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法律法规数据库概述

全国法律法规数据库是由全国人大建立并维护的权威法律信息平台,旨在向全社会提供一个看得见、找得着、用得上的法律公共产品。该数据库的建设是法治建设积极适应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数据库建设背景与意义

加快建设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已经列入2016年12月发布的《“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其目标是通过信息化手段,建设一个全面、权威、有效的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为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打好数字化基础。这一举措不仅意义重大,而且任务紧迫。

数据库内容涵盖范围

全国法律法规数据库的内容涵盖广泛,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以及司法解释等。此外,数据库还收录了我国参加的国际公约、条约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法律。这些数据资源直接来源于电子备案平台,确保了数据的权威性和准确性。

数据库使用说明

用户可以通过复制链接https://flk.npc.gov.cn/到浏览器,体验全国法律法规数据库。数据库首页窗口内容分为“新法速递”、“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司法解释”六个部分,用户可以通过点击不同部分查看相对应的法律法规。

此外,数据库还提供了查询功能。用户可以在搜索区输入关键字,点击搜索栏右侧的放大镜按钮,即可通过关键字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搜索。搜索到的结果会以列表的形式展示在网页上,用户还可以通过高级搜索进行更加精确的查询。

数据库特色与优势

权威性:全国法律法规数据库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主导建设,确保了数据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数据库中的数据资源直接来源于负有法定报备职责的制定机关依法报送备案的正式电子文件。

全面性:数据库内容涵盖广泛,包括我国法律体系的全部内容,为用户提供了全面的法律信息服务。

有效性:为了确保数据库中法律法规电子文件的有效性与准确性,数据库收录了制定机关提供或报备的WPS格式电子文件以及扫描常委会公报、国务院公报等形成的图像版本,两套文本相互比对印证。

开放性:全国法律法规数据库是一个开放共享的数据库。对于国际公约、条约以及港澳法律,数据库将以链接等方式与外交部、香港和澳门特区政府有关网站实现数据共享。同时,数据库收录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也可以适当方式提供给有关政府、部门网站乃至商业网站,实现更大范围的数据共享。

数据库建设进展与未来规划

自2018年以来,全国人大信息中心、图书馆与常委会办公厅秘书局、法工委法规备案审查室组成联合工作组,抓紧启动、扎实推进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一期)建设。目前,数据库已经实现了基本功能,为公众提供了最基本的法律检索服务。

未来,全国法律法规数据库将继续完善数据收录工作,逐步增加历史版本、相关文件的收录。同时,还将研发更便捷有效的检索产品,提升用户体验。此外,还将加强与其他国家机关和地区的合作,共同推动法律数据库建设事业的发展。

结语

全国法律法规数据库的建设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一项基础工作,也是信息化发展对法治建设提出的时代课题。通过不断完善和发展,全国法律法规数据库将成为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全国法律法规数据库

By admin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