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气与“九九”寒天

在中国传统的农历与节气体系中,冬季最寒冷的时段并非冬至当天,而是在冬至之后的一段时间。人们通过一个被称为“数九”或“九九歌”的传统习俗来记录和预测这段寒冷日子,其中“三九”是这段时期里最受关注、也通常认为是最冷的一个阶段。那么,“三九”具体是哪一天?它是如何确定的?了解这些需要我们从“数九”的原理说起。

什么是“三九”?

“三九”是“数九”寒天中的第三个“九天”时期。整个“数九”是从冬至节气开始算起,每九天为一个“九”,总共分为九个“九”,即从“一九”到“九九”。这九个九天共计八十一天,标志着从最寒冷到天气逐渐回暖的过程。

具体来说:

  • 冬至后的第一个九天称为“一九”。
  • 紧接着的九天称为“二九”。
  • 再接着的九天就是我们所说的“三九”。
  • 依此类推,直到“九九”。

“三九”之所以引人关注,是因为它是根据长期的气候观测和经验总结,认为这段时间往往是冬季气温最低、最为严寒的时段。

“三九”是如何计算的?

“三九”的计算方法非常具体和固定,它完全依赖于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这一天。

计算步骤如下:

  1. 确定冬至日期:首先需要知道当年的冬至是哪一天。冬至通常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或12月22日。
  2. 开始数“九”:从冬至日开始,往后计算天数。
  3. 确定“一九”:冬至这一天是“数九”的第一天。从冬至当天算起,包含冬至自己在内的头九天,就是“一九”。
  4. 确定“二九”:“一九”结束后的第一天,开始计算“二九”,持续九天。
  5. 确定“三九”:“二九”结束后的第一天,开始计算“三九”,持续九天。

因此,“三九”是从冬至日算起的第19天开始,到第27天结束。这连续的九天就是“三九”时期。

“三九”通常在每年的什么时候?

由于冬至通常落在公历的12月21日或22日,根据上述计算方法,我们可以大致推算出“三九”通常出现的公历日期范围:

如果冬至是12月21日:

  • 冬至(第一天):12月21日
  • 一九(第一天到第九天):12月21日至12月29日
  • 二九(第十天到第十八天):12月30日至1月7日
  • 三九(第十九天到第二十七天):1月8日至1月16日

如果冬至是12月22日:

  • 冬至(第一天):12月22日
  • 一九(第一天到第九天):12月22日至12月30日
  • 二九(第十天到第十八天):12月31日至1月8日
  • 三九(第十九天到第二十七天):1月9日至1月17日


所以,无论冬至是哪一天,“三九”通常都会落在公历的次年1月初至1月中旬这段时间。

如何确定具体年份的“三九”日期?

要确定具体某一年份的“三九”日期,最精确的方法是:

  1. 查找该年份的冬至日期。
  2. 从冬至日开始,连续计算九天得到“一九”的结束日期。
  3. 从“一九”结束日的次日开始,连续计算九天得到“二九”的结束日期。
  4. 从“二九”结束日的次日开始,连续计算九天,这九天就是当年的“三九”。

计算举例(以2023年冬至为例)

2023年的冬至是公历12月22日。

从12月22日开始计算:

  • 第一天:12月22日 (冬至/一九开始)
  • 第九天:12月30日 (一九结束)
  • 第十天:12月31日 (二九开始)
  • 第十八天:1月8日 (二九结束)
  • 第十九天:1月9日 (三九开始)
  • 第二十七天:1月17日 (三九结束)

因此,对于2023年的冬至而言,其对应的“三九”时期是2024年1月9日至1月17日

通过这个方法,您可以查阅任何年份的冬至日期,并按照上述步骤准确计算出当年的“三九”是哪几天。

为什么“三九”特别冷?

“三九”之所以被称为一年中最冷的时段,并非偶然,而是有其科学道理的。虽然冬至是北半球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意味着接收到的太阳辐射最少,理论上应该是最冷的开始,但地球表面储存热量的能力以及大气环流的影响使得气温的变化存在滞后性。

在冬至之后,尽管白昼开始逐渐变长,但地面和大气在此之前储存的热量已经消耗殆尽,而接收到的太阳辐射仍然很少,不足以弥补散失的热量。这种持续的能量亏损使得气温继续下降,并且这种冷却效应会累积。到了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三九”时期,地球表面的热量散失达到最大程度,而获得的热量依然微弱,因此气温往往降至全年最低点。这种现象在气象学上被称为“热量滞后”或“地面辐射冷却”的累积效应。

民谚“冷在三九”正是对这一自然现象的高度概括。

与之相关的传统歌谣“九九歌”中也有描述:“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这形象地描绘了从“三九”的极致寒冷,到后续时期天气逐渐回暖的过程。

“三九”时期的天气特点

在中国的许多地区,尤其是在北方,“三九”期间的天气特点非常显著:

  • 气温最低:日最低气温和日最高气温都可能达到全年最低值。
  • 冰冻:江河湖面通常完全封冻,滴水成冰的现象常见。
  • 霜冻严峻:大范围、长时间的霜冻甚至冰冻天气会发生。
  • 降雪或晴冷:北方地区可能伴随寒潮带来的降雪,地面长期积雪;南方地区则可能出现湿冷的阴雨或晴朗但极其寒冷的天气。
  • 风大:冷空气活动频繁,常伴有大风,加剧体感寒冷。

总结

综上所述,“三九是哪天”并非一个固定的公历日期,它是一个根据每年冬至具体日期计算出来的、为期九天的特定时间段。这个时间段通常落在公历的1月初到中旬,是冬至后热量持续散失、气温累积下降的结果,因此被认为是冬季中最寒冷的日子。通过查找当年的冬至日期,并从冬至开始准确数到第十九天,就能够确定当年“三九”的起始日期,进而知晓这个严寒时期具体是哪几天。


三九是哪天

By admin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