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三九天?它在2024年具体是哪几天?

“三九天”,通常指的是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是每年公历1月期间最冷的一段时间。更广义上,它也代指从冬至当天或第二天开始,连续计算的三个“九天”,共计27天。这个时期气温低、天气寒冷,是一年中最严酷的寒冷阶段。

在2024年,根据传统的计算方法,完整的“数九寒天”周期是从2023年12月22日(冬至日)开始计算的。因此,这个影响2024年冬季的“三九天”周期如下:

  • 从冬至开始的“数九寒天”总周期(共27天):大致从2023年12月22日持续到2024年1月18日。
  • 狭义上的“三九天”(第三个九天):是这个周期中的一部分,具体日期为2024年1月10日至2024年1月18日

本文将主要围绕这个影响2024年冬季的数九寒天周期,特别是处于其核心的“三九”时段进行详细介绍。

三九天是如何计算的?

三九天的计算方法源自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和“数九”习俗。“数九”是从冬至这一天或第二天算起,每九天为一个“九”,共有九个“九”,直到九九八十一天后,天气回暖,春深日暖。

具体的计算规则是:

  1. 以冬至日为基准:将冬至日作为“一九”的第一天。
  2. 向后推算:从冬至日起,每隔九天为一个“九”。
  3. 三九天的位置:第三个九天即为“三九天”。

例如,2023年的冬至是公历12月22日,那么:

  • 一九:从2023年12月22日开始,至2023年12月30日结束。(共9天)
  • 二九:从2023年12月31日开始,至2024年1月8日结束。(共9天)
  • 三九:从2024年1月9日开始,至2024年1月17日结束。(共9天)

注意:不同地区或日历版本可能计算起点略有差异(如从冬至当天算还是第二天算),但这通常只影响一两天。主流计算方法倾向于将冬至当天计为“一九”第一天。按照这个方法,2024年的三九天是2024年1月9日至1月17日。前面的日期列表是基于“冬至后第一天算一九”的情况,常见有这两种计算方式,实际日期相差一天。为求严谨,我们取冬至后第一天开始计算的版本进行后续日期说明,即:

  • 一九:2023年12月23日至2023年12月31日
  • 二九: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月9日
  • 三九2024年1月10日至2024年1月18日

这个“数九”的体系反映了古人对气候变化规律的长期观察和总结。

为什么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期?

三九天之所以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并非因为此时地球离太阳最远(事实上,北半球冬季地球离太阳更近),而是与地球接收和散发太阳辐射的规律有关,即大气和地表的“热量惯性”或“滞后效应”

虽然冬至日是北半球白天最短、太阳高度角最低的一天,理论上接收到的太阳辐射最少,但地球储存热量的能力很强。就像烧水一样,即使炉火减弱,水温也不会立即下降。从冬至开始,地球接收到的太阳热量持续少于散发出去的热量,地表和空气温度持续下降。这种热量收支不平衡导致的降温过程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达到最低点。

经过二十多天的热量持续散失和缺乏有效补充后,大气和地表的温度积累达到最低谷,通常就出现在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即“三九”期间。此后,尽管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仍较少,但随着日照时间逐渐增加,温度下降趋缓,并开始缓慢回升(虽然可能仍有强冷空气活动导致阶段性降温)。

三九天的典型天气特征

三九天的天气特征可以用一个字概括——“冷”。具体来说,它通常表现为:

  • 气温极低:这是最主要的特征。北方地区气温可能降至零下十几度甚至几十度,滴水成冰。南方地区虽然不如北方寒冷,但最低气温也常在冰点附近或以下,湿冷感更为强烈。
  • 天气干燥:冬季,特别是受到西伯利亚冷高压控制时,空气湿度通常较低,感觉干燥,风力可能较大。
  • 可能出现低温雨雪冰冻:在一些地区,强冷空气与暖湿气流交汇可能导致大范围的雨雪天气,甚至出现冻雨,造成交通、电力等方面的严重影响。
  • 昼夜温差大:晴朗的三九天,白天在阳光下可能感觉稍好,但夜晚温度会迅速下降,温差较大。

这种极端低温天气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健康以及户外活动都带来挑战。

如何在三九天保持健康与温暖?(实用建议)

面对严酷的三九寒冬,采取适当的措施是保持健康和舒适的关键。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实用建议:

衣着保暖

核心原则:多层穿搭、保护重点部位。

  • 内层吸湿透气:选择纯棉或功能性吸湿排汗的内衣,保持皮肤干爽,避免汗水蒸发带走热量。
  • 中层保暖:选择羊毛、抓绒、羽绒等材质的衣物作为中间层,储存身体产生的热量。可以根据外部气温灵活增减。
  • 外层防风防水:选择具有防风、防水或防泼水功能的外套,隔绝冷空气、风、雨雪侵袭,同时保留内部热量。
  • 重点部位防护
    • 头部:头部散热很快,务必戴上保暖的帽子,尤其是有老人和小孩的家庭。
    • 颈部:围巾或高领衣物能有效保护颈部血管,防止寒气入侵,预防感冒。
    • 手部:戴上保暖的手套,防止冻伤,尤其是户外活动时。
    • 足部:穿厚实保暖的袜子,选择防滑保暖的鞋子。鞋子不宜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可以考虑在鞋内放置保暖鞋垫。

饮食调养

核心原则:温热滋补、均衡营养。

  • 多食温热食物:选择性温的食材,如羊肉、牛肉、鸡肉、生姜、红枣、桂圆等,烹饪成汤、粥或炖菜,帮助身体产热。
  • 保证充足热量: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摄入,为身体提供能量抵御寒冷,但要避免暴饮暴食。
  • 多喝温热饮品:热开水、姜茶、红糖水、热牛奶等,补充水分,促进血液循环。避免冷饮或冰水。
  • 补充维生素: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增强免疫力。可以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D。
  • 滋补养阴:冬季易干燥,可以适当食用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百合、银耳等,炖煮成甜品或汤粥。
  • 少食生冷辛辣:生冷食物易伤脾胃阳气,辛辣食物可能导致内火旺盛,都应尽量避免。

日常活动

核心原则:适度运动、避免长时间暴露。

  • 室内适度活动:在室内进行一些舒缓的运动,如瑜伽、太极、室内操等,促进血液循环,但避免大汗淋漓后受凉。
  • 户外短时活动:如果天气允许,可以进行短时间的户外活动,如散步,但务必做好保暖措施。避免在极寒、大风或雨雪天气长时间停留户外。
  • 避免剧烈运动:在极冷天气下进行剧烈户外运动,可能导致心血管系统负担过重,或因大口呼吸冷空气损伤呼吸道。
  • 防滑防摔:注意地面结冰或积雪,行走缓慢,穿防滑鞋,避免摔倒导致骨折等伤害。

健康防护

核心原则:预防为主、关注身体信号。

  • 预防呼吸道疾病:三九天是感冒、流感、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高发期。勤洗手,尽量避免去拥挤不通风的场所。必要时佩戴口罩。
  • 注意皮肤保湿:干燥寒冷空气容易导致皮肤干燥、皲裂,甚至瘙痒。洗澡水不宜过热,洗澡时间不宜过长,浴后及时涂抹保湿霜。
  •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虽然外面寒冷,但也要保证室内空气新鲜。选择中午气温相对较高时,开窗通风一小段时间。
  • 充足睡眠:保证足够的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和增强免疫力。
  • 关注特殊人群:老人、小孩、有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基础病的人群,在三九天更需特别护理,密切关注身体状况变化。
  • 警惕低温伤害: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可能导致冻伤和低温症。如果出现皮肤发白、发硬、感觉迟钝,或体温过低、意识模糊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心理调适

核心原则:保持积极心态。

冬季日照时间短,天气阴沉可能影响情绪。尽量保持规律作息,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进行一些喜欢的室内活动,听音乐、阅读等,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三九天期间的注意事项

  • 冬季取暖设备使用频繁,务必注意用电、用火安全,谨防一氧化碳中毒。
  • 雨雪冰冻天气出行困难,尽量关注天气预报和交通信息,合理安排出行计划,注意交通安全。
  • 室内外温差大,进出房间时注意增减衣物,避免温差过大引发身体不适。
  • 对于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三九天是病情容易波动的时期,应遵医嘱规律用药,定期监测身体指标。

三九天的地域差异(简述)

尽管三九天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最冷的时期,但南北方在寒冷程度和感受上存在显著差异。

北方地区:气温低至零下十几度甚至更低,寒冷是干冷为主,得益于普遍的室内暖气供应,室内外温差极大。户外体感寒冷,但室内温暖干燥。

南方地区:气温通常在零度附近或以上,但湿度大,属于湿冷。这种湿冷感能够穿透衣物,让人感觉“冻到骨头里”,且许多家庭没有集中供暖,室内外温差相对较小,但室内可能比户外更显阴冷。因此,南方的“湿冷”对体感温度的影响不容忽视。

无论身处何地,了解三九天的特点并做好相应的准备,都能帮助我们更加健康、舒适地度过这个寒冷的季节。

三九天2024

By admin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