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边有个小卖铺】到底是什么?

提到“云边有个小卖铺”,首先需要明确它具有双重身份。它既是作家张嘉佳先生于2018年出版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在2024年上映的同名电影,后者正是改编自前者的故事内容。因此,你在听到或看到这个名字时,可能指的是那本承载着许多读者泪水与笑容的书,也可能是大银幕上呈现出的那个充满烟火气与诗意的世界。两者分享同一个核心故事、同一群主要人物,但在媒介和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

这个故事讲了些什么?

不论是小说还是电影,核心故事都围绕着一个名叫刘十三的年轻人展开。刘十三生活在大城市,经历了一系列不如意的遭遇,包括学业上的困境和感情上的失败。心灰意冷之下,他被自己的外婆——一个名叫王莺莺、性格强悍又带着几分孩子气的老太太——“骗”回了故乡:一个名叫“云边镇”的偏僻小镇。故事的主线便设定在刘十三回到云边镇后,与外婆共同生活,并遇见镇上形形色色的人,经历了许多看似平凡却充满人情味和生活哲理的事情。

故事通过刘十三的视角,描绘了小镇缓慢的生活节奏、淳朴的民风,以及他与外婆之间深厚而特殊的祖孙情。同时,故事也穿插了刘十三与发小程霜(电影中改名为毛梅)、镇上的其他居民(比如算命的牛大田、智力障碍的王勇等)之间的互动。在这些日常琐事和人际交往中,刘十三逐渐重新认识了生活,理解了爱与离别,并在故乡的土地上寻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和成长的力量。

故事风格是典型的“张嘉佳式”,即在幽默风趣的语言下,包裹着对普通人命运的关怀、对故乡与亲情的眷恋,以及淡淡的忧伤和无可奈何。它既有令人捧腹的段落,也有催人泪下的情节。

故事发生在“哪里”?电影又去了“哪里”拍摄?

故事设定的地点:云边镇

故事的主要发生地是一个名叫云边镇的虚构小镇。从书中的描述来看,云边镇是一个位于相对偏远、依山傍水的地方。这里没有大城市的喧嚣,只有宁静的田园风光、弯曲的小路、上了年头的老房子,以及镇中心那个承载了无数往事和日常的小卖铺。云边镇代表着一种远离尘嚣、充满人情味的故乡意象,是主人公刘十三出发的地方,也是他最终回归的港湾。虽然是虚构的,但它集合了许多人对中国传统小镇、对故乡模糊而温暖的记忆。

电影的拍摄地点:捕捉“云边”的实景

为了还原小说中“云边镇”的氛围,电影剧组在选址上颇下了一番功夫。电影的主要拍摄地位于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些真实的小镇和乡村。具体来说,包括四川省的一些地方,比如:

  • 平乐古镇(邛崃):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镇,其古朴的街巷、临水而建的吊脚楼、悠悠的白沫江,提供了电影中许多富有生活气息的场景。
  • 白岩寺(大邑):据说电影中一些有特定寓意或风景的镜头可能取景于此,展现了西南山区特有的景色。
  • 以及四川省内的其他一些具有乡村特色、自然风光优美的地方。

电影选择这些地方,正是看中了它们所具备的与小说中云边镇相契合的特质:青山绿水、古朴宁静、充满烟火气和地域特色。通过实景拍摄,电影试图将读者在文字中感受到的“云边”具象化,让观众能够通过画面感受到那种远离现代都市、回归自然与本心的感觉。

“小卖铺”在这个故事里扮演了什么角色?

标题中的“小卖铺”并非仅仅是一个卖东西的地方,它在故事中拥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多重意义的载体:

  1. 外婆王莺莺的生活中心与精神寄托: 这个小卖铺是外婆王莺莺经营了一辈子的事业。它不仅仅是收入来源,更是她与外界连接、打发时间、施展她独特“经商”才能(尽管有时显得不那么正经)的地方。小卖铺见证了她所有的岁月,是她生活重心和情感的寄托所在。
  2. 镇上的社区中心: 在云边镇这样的小地方,王莺莺的小卖铺就像一个非正式的社区中心。镇上的居民喜欢来这里聊天、打牌、喝茶、分享日常八卦。它是镇上人情往来的一个缩影,是连接刘十三与故乡、与镇上居民的一个重要节点。
  3. 主人公刘十三的“锚点”: 当刘十三失意地回到云边镇时,这个小卖铺是他的落脚点,是他与外婆共同生活的空间。它代表着家的温暖、故乡的召唤以及一种稳定、简单的生活方式。在刘十三迷茫和挣扎的时候,小卖铺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支持和治愈。
  4. 时间流逝和故事发生的背景: 许多重要的对话、事件、情感冲突和和解都在这个小卖铺里或围绕着它发生。它就像一个舞台,见证了刘十三的成长、外婆的老去、毛梅的追梦,以及镇上其他人物的悲欢离合。小卖铺的存在贯穿了整个故事的时间线。
  5. 一种故乡意象的象征: 小卖铺是云边镇最具代表性的符号之一。它老旧、平凡,却充满了故事和回忆。它象征着那种不会被轻易抹去的故乡印记,那种扎根于土地、维系着亲情和人情的场所。

因此,与其说“云边有个小卖铺”只是一个地理描述,不如说它是一个浓缩了故事情感、人物关系和主题意义的核心象征。

故事里有哪些主要人物?他们“如何”影响刘十三?

故事围绕刘十三展开,但他遇到的每一个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他的人生轨迹和内心状态:

  • 刘十三: 故事的主人公,一个经历挫折后回到故乡的年轻人。他起初有些颓废、迷茫,带着大城市带来的各种不适应和心结。他在故乡的生活以及与他人的互动,促使他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梦想与和解。他的视角是读者了解这个世界的主要窗口。
  • 王莺莺(外婆): 刘十三的外婆,一个充满活力、精明又带着几分胡闹的老太太。她是故事的灵魂人物之一,以她独特的方式关心和“折腾”着刘十三。她对刘十三无条件的爱,她在生活中的坚韧和智慧(有时也体现在她的小卖铺生意经上),是刘十三最重要的情感支柱。她与刘十三的互动是故事中最核心的情感线。
  • 毛梅(电影中,小说中是程霜): 刘十三的发小,一个对未来充满憧憬和梦想的女孩。她与刘十三之间有着一种复杂而深厚的情感羁绊,是刘十三青春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她的存在、她的追求以及她所经历的一切,都深深影响着刘十三对梦想、爱情和人生的看法。
  • 球球: 故事中的一个小女孩,与刘十三关系亲近。她天真无邪、充满童趣,为故事增添了一抹亮色。球球的存在提醒着刘十三生命中的纯真和希望,也让他在照顾她的过程中体验到责任和温情。
  • 牛大田: 镇上的一个算命先生,似乎知晓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他以一种神秘而又接地气的方式出现在刘十三的生活中,有时给出令人费解的“指点”。他的存在增加了故事的传奇色彩,也从侧面反映了小镇的传统与迷信。
  • 王勇: 镇上一个智力有障碍的年轻人。他以一种简单纯粹的方式生活,也受到镇上居民的照顾。王勇的存在可能象征着生活中那些需要被温柔对待和理解的人,也衬托出小镇人情味的一面。

这些人物各自拥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故事线索,他们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云边镇的生活画卷。他们在与刘十三的交往中,或给予他爱与温暖,或让他面对现实的残酷,或激发他内心的力量,共同推动着刘十三完成他的心灵旅程。

“如何”体验《云边有个小卖铺》?

要体验这个故事,你有两种主要方式:

  1. 阅读小说原著:

    • 你可以购买或借阅纸质版小说《云边有个小卖铺》。
    • 也可以通过电子书平台(如Kindle、微信读书、掌阅等)购买或下载电子版进行阅读。

    阅读小说的优势在于,你可以更深入地感受作者的文字风格、主人公内心的独白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小说提供了更多的背景信息和人物心理活动,让读者有更大的想象空间去构建心中的云边镇和人物形象。对于喜欢沉浸在文字世界、细细品味情绪的读者来说,阅读原著是首选。

  2. 观看同名电影:

    • 电影在院线公映期间,你可以前往电影院观看。
    • 公映结束后,电影通常会在各大流媒体平台(如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等)上线,你可以通过在线付费点播或会员观看。

    观看电影的优势在于,它提供了直观的视觉和听觉体验。你可以看到具象化的云边镇风光、感受到演员通过表演传达的情感、听到配合剧情的音乐和音效。电影改编会对故事进行取舍和调整以适应银幕表现,它提供了一种经过导演和演员诠释后的故事版本,更侧重于画面和氛围的营造。对于喜欢视听艺术、希望快速获取故事梗概和情感冲击的观众来说,观看电影是便捷的选择。

许多人会选择先阅读小说,再观看电影,或者反过来,以便比较两种媒介带来的不同感受。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能让你接触到这个关于故乡、亲情、梦想与遗憾的动人故事。

为什么这个故事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

虽然要求不探讨宽泛的意义,但故事能够触动人心、引发共鸣,主要还是因为它切中了许多普遍存在的情感和经历:

  • 对故乡的眷恋和回望: 许多在大城市打拼的人,心中都藏着一个回不去的故乡或者一份对家乡亲人的牵挂。故事中的云边镇和外婆,唤起了人们心中对根源、对简单生活、对无条件亲情的渴望和回忆。
  • 面对人生挫折的迷茫与挣扎: 主人公刘十三的经历——学业不顺、感情失败——是许多年轻人可能经历或正在经历的困境。他面对困境时的迷茫、逃避以及最终的面对,让读者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 祖孙情和亲情的深厚: 王莺莺和刘十三之间的祖孙情,虽然表现方式有时很“特别”,但其中蕴含的深爱和牵挂是普世的。故事细腻地描绘了亲人之间的羁绊,提醒人们珍惜身边的亲情。
  • 梦想与现实的碰撞: 故事中人物对梦想的追逐(无论是刘十三曾经的梦想,还是毛梅的歌唱梦想)与现实的残酷形成了对比,这种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是许多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体会到的。
    * 生活中的幽默与眼泪: 故事风格是笑中带泪的。它在展现生活的艰难和离别的伤感时,也穿插着令人忍俊不禁的幽默瞬间和充满温情的细节。这种处理方式让读者更容易接受故事中的悲伤,并在幽默中感受到一丝慰藉。

正是这些贴近普通人生活经验和情感世界的元素,使得《云边有个小卖铺》能够跨越年龄和地域,打动许多读者的心。


云边有个小卖铺

By admin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