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游戏《Ib》的哥特式艺术馆中,主角伊比(Ib)的旅程充满了未知与危险。玩家的选择会深刻影响故事走向,其中一些路径将伊比引向被玩家社群称之为“堕落”或更准确地说是负面结局的状态。这些结局并非简单的失败,而是伊比未能与同伴一同安全逃离,或是虽然逃离却失去了重要的记忆或人格,陷入孤独或不完整境地。

是什么(What):伊比的“堕落”具体指代哪些结局?

在《Ib》中,伊比的“堕落”主要指代那些她未能与盖里(Garry)和/或玛丽(Mary)建立稳定关系并一同离开,最终导致伊比陷入孤立、遗忘或某种形式的精神/情感缺失的结局。最典型的包括:

  • 单独的伊比 (Memory’s Crannies): 这是最常被认为是伊比“堕落”的结局。在这个结局中,伊比独自一人回到了现实世界的美术馆。她通常失去了在美术馆中经历的大部分记忆,尤其是关于盖里和玛丽的记忆。她可能只保留一些模糊的印象或遗失的物品,对这段经历感到困惑和痛苦。
  • 被遗忘的肖像 (Forgotten Portrait): 虽然这个结局更常与盖里的命运相关联,但在某些达成条件下,它也意味着伊比未能与任何人生还,或是虽然生还但以一种凄凉、遗忘的方式存在。如果伊比是唯一回到现实世界的人(通常在盖里牺牲后,又未能成功应对玛丽),她可能会发现自己处于一种孤独且充满不祥预感的状态,这段经历对她造成了深刻但难以回忆的影响。

这些结局的核心在于伊比未能成功地与画中世界割裂,或未能带着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记忆回到现实。

为什么(Why):为什么会发生伊比的“堕落”结局?

伊比的“堕落”结局并非随机事件,而是玩家在游戏中一系列选择和行为的直接结果。其发生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 未能与盖里建立牢固羁绊: 盖里是伊比在画中世界最重要的保护者和引导者。如果玩家未能通过行动和对话加强伊比与盖里的关系(例如,在关键时刻未能帮助他,或选择了伤害他感情的对话),盖里的精神状态会恶化,甚至导致他的“死亡”或牺牲。盖里的缺席极大地增加了伊比独自面对危险和玛丽的风险。
  • 未能正确应对玛丽: 玛丽是画中世界的造物,渴望逃离并取代伊比。玩家对玛丽的态度和选择(是试图理解她,是警惕她,还是完全忽视她)会影响故事走向。如果伊比未能看穿玛丽的本质,或是在盖里不在时未能妥善处理与玛丽的关系,玛丽会成为伊比成功逃离的巨大阻碍,甚至诱导伊比走向错误的出路。
  • 错失关键道具或信息: 游戏中散落着许多重要的道具(如蓝色钥匙)和提示(如藏在书中的文字)。未能找到或使用这些道具,可能会导致无法解锁正确的路径,或是无法获得理解角色和情况所需的关键信息,从而做出错误决策。
  • 错误的选择和行动: 游戏中有许多需要玩家做出选择的节点,比如在特定场景与谁互动,选择哪条路,或是对突发情况的反应。一些看似微小的错误选择,积累起来就可能削弱角色间的信任,导致关键事件的发生或回避,最终偏离通往好结局的路径。

本质上,“堕落”结局是伊比在凶险的画中世界中,因为支持系统的崩溃(盖里)和未能识别并应对潜在的危险(玛丽),而最终被世界的规则或恶意所“吞噬”或伤害的表现。

哪里(Where):伊比的“堕落”结局具体发生在游戏的哪些地方?

伊比“堕落”的原因分布在游戏过程中的各个区域,从早期的互动到后期的关键选择,都在潜移默化地积累影响。然而,这些“堕落”结局的最终呈现达成通常发生在游戏的后期阶段和出口区域:

  • 美术馆深处: 导致“堕落”结局的关键事件(如盖里受伤、玛丽暴露真面目)往往发生在美术馆较深、较危险的区域,比如娃娃房间、倾斜的房间或是玛丽的画室附近。
  • 通往出口的长廊: 在游戏接近尾声时,主角需要通过一个长廊寻找返回现实世界的出口。这个区域是多个结局的分歧点。伊比在这里如何与剩下的同伴互动,以及最终选择了哪扇门(或被哪扇门“选择”),直接决定了她是否会走向“堕落”结局。
  • 现实世界的美术馆入口: “单独的伊比”结局的最终画面,是伊比独自一人出现在游戏开始时的现实世界美术馆入口处。她孤独地面对着周围的环境,缺乏记忆的痛苦在这里达到顶点。

因此,“堕落”结局的原因贯穿始终,但其结果的揭示和最终状态的确认,集中发生在游戏尾声的出口区域和返回现实世界的瞬间。

多少(How Many):有多少种结局可以被归类为伊比的“堕落”?

如果我们将“伊比的堕落”定义为伊比未能与同伴一同安全逃离并保留完整健康的记忆和精神状态的结局,那么主要是以下两种:

  • 单独的伊比 (Memory’s Crannies): 这是最明确的伊比独自且失忆的坏结局。
  • 被遗忘的肖像 (Forgotten Portrait): 这个结局虽然主要描绘了盖里的悲剧,但在某些达成路径下,它意味着伊比也未能以好的状态回归,通常也是独自或带着沉重的心理负担,与理想的“再会面的约定”结局形成鲜明对比。

虽然游戏共有七个结局,但其他结局通常涉及盖里的牺牲但伊比与玛丽一同回归(虽然玛丽的命运不确定),或是所有人都未能逃离(如“某个美术馆的末路”),或是达成好结局。因此,狭义上符合“伊比独自一人且状态不佳”这一描述的,主要是“单独的伊比”,而“被遗忘的肖像”也常被包含在内,因为它代表了未能与盖里一同逃离的失败状态,且伊比的状态也并非完好。所以,可以认为有两种主要的“伊比的堕落”结局。

如何/怎么(How):如何达成或如何避免伊比的“堕落”结局?

达成“单独的伊比”或“被遗忘的肖像”等堕落结局的路径:

要达成这些结局,需要采取与达成好结局相反的行动。主要路径包括:

  1. 让盖里“死亡”: 这是通往大多数坏结局(包括伊比的堕落)的关键一步。
    • 忽视盖里的健康:让他的玫瑰花瓣数量减少到零。这通常通过在危险区域未能及时躲避或解决谜题(如玩捉迷藏时被抓到),或在特定事件中未能及时援助他(如未能快速解开绳子)来达成。
    • 削弱与盖里的关系:在对话中选择不信任他、嘲笑他,或是在需要合作时未能积极配合。例如,在选择离开房间时犹豫不决、未能及时叫醒睡着的盖里等。
    • 在关键时刻未能提供支持:例如,在某些需要勇气或决断的场景,选择退缩或错误的行动,导致盖里必须承担更大的风险。
  2. 盖里死亡后未能与玛丽建立正确的联系或做出正确选择: 在盖里牺牲后,伊比将独自或与玛丽同行。
    • 未能看穿玛丽的真实身份和意图。
    • 过于信任玛丽,或是未能按照特定的步骤(如找到玛丽的素描本)来理解她。
    • 在最终的出口区域,没有找到通往现实世界的正确出口(通常需要盖里在场或通过特定方式识别)。
    • 在与玛丽同行时,未能完成特定的行动或收集特定物品,导致无法阻止玛丽的计划或安全分离。
  3. 错失关键道具: 特别是蓝色钥匙,这是通往某些路径的必需品。未能拿到它可能会限制行动,甚至导致被困。
  4. 最终出口选择错误: 在游戏高潮部分,主角们会遇到多扇门。选择通往画中世界的门而不是现实世界的门,会导致滞留在画中世界。

简单来说,达成伊比的“堕落”结局,就是未能保护好自己的同伴(主要是盖里),未能正确识别和应对画中世界的威胁(主要是玛丽),以及未能找到并选择正确的逃离路径。

避免伊比的“堕落”结局,达成好结局的方法:

避免“堕落”结局,自然就是要采取与上述相反的行动,努力达成“再会面的约定”或“永远在一起”等好结局:

  1. 保护盖里,维持他的玫瑰花瓣:
    • 在遭遇危险时迅速做出反应,躲避敌人。
    • 及时解决谜题,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危险中。
    • 在盖里遇到麻烦时(如被困、受伤),迅速采取行动帮助他。
  2. 加强与盖里的羁绊:
    • 在对话中选择表达关心、信任和支持。
    • 与他合作解决谜题。
    • 在困难时刻互相鼓励。
    • 确保在分开后尽快找到他。
    • 特别是在某些关键场景(如盖里精神受挫时)选择正确的安慰或激励他的话语。
  3. 正确应对玛丽:
    • 认识到玛丽并非普通人类。
    • 在盖里在场时,听从盖里的判断和建议。
    • 找到并查看玛丽的素描本,了解她的背景和愿望。
    • 在游戏后期,明确拒绝玛丽的邀请,不进入她试图创造的世界。
    • 在最终阶段,确保盖里在场并与他一同行动,阻止玛丽通过出口。
  4. 收集关键道具和信息:
    • 仔细探索每一个房间,不要遗漏物品。
    • 务必拿到蓝色钥匙等必要道具。
    • 阅读书本和字条,理解故事背景和提示。
  5. 选择正确的出口: 在游戏最后,与盖里(如果他还活着)一起找到并进入通往现实世界的出口。这个出口通常与玛丽试图引导的方向不同,需要通过特定的方式(如盖里提供的信息)来识别。

达成好结局(从而避免伊比的堕落)的关键在于维系伊比、盖里、玛丽这三者之间的微妙平衡,理解画中世界的规则,并通过行动和选择展现出勇气、信任和智慧。

如何(How):伊比的“堕落”结局在游戏中是如何呈现和描绘的?

游戏通过多种方式来描绘伊比的“堕落”结局,使其在情感上具有冲击力:

  • 画面:
    • 最终场景的孤独感:在“单独的伊比”结局中,画面通常定格在伊比独自站在现实世界美术馆入口的中央,周围是空荡荡的走廊,这与游戏开始时热闹的场景形成鲜明对比,强烈衬托出她的孤独。
    • 关键道具的缺席或变化:伊比可能手里没有玫瑰,或盖里送给她的物品(如打火机)不见了,象征着记忆和联系的缺失。
    • 伊比的表情:尽管像素风格,但通过伊比的站姿和有限的表情变化,能传达出她的迷茫、困惑或悲伤。
    • 色彩的运用:相比好结局通常带有的希望色彩,坏结局的画面可能显得更加阴沉或压抑。
  • 音乐和音效:
    • BGM的变化:伊比的“堕落”结局通常伴随着忧伤、空灵或令人不安的背景音乐,与游戏过程中积极或紧张的音乐截然不同,营造出悲凉的氛围。
    • 缺乏对话或互动音效:孤独的结局意味着没有同伴的声音或互动音效,进一步强调了伊比的孤立无援。
  • 文字描述和对话:
    • 伊比的内心独白或与环境的互动:游戏通过文字描述伊比对周围环境的反应,她可能对熟悉的艺术品感到陌生,试图回忆但徒劳无功,这些文字直接描绘了她的失忆和困惑。
    • 与其他角色的互动缺失:在“单独的伊比”结局中,没有盖里或玛丽的声音,所有互动都消失了,只剩下伊比一个人面对空虚。
  • 过场动画或插图: 某些结局可能会有特定的插图或简短的过场动画,更直观地展示伊比孤立无援或被困的状态。例如,“单独的伊比”结局后,可能会有一张描绘伊比孤独身影的CG。

这些元素的结合,使得“伊比的堕落”结局不仅仅是故事的结束,而是一种情感体验的终结,让玩家深刻感受到未能拯救伊比和她的同伴所带来的遗憾和沉重。

伊比的旅程充满选择,每一个决定都像在美术馆的岔路口前徘徊。而那些通往“堕落”的道路,正是未能紧握同伴之手,未能辨别画中世界的幻象与真实,最终在回归光明时,却将最重要的部分遗失在了黑暗之中。

理解伊比的“堕落”,不仅仅是了解一个游戏结局,更是深入理解《Ib》这款游戏如何通过玩家的互动来探讨信任、牺牲、孤独与记忆的主题。每一个坏结局都是对玩家决策的一次反馈,提醒着在这个充满危险与美丽并存的世界里,真挚的羁绊和清醒的判断是多么珍贵。


伊比的堕落

By admin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