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水电站,一个坐落在中国长江之上、举世瞩目的巨大水利工程,它不仅仅是一座大坝,更是一个集多功能于一体的复杂系统。围绕这个宏伟工程,人们自然会产生一系列疑问:它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会建在这里?它具体在哪里?规模有多大?它是如何运转的?等等。本文将围绕这些通用问题,详细具体地介绍三峡水电站的方方面面,避免宽泛的意义探讨,专注于工程本身的细节。

三峡水电站是什么?

三峡水电站是一个特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其核心组成部分包括拦河大坝、水电站厂房、通航船闸和垂直升船机。它是一个综合性的水利工程,主要承担着防洪、发电和改善航运等多种功能。简单来说,它通过拦截长江水流,抬高水位形成水库,利用水位落差驱动水轮发电机组发电,同时通过控制水库水位来调蓄洪水,并配套建设船闸和升船机以保障和提升河流的通航能力。

三峡水电站位于哪里?

三峡水电站坐落在中国的母亲河——长江的西陵峡中段。具体地理位置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镇。它地处长江上游和中游的交界处,控制着长江流域最为重要的洪水风险区——荆江河段的上游。这个地理位置的选择,是基于对长江水系、地质条件、防洪需求和电力负荷中心的综合考量。

为什么建造三峡水电站?主要功能是什么?

三峡工程的建设,源于中国长期以来应对长江洪水威胁、开发水力资源以及改善内河航运的需求。

  • 防洪:这是三峡工程的首要功能。长江中下游地区,特别是荆江河段,历史上洪水灾害频繁,威胁着数千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重要的工农业基地。三峡水库具有巨大的调蓄库容,可以在汛期储存洪水,削减洪峰流量,显著减轻下游的防洪压力。
  • 发电:长江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三峡工程利用高水位落差,安装了大量的发电机组,能够产生巨大的清洁电能,为华东、华中和华南等地区提供可靠的电力供应,缓解了这些地区的能源紧张状况,并有助于减少对火电的依赖。
  • 改善航运:三峡工程建成后,抬高了上游川江的最低通航水位,淹没了部分险滩,极大地改善了重庆至宜昌段的航道条件,使得万吨级船队能够常年直达重庆港,显著提升了长江“黄金水道”的运输能力和安全性。

除了这三大主要功能外,三峡水库还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抗旱供水、水资源调配等综合效益。

三峡水电站的规模有多大?多少?

三峡工程以其巨大的规模和各项惊人的数据而闻名于世:

  • 大坝尺寸:大坝坝顶高程为185米,最大坝高181米,轴线全长2335米。它是一座混凝土重力坝,依靠自身巨大的重量抵挡水压。
  • 水库库容:三峡水库正常蓄水位为175米,总库容高达393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为221.5亿立方米,这是其防洪功能的关键所在。水库回水长度达数百公里。
  • 发电机组:三峡电站共安装了34台发电机组,包括左岸电站14台、右岸电站12台、地下电站6台以及2台电源电站(供电站本身用电)。
  • 总装机容量:总装机容量达到2250万千瓦(22.5 GW),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之一。

  • 年发电量:年均发电量通常在900亿至1000亿千瓦时之间,具体数值取决于当年的来水量,是巨大的清洁能源产出基地。
  • 混凝土用量:整个工程建设使用了大约2800万立方米的混凝土,是人类建筑史上单体工程混凝土用量最大的工程之一。
  • 工程耗资:整个工程的静态投资和动态总投资巨大,总计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
  • 移民:由于水库蓄水淹没,涉及了大量库区居民的搬迁安置,总移民人口超过130万人,是世界上涉及移民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三峡水电站如何工作?怎么运转?

三峡水电站的运行涉及水力发电、船舶通航和水库调度等多个复杂环节。

水电站如何发电?

水电站的发电原理是利用水位落差将水的势能转化为电能:

  1. 引水:水库中的水通过进水口进入引水管。
  2. 驱动涡轮:高速流动的 H 水冲击水轮机(也称水力涡轮)的叶片,使其高速旋转。
  3. 带动发电机:水轮机的转轴与发电机连接,水轮机旋转带动发电机转子旋转。
  4. 产生电能:发电机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5. 输送电能:产生的电能通过变压器升压后,通过高压输电线路并入国家电网,送往各地。

三峡电站的左岸、右岸和地下厂房内都布置了大量的这种水轮发电机组,并行运行,共同产生巨大的电能。

船舶如何通过大坝?

为了克服大坝造成的上下游水位巨大落差,三峡工程建设了两种主要的通航设施:

五级船闸 (Ship Lock)

三峡船闸是双线五级连续船闸,共有上游引航道、上游闸首、五级依次排列的闸室、下游闸首和下游引航道组成。它是目前世界上级数最多、总水头最高(达113米)的内河船闸。

船舶通过船闸的过程如下(例如从上游往下游):

  • 船舶进入最上游(第一级)的闸室,闸门关闭。
  • 通过泄水或充水系统,调节该闸室与下一级闸室之间的水位差。
  • 打开通向下游的闸门,船舶驶入下一级闸室。
  • 重复以上步骤五次,直至船舶进入最下游的闸室,然后驶出船闸进入下游河道。

从下游往上游则反向进行,通过充水提升闸室水位。船闸的优点是可以通行大型船队,但通过时间较长。

垂直升船机 (Ship Lift)

三峡垂直升船机是另一种更快速的通航设施,专门用于小型客货轮和特种船舶的快速通过。它是一个巨大的钢结构承船厢,通过精密机械和液压系统实现垂直升降。

船舶通过升船机的过程如下:

  • 船舶驶入位于上游或下游的承船厢内。
  • 承船厢的闸门关闭,将船舶和水封闭在厢内。
  • 强大的提升机构(如齿轮齿条或钢丝绳卷扬)将整个承船厢(包括船舶和厢内的水)垂直提升或下降,跨越上下游水位差。
  • 到达另一侧水位后,承船厢闸门打开,船舶驶出。

升船机的优点是快速高效,单次通过时间远短于船闸,但单次只能通过一艘或少数几艘体积较小的船舶。它与船闸共同配合,满足不同类型船舶的通航需求。

水库如何进行防洪调度?

三峡水库的防洪调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专业的调度中心负责根据实时水文气象信息和下游防洪需求进行精细化管理:

  • 汛前腾库:在每年主汛期(通常是6月1日)到来之前,三峡水库会将水位从175米高程逐步消落至145米高程,腾出巨大的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
  • 拦蓄洪水:当长江上游发生强降雨,形成洪峰时,三峡大坝通过控制下泄流量,将超出下游河道安全泄量的部分洪水拦蓄在水库中,削减进入下游的洪峰流量。
  • 错峰调节:通过科学调度,可以调整洪峰到达下游的时间和流量,减轻下游堤防和重要设施的压力,甚至可以与下游支流洪峰错开,避免多股洪水叠加。
  • 汛后蓄水:汛期结束后(通常是9月底或10月),水库开始抬高水位至175米,为冬季和春季的发电、航运和枯期补水做准备。

这种精细化调度,是保障长江中下游防洪安全的关键措施之一。

综上所述,三峡水电站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系统,其构成、规模、功能和运行方式都体现了高超的工程技术和综合管理能力。它不仅仅是一座简单的发电厂,更是长江流域防洪、航运、能源供应体系中的关键枢纽。通过深入了解它的“是什么”、“在哪里”、“有多少”、“如何工作”等具体细节,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到这个工程的巨大价值和复杂性。


三峡水电站

By admin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