戲(RPG)系列。它於1986年在日本首次登場,被廣泛認為是日式角色扮演遊戲(JRPG)的奠基者之一。
從根本上說,勇者鬥惡龍是一款以回合制戰鬥為核心的冒險遊戲。玩家通常扮演一位被命定要拯救世界的勇者,組建隊伍,探索廣闊的世界地圖,拜訪城鎮與村莊獲取資訊、購買裝備和接受任務,深入迷宮與洞穴尋找寶物和挑戰敵人,最終擊敗企圖為害世界的魔王。
它有哪些核心元素?
- 傳統的回合制戰鬥: 玩家和敵方輪流行動,選擇攻擊、施法、使用道具或防禦等指令。早期的DQ遊戲甚至採用了第一人稱視角進行戰鬥,這在當時獨樹一幟。
- 簡單直觀的操作介面: DQ系列以其簡潔易懂的選單系統聞名,無論是移動、對話還是戰鬥,操作都非常容易上手。
- 經驗值與升級系統: 戰勝怪物可以獲得經驗值和金幣。累積足夠經驗值後,角色等級會提升,能力值增強並學會新的咒文(魔法)或特技。
- 探索與解謎: 世界地圖上隱藏著許多秘密,需要玩家仔細探索;迷宮中也常常設有需要解開的機關或謎題才能繼續前進。
- 豐富的城鎮與NPC: 城鎮是重要的據點,在這裡可以休息、購物、販賣物品、獲取情報,與各式各樣的非玩家角色(NPC)對話是了解世界觀和推進劇情的關鍵。
為什麼勇者鬥惡龍如此受歡迎?
勇者鬥惡龍之所以能在日本乃至全球擁有如此廣大的粉絲基礎,原因多方面且深植人心:
首先,它奠定了許多現代JRPG的基礎,對於許多玩家而言,DQ是他們接觸這類遊戲的啟蒙。那份最初的感動和回憶構成了深厚的情感連結。
其次,系列作品維持了高度一致的品質與風格。無論是藝術風格(由著名的鳥山明先生設計角色與怪物)、音樂(由すぎやまこういち先生創作的經典交響樂)、還是核心的遊戲玩法,DQ都保留了其標誌性的特色,讓新老玩家都能感受到熟悉的味道。這種「不變」反而成為了一種魅力,在不斷變化的遊戲市場中提供了一種穩定而可靠的體驗。
再者,DQ的故事通常雖然主題嚴肅(勇者對抗魔王),但敘事風格卻常常充滿溫馨、幽默和生活氣息。遊戲世界裡的NPC並非只是提供任務的工具人,他們有自己的生活、煩惱和對話,讓這個虛擬世界顯得格外鮮活和有人情味。
勇者鬥惡龍不僅僅是一個遊戲系列,在日本它已經成為一種文化現象。發售新款正傳遊戲甚至被認為可能導致上班族請假、學生翹課,足見其國民級的影響力。
勇者鬥惡龍可以在哪裡玩到?
勇者鬥惡龍系列遊戲橫跨了數十年的歷史,幾乎登陸過市面上所有主流的遊戲平台。
歷代主要發行平台包括:
- 家用主機:
- 任天堂紅白機 (Famicom / NES) – DQ I, II, III, IV
- 超級任天堂 (Super Famicom / SNES) – DQ V, VI
- PlayStation – DQ VII (重製版)
- PlayStation 2 – DQ VII, VIII
- Wii – DQ X (網遊)
- PlayStation 4 / PlayStation 5 – DQ XI, DQ X (網遊)
- Nintendo Switch – DQ XI S, DQ X (網遊)
- 掌上主機:
- Game Boy Color – DQ I&II, III (重製版)
- Game Boy Advance – DQ I, II, III (重製版)
- Nintendo DS – DQ IV, V, VI, IX (重製版/新作)
- Nintendo 3DS – DQ VII, VIII (重製版), DQ XI
- PC:
- 許多較新的作品如DQ XI S、DQ X以及部分衍生作可以在Steam等平台找到。
- 行動裝置:
- Square Enix將許多早期正傳作品(DQ I-VIII)移植到了iOS和Android平台,方便玩家在手機或平板上回味經典。
因此,無論你擁有哪種遊戲設備,都有很大機會找到一款適合你的勇者鬥惡龍遊戲來體驗。
勇者鬥惡龍系列有多少款遊戲?遊玩需要多久?
計算勇者鬥惡龍的遊戲數量,需要區分「正傳」和「衍生作」。
正傳系列:
截至目前,勇者鬥惡龍共有11款正傳數字編號作品,分別是:
- 勇者鬥惡龍 I
- 勇者鬥惡龍 II 惡靈的諸王
- 勇者鬥惡龍 III 傳說的起點
- 勇者鬥惡龍 IV 被引導的人們
- 勇者鬥惡龍 V 天空的新娘
- 勇者鬥惡龍 VI 幻之大地
- 勇者鬥惡龍 VII 伊甸的戰士們
- 勇者鬥惡龍 VIII 空與海與大地與被詛咒的公主
- 勇者鬥惡龍 IX 星空的守護者
- 勇者鬥惡龍 X 覺醒的五個種族 (網絡遊戲)
- 勇者鬥惡龍 XI 尋覓逝去的時光
第十二款正傳作品《勇者鬥惡龍 XII 被選中的火焰之命運》也已公布正在開發中。
衍生系列:
勇者鬥惡龍擁有數量龐大的衍生遊戲,涵蓋了多種類型,例如:
- 勇者鬥惡龍 怪物仙境 (Dragon Quest Monsters): 以捕捉和培育怪物為核心玩法。
- 元氣史萊姆 (Slime MoriMori Dragon Quest): 以系列吉祥物史萊姆為主角的動作冒險遊戲。
- 勇者鬥惡龍 英雄集結 (Dragon Quest Heroes): 無雙類型的動作遊戲。
- 勇者鬥惡龍 創世小玩家 (Dragon Quest Builders): 結合了創造和RPG元素的沙盒遊戲。
- 還有像《勇者鬥惡龍 劍神大冒險》等街機或體感遊戲。
如果把所有正傳和衍生作品都算上,勇者鬥惡龍系列的遊戲數量是相當可觀的,可能有數十款之多。
遊玩時長:
單款勇者鬥惡龍正傳遊戲的遊玩時間通常非常長。只完成主線劇情可能需要40-80小時不等,具體取決於遊戲版本和玩家的遊玩風格。如果追求完成度,例如完成所有支線任務、收集所有要素、挑戰隱藏頭目等,則可能需要100小時甚至數百小時。比如《勇者鬥惡龍 XI S》這樣內容豐富的版本,完全玩透可能需要150小時以上。衍生作的時長則差異較大,從十幾小時到數十小時都有可能。
如何遊玩勇者鬥惡龍?具體操作流程是怎樣的?
遊玩勇者鬥惡龍的基本流程和操作,無論是哪個平台哪個版本,都遵循著類似的模式。
主要操作與流程:
- 開始冒險: 遊戲開始時,通常會有一段開場動畫或劇情,引導玩家進入故事世界,介紹主角的身份和面臨的困境或使命。
- 探索城鎮與村莊: 這是獲取資訊和補給的重要場所。玩家需要:
- 與所有能對話的NPC交談,獲取關於主線任務、支線任務、周遭環境或遊戲系統的提示。
- 前往武器店和防具店,用戰鬥賺取的金幣購買更好的裝備以提升角色的攻防能力。
- 前往道具店購買恢復HP/MP的草藥或魔法瓶、解毒草、復活道具等。
- 拜訪教會,可以記錄遊戲進度(存檔),並解除角色的異常狀態(如中毒、詛咒)或復活陣亡的隊友。
- 有時還可以利用賭場等娛樂設施賺取額外金幣或獎勵。
- 在地圖上移動與探索:
- 從城鎮出來後,玩家會在世界地圖或區域地圖上移動。
- 移動過程中可能會隨機遭遇敵人,進入戰鬥畫面(部分作品在地圖上可見敵人)。
- 地圖上會標示下一個目標點的大致方向,或者玩家需要根據NPC的提示自行尋找。
- 隨著遊戲進程,可能會獲得船、船隻、飛行道具等載具, enabling access to previously inaccessible areas.
- 挑戰迷宮與洞穴:
- 迷宮通常是主線任務的關鍵地點,裡面充斥著更強的敵人、機關和寶箱。
- 需要玩家仔細探索每一個角落,找到通往下一層或最終頭目的路。
- 寶箱中常常藏有稀有裝備、強力道具或大量金幣。
- 迷宮深處通常會有一個強大的頭目(Boss)等待挑戰。
- 進行回合制戰鬥:
- 遭遇敵人後進入戰鬥畫面。玩家需要為隊伍中的每個角色下達指令。
- 指令包括:攻擊(Attack)、咒文(Spell/Magic)、特技(Ability/Skill)、使用道具(Item)、防禦(Defend)、換人(Switch)、逃跑(Run)等。
- 根據敵人的屬性和弱點,合理搭配隊友的行動是獲勝的關鍵。
- 戰鬥勝利後,會獲得經驗值和金幣,隊伍成員的HP和MP不會自動恢復(少數作品或特技除外),需要在地圖上使用恢復手段或返回城鎮休息。
- 角色成長與裝備更新:
- 通過戰鬥累積經驗值提升等級,增強角色基礎能力。
- 學會新的咒文和特技,提升戰鬥的多樣性和效率。
- 在商店或迷宮中獲取更好的武器、防具和飾品,直接提升角色的攻擊、防禦、速度等屬性。
- 部分作品還有職業系統或技能面板, allowing for more customization and strategic character building.
- 推進劇情:
- 完成特定的任務、擊敗特定的頭目或到達特定的地點會觸發新的劇情事件,引導玩家前往下一個目標地點。
- 故事線索會隨著遊戲的進行逐漸展開,世界的秘密和角色的背景也會逐步揭示。
- 擊敗魔王: 經過漫長的旅程和挑戰,玩家最終將會面臨遊戲的終極頭目——魔王,一場艱苦的戰鬥後,如果獲勝,通常會有結局動畫和製作人員名單,宣告一段冒險的結束。
總的來說,勇者鬥惡龍的遊玩方式是一種循序漸進的經典JRPG模式:探索世界、與人交流、戰鬥升級、挑戰迷宮、推進劇情。它的操作設計始終保持著對新手的友好性,即使是第一次接觸的玩家也能很快理解遊戲的規則和目標。
勇者鬥惡龍有哪些獨特的魅力或「怎麼會這樣」的特色?
除了經典的玩法框架,勇者鬥惡龍系列還有許多讓它獨樹一幟、甚至會讓玩家覺得「怎麼會這樣」或「這就是DQ啊」的特色:
- 鳥山明先生的藝術風格: 無論是主角、夥伴、NPC還是怪物,都由《七龍珠》的作者鳥山明先生親自設計。這種獨特的、帶有漫畫風格的設計賦予了遊戲世界極高的辨識度,也讓遊戲氣氛更加輕鬆愉快,即使是可怕的魔物也顯得有點可愛。
- すぎやまこういち先生的經典配樂: 遊戲的音樂,尤其是那段標誌性的「序曲」,幾乎是勇者鬥惡龍的代名詞。すぎやまこういち先生創作的音樂多為交響樂風格,雄偉壯麗或優美感人,極大地烘托了遊戲的氛圍。雖然音樂數量相對有限,但每一次響起都能觸動玩家的心弦。
- 史萊姆(スライム)的形象: 藍色水滴狀的史萊姆是系列最經典的吉祥物,可愛又無害的外形與一般RPG中「怪物」的形象大相徑庭。系列中還有金屬史萊姆、史萊姆王、盒裝史萊姆等各種變體,它們的出現本身就是一種特色,尤其是難以逃跑但提供大量經驗值的金屬史萊姆,是玩家追逐的目標。
- 「帕魯帕魯」(ぱふぱふ,Puff-Puff)的幽默: 這是系列中一個經典的搞笑橋段,通常是女性角色對玩家扮演的角色進行的一種類似按摩或搔癢的動作,但其具體形式和感受總是含糊其辭,留給玩家想像空間。這種帶點小惡趣的幽默感貫穿了整個系列,為嚴肅的冒險增添了輕鬆元素。
- 經典的音效: 遊戲中的音效同樣經典且富有標誌性,比如開寶箱時的音效,升級時的音效,施展特定咒文的音效等,這些聲音早已深深烙印在老玩家的腦海中。
- 對話的風格: NPC的對話常常包含地方方言或者獨特的語氣,讓每個角色和地區都顯得更加生動和個性化。與鎮上的每個人對話,常常能發現意想不到的資訊或有趣的細節。
- 儲存方式的演變: 早期的DQ需要在教會找神父或修女進行「冒險記錄」(セーブ),這種儀式感也是經典體驗的一部分。雖然現代版本提供了更便捷的存檔方式,但教會存檔依然被保留作為傳統。
這些獨特且充滿人情味的設計,共同構建了勇者鬥惡龍那種獨有的、令人感覺溫馨又充滿冒險感的氛圍,讓它在眾多RPG中脫穎而出。
如果是新手玩家,如何開始勇者鬥惡龍的冒險?
對於想要接觸勇者鬥惡龍的新手玩家,幸運的是,大部分正傳作品的故事相對獨立(部分作品之間存在世界觀聯繫,但非強制要求理解前作),因此入門門檻並不高。以下是一些推薦的入門方式:
推薦的入門作品:
-
勇者鬥惡龍 XI S 尋覓逝去的時光 – Definitive Edition:
這是目前最新的一款正傳,也是最推薦新手入門的作品。
為什麼? 它擁有現代遊戲的畫面和音效,但完美保留了系列經典的玩法和風格。遊戲系統非常友好,有自動戰鬥、加速等便捷功能。故事完整獨立,是對系列世界觀的一次集大成呈現。S版更是包含了大量的追加內容和語音,體驗極佳。可以在PS4/PS5、Switch、PC等平台玩到。 -
勇者鬥惡龍 VIII 空與海與大地與被詛咒的公主:
這是一款PS2時代的經典之作,也是系列首次採用全3D畫面在野外大地圖上行走的遊戲。
為什麼? 它擁有非常優秀的故事情節和充滿魅力的隊友。遊戲的氛圍輕鬆活潑,探索感強烈。雖然是老遊戲,但在手機平台和3DS上都有移植版本,畫面和操作都進行了優化,依然是很好的入門選擇。 -
勇者鬥惡龍 III 傳說的起點:
這款遊戲被認為是洛特三部曲(DQ I-III)的起源,地位非常重要。
為什麼? 如果你想體驗系列最經典的骨架和世界觀根基,DQ III是個不錯的選擇。遊戲中有職業系統,可以自由搭配隊伍成員。雖然原版畫面比較古老,但在SFC、GBC、手機等多個平台都有重製版,畫面有較大提升,但核心體驗依然經典。
總之,作為新手,從畫面和系統更友好的《勇者鬥惡龍 XI S》開始是最穩妥的選擇,它能讓你完整地體驗到現代DQ的全部魅力。如果對畫面要求不高,想要體驗經典的起源故事,《DQ III》的重製版也值得嘗試。而《DQ VIII》則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重要作品,其3D化的探索體驗在當時令人耳目一新,至今玩來依然樂趣十足。
無論從哪一款開始,勇者鬥惡龍都將為你展開一場充滿驚喜、挑戰和溫情的大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