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皇帝顺序列表】

宋朝(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了解宋朝的历史,首先需要掌握其皇帝的顺序。以下是宋朝共十八位皇帝的顺序列表,包含他们的庙号、姓名以及大致的在位时间。

北宋皇帝顺序及信息

北宋(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共历九帝,享国167年。

  1. 宋太祖(庙号)
    赵匡胤(姓名)
    在位时间:960年—976年

    北宋的开国皇帝,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

  2. 宋太宗(庙号)
    赵光义(姓名,原名赵匡义)
    在位时间:976年—997年

    太祖之弟,通过“烛影斧声”事件继位。基本统一中国本部。

  3. 宋真宗(庙号)
    赵恒(姓名,原名赵德昌、赵元休、赵元侃)
    在位时间:997年—1022年

    太宗之子,与辽签订“澶渊之盟”。

  4. 宋仁宗(庙号)
    赵祯(姓名,原名赵受益)
    在位时间:1022年—1063年

    真宗之子,在位时间长达42年,期间出现庆历新政、嘉祐之治等。是宋朝文学、文化繁荣的时期。

  5. 宋英宗(庙号)
    赵曙(姓名,原名赵宗实)
    在位时间:1063年—1067年

    仁宗堂兄之子,因仁宗无子而被立为嗣子。

  6. 宋神宗(庙号)
    赵顼(姓名)
    在位时间:1067年—1085年

    英宗之子,在位期间启用王安石变法(熙宁变法)。

  7. 宋哲宗(庙号)
    赵煦(姓名,原名赵佣)
    在位时间:1085年—1100年

    神宗之子,初期由祖母高太后临朝听政,后亲政继续推行新法。

  8. 宋徽宗(庙号,追尊)
    赵佶(姓名)
    在位时间:1100年—1126年

    哲宗之弟,艺术家皇帝,善书画,但治国无方。北宋在其后期走向衰落。

  9. 宋钦宗(庙号,追尊)
    赵桓(姓名,原名赵亶)
    在位时间:1126年—1127年

    徽宗长子,在位仅一年多,与徽宗一同在靖康之变中被金朝俘虏,北宋灭亡。

南宋皇帝顺序及信息

南宋(公元1127年—公元1279年),共历九帝,享国152年。

  1. 宋高宗(庙号)
    赵构(姓名)
    在位时间:1127年—1162年

    徽宗之子,钦宗之弟。在靖康之变后于南方重建宋朝政权,是南宋的开国皇帝。

  2. 宋孝宗(庙号)
    赵昚(姓名,原名赵伯琮、赵瑗)
    在位时间:1162年—1189年

    宋太祖赵匡胤的后代(非高宗亲子,而是过继),他是宋朝中兴时期的一位明君,重视民生。

  3. 宋光宗(庙号)
    赵惇(姓名)
    在位时间:1189年—1194年

    孝宗之子,因与父亲及皇后关系紧张而退位。

  4. 宋宁宗(庙号)
    赵扩(姓名)
    在位时间:1194年—1224年

    光宗之子,位期间历经韩侂胄擅权、嘉定和议等事件。

  5. 宋理宗(庙号)
    赵昀(姓名,原名赵与莒)
    在位时间:1224年—1264年

    宁宗族侄,南宋中后期皇帝,联合蒙古灭金,但也为蒙古灭南宋铺平道路。

  6. 宋度宗(庙号)
    赵禥(姓名,原名赵孟启、赵孜、赵祺)
    在位时间:1264年—1274年

    理宗侄子,在位期间,蒙古大举进攻南宋,襄阳等重要城池失守。

  7. 宋恭帝(称号,非庙号)
    赵显(姓名)
    在位时间:1274年—1276年

    度宗之子,年幼继位,临安被元军攻陷后,与谢太后一同降元。

  8. 宋端宗(庙号,追尊)
    赵昰(姓名)
    在位时间:1276年—1278年

    度宗之子,恭帝之兄,在元军占领临安后,被大臣拥立于福州,后逃至广东。

  9. 宋怀宗(庙号,追尊) / 宋少帝(习惯称呼)
    赵昺(姓名,原名赵丙)
    在位时间:1278年—1279年

    度宗之子,端宗之弟。在厓山海战失败后,由陆秀夫背负投海殉国,南宋灭亡。

关于宋朝皇帝顺序列表的常见疑问解答

“宋朝”指的是哪个时期?它的时间跨度是多久?

宋朝是指从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到公元1279年宋朝最终被元朝灭亡的这段历史时期。总共历时319年。

宋朝皇帝一共有多少位?

宋朝总共经历了18位皇帝。

  • 北宋有9位皇帝。
  • 南宋有9位皇帝。

需要注意的是,最后两位南宋皇帝宋恭帝赵显、宋端宗赵昰和宋少帝赵昺,有时在一些文献中会将赵显之后的赵昰和赵昺作为流亡政权的领导者,但他们都被后来的史书承认为宋朝皇帝,并拥有追尊的庙号(宋恭帝无庙号,但通常被列入皇帝序列)。

为什么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这种划分是基于什么?

这种划分是基于政治中心(首都)的地理位置变动以及王朝历史的重大断裂。

原因: 宋朝的分裂始于公元1127年的“靖康之变”。当时,北方的女真族建立的金朝攻陷了北宋的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俘虏了在位的宋钦宗和他的父亲太上皇宋徽宗以及大量的皇室成员、官员和平民,导致北宋灭亡。

南宋的建立: 徽宗的第九个儿子赵构(后来的宋高宗)当时未被俘虏,逃到了南方。他在临安(今浙江杭州)重建宋朝政权,史称南宋。南宋的疆域主要在中国南方,与北方的金朝、后来的蒙古对峙。

因此,“北宋”是指定都东京(开封)时期,而“南宋”是指定都临安(杭州)时期,两者的界限是靖康之变的发生和南宋政权的建立。

北宋和南宋的京城(首都)在哪里?

  • 北宋的京城是东京,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开封
  • 南宋的京城是临安,也就是今天的浙江杭州。临安在南宋时期被称为“行在”(临时首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实际上成为了南宋的固定都城。

皇帝的名字、庙号和谥号有什么区别?在列表里看到的是哪种?

这是中国古代皇帝常用的几种称谓方式,它们有着不同的含义:

  • 名字(姓名): 是皇帝出生时的本名。比如宋太祖的本名是赵匡胤。通常在皇帝登基后,他的名字会成为避讳的对象,其他人不能随意使用。
  • 庙号: 是皇帝去世后,在太庙里祭祀时给予的称号。通常只有功业显著或在位时间长的皇帝才有庙号。开国皇帝通常是“太祖”或“高祖”,之后的皇帝多为“太宗”、“世祖”、“高宗”、“孝宗”、“宁宗”、“理宗”等。庙号是对皇帝一生大致功过的概括性评价,相对固定。
  • 谥号: 也是皇帝去世后,根据其生平行为给予的评价性称号。谥号字数较多,如“文”、“武”、“明”、“惠”、“炀”(恶谥)等,可以组合使用。例如,宋仁宗的全称是“宋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谥号是对皇帝一生行为的复杂评价,褒贬都有。

在皇帝顺序列表或日常提及中,最常用、最简便的方式是使用庙号来指代皇帝,因为它简洁且多数重要皇帝都有庙号。例如,“宋太祖”就是指赵匡胤。少数没有庙号的皇帝(如宋恭帝),则直接称呼其封号或特定的称号。

南宋是如何开始的?

南宋的开始直接源于北宋的灭亡。在“靖康之变”中,金朝攻陷北宋首都东京,俘虏了徽宗和钦宗父子以及大部分赵氏皇族。当时,康王赵构(即后来的宋高宗)正好被派往在外,躲过了这场灾难。他在河北得知京城沦陷的消息后,辗转南逃。公元1127年五月,赵构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建立了流亡中的宋朝政权,改元建炎,这标志着南宋的开端。随后,由于金兵继续追击,赵构政权不断南迁,最终定都于临安(杭州)。

宋朝是如何灭亡的?

宋朝最终是被北方的蒙古(后来的元朝)所灭亡。

过程: 从宋理宗时期开始,蒙古就已经开始进攻南宋。南宋与蒙古曾联合灭金,但随后蒙古立即将矛头转向南宋。尽管南宋军民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例如襄阳保卫战),但面对强大的蒙古骑兵和逐渐腐朽的内部政治,最终不敌。

最终结局: 公元1276年,元军攻陷南宋都城临安,年幼的宋恭帝赵显和谢太后投降。然而,南宋的遗臣如陆秀夫、文天祥、张世杰等人在南方继续组织抵抗,先后拥立了宋端宗赵昰和宋少帝赵昺。流亡政权最终退到广东沿海。公元1279年,元军与南宋残余势力在厓山(今广东江门新会)展开决战,南宋军队大败。丞相陆秀夫眼看大势已去,不愿被俘受辱,背负年仅八岁的宋少帝赵昺跳海殉国,跟随的十万军民也投海自尽,至此,宋朝彻底灭亡。

了解宋朝皇帝顺序有什么用?

了解宋朝皇帝的顺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用处:

  • 历史事件定位: 有助于将具体的历史事件、改革(如王安石变法)、文学高峰(如两宋词)、科技成就、对外战争(与辽、金、西夏、蒙古的关系)等准确地归属到特定的皇帝在位时期,形成清晰的历史时间线。
  • 理解王朝兴衰: 通过皇帝的更替和他们在位期间的重大决策及历史走向,可以更好地理解宋朝从建立、强盛(早期)、危机(中期)、分裂(北宋末南宋初)到最终灭亡的演变过程。
  • 人物关系梳理: 皇帝是核心人物,他们的顺序帮助理解皇位继承、宗室关系以及围绕皇权展开的政治斗争和权臣活动。

总之,皇帝顺序是历史编年的基础框架之一,掌握它有助于系统性地学习和研究宋朝历史的具体细节。

希望这个关于宋朝皇帝顺序列表及其相关疑问的拓展解答,能帮助您更具体、更深入地了解这段历史。


宋朝皇帝顺序列表

By admin

发表回复